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梳理】考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根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成熟区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 根毛 ,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根吸收水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 无机盐 。2、水分在植物内运输路径:3、木本植物幼茎中的输导组织(1)植物茎中的输导组织:导管:位于木质部,由 下 向 上 运输土壤中吸收的水 和 无机盐 。筛管:位于韧皮部,由 上 往 下 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 有机物 。(2)形成层:属于 分生 组织,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长粗。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1、(1)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2)蒸腾失水的部位:主要是通过 叶片 的气孔散失。2、叶片的结构与功能(1)叶片结构:由 表皮 [分上表皮(序号①)、下表皮(序号④)]、叶肉 (序号②)、 叶脉 (序号③)组成。(2)表皮: 保护 组织。由无色透明(无叶绿体)的表皮细胞组成,便于阳光透过,同时具有保护作用。(3)气孔:表皮上有气孔。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保卫细胞 围成的空腔,它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得多)(4)叶肉: 营养 组织。是叶片的主要部分,内含丰富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5)叶脉: 输导 组织。内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注意】a.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的区别主要是: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b.蒸腾作用的强弱决定于张开的气孔数量的多少,而气孔的开闭与气温、光照和温度等因素有关。c.气孔开闭:白天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晚上保卫细胞失水收缩,使气孔关闭。3、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 运输 ;②降低叶片表面 温度 ,避免植物被灼伤;③能够提高大气 湿度 ,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 水循环 。4、.蒸腾作用常考易错知识点:(1)植物移栽时去掉一些叶片是削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2)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易错点)(3)根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反之,则细胞失水。“烧苗”是因土壤浓度过高,细胞失水引起。第四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3 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1、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课本P123)(1)现象: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时,发现卫生香猛烈燃烧。(2)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 氧气 。2、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实验步骤: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 淀粉 全部耗尽。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另一半不作处理,然后光照几小时。目的:形成 对照 ,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 酒精 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④漂洗:用 清水 漂洗叶片。目的:洗掉多余的酒精。⑤染色:用 碘液 染色。目的:因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碘液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⑥清洗:滴碘液后,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目的:避免多余碘液的颜色影响观察。⑦观察:叶片曝光部分遇碘 变蓝 ,遮光部分遇碘 不变蓝 。(2)结论:A、 光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B、叶片的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淀粉 。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补充)(1)实验步骤:①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4 h);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 h;④取a、b两片叶,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2)实验结果:叶片a遇碘液 变蓝 , 叶片b遇碘液 不变蓝 。(3)实验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作为原料。考点4 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应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也可用公式表示为:2、公式解读:(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 有机物 ,储存 能量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水 和 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有机物 和 氧气 。(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光 ,场所是 叶绿体 。(5)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叶片 。3、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食物来源 。光合作用还可以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4、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提供充足原料),延长光照时间(提供充足条件)等。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相对平衡。【考点突破】1、(2014广东)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2、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以及运输水分的通道依次是( D )A.气孔、成熟区、筛管 B.成熟区、气孔、导管 C.成熟区、导管、气孔 D.气孔、成熟区、导管3、(2013广东)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B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4、下面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叶片上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B.一般叶片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5、(2015广东) 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B.②③具有保护作用C.④中能进行光合作用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6、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D.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7、(2016 广东)森林地区往往比沙漠地区降雨更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A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C.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 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汽多8、右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①是保卫细胞,两两相对,可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9、(2017 广东)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B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10、在移栽树苗时,下列做法不是通过减少蒸腾来提高成活率的是( B )A.剪去部分枝叶 B.带土移栽 C.傍晚移栽 D.阴天移栽11、(2017 广东)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A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12、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B.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C.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 D.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13、(2012广东)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A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14、某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C )15、(2013广东)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的目的是( C )A.清洁鱼缸中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 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1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17、(2014广东)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图,该实验说明( B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A.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1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C )A.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C.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D.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19、(2017 广东)“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A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转移淀粉到其他部位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20、下图是某同学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图,则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A )A.二氧化碳 B.水分 C.植物 D.温度21、(2013广东)小球藻、硅藻等被称为微藻,其体内能产生较多的油脂等有机物,是未来人类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微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的原料主要是( D )A.水,无机盐 B.水,氧 C.二氧化碳,无机盐 D.水,二氧化碳22、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 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B )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23、(2014广东)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指数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下列分析不当的是( B )A.叶面积指数过小,影响对光的充分利用B.叶面积指数适中,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C.叶面积指数过大,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D.叶面积指数过大,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效果24、新疆哈密地区白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所以结出的哈密瓜特别甜,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D )A.白天光合作用旺,积累的糖较多 B.白天光合作用强度远超过呼吸作用C.晚上呼吸作用弱,消耗的糖少 D.白天蒸腾作用强烈,抑制了糖的消耗25、(2015广东)右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D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c点氧气浓度最高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26、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金鱼藻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量越少C.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D.金鱼藻离光源越近,光合作用越强27、(2015广东)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C.几乎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D.有些植物在黑暗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28、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进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D.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能促进植物长高29、(2016 广东)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水 B.制造有机物必须有光C.叶绿体只是产生有机物的车间 D.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30、广东某葡萄种植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葡萄,以下措施不能提高葡萄产量的是( B )A.种植葡萄时,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充分接受阳光B.尽量保持温室内昼夜温度的相对稳定,避免忽冷忽热C.适时浇水、除草、松土、施肥D.向温室内定期通入二氧化碳31、(2016 广东)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C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如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3、(2017 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34、若将甲乙两株形态、大小、长势相似及重量相同的同种植物在天气晴朗的早晨置于空旷处,傍晚时取甲植物烘干并称重,次日早晨取乙植物作相同处理。二者重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甲比乙重 B.乙比甲重 C.甲乙同重 D.不一定【中考链接】1、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C )A.②能进行光合作用 B.①④具有保护作用C.③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D.⑤是蒸腾作用的“门户”2、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了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C )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冠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2017海南)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A )A.导管 B.筛管 C.分生组织 D.机械组织4、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B )A.叶片表皮的气孔 B.根、茎、叶内的筛管C.根、茎、叶内的导管 D.根尖的成熟区5、某探究小组的同学从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区采集同种植物的叶片标本,数出气孔的数目并算出平均值,绘成了右边的图解,根据图解,你推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A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6、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B ) A.根 B.叶 C.所有器官 D.茎7、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B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C.气温20℃,阴天,有风 D.气温20℃,晴天,无风8、南方地区气温高,天气炎热,绿色植物常具有较大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大,这有利于( B )A.增大呼吸作用 B.增大水分散失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不被动物食用9、光照充足时,天竺葵叶片气孔开闭情况及散失的气体分别是( C )A.张开,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B.张开,二氧化碳和氧气C.张开,水蒸气和氧气 D.闭合,无气体散失10、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方向和部位是( C )A.由上至下,导管 B.由上至下,筛管 C.由下至上,导管 D.由下至上,筛管11、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D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2、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13.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遮阳和选择阴雨天,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1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B.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15.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C )A.酒精、酒精、酒精 B.酒精、清水、碘酒C.清水、酒精、碘酒 D.清水、清水、碘酒16.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B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17.若某植株的一片叶的主要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在C处的两面对应贴上锡箔(如乙叶);暗处理一昼夜后,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锡箔C部位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 )A.水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叶绿体18.(2016沧州)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C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19、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20.(2017盐城)如图所示,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力学单位),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若单独测枝条的质量则稍有增加.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21.(2017福建)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人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D )A.c—a B.a—c C.b—a D.b—c22.如图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C.将叶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D.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23.如图是探究植物进行某些生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其中,乙装置罩上不透光的纸盒(如图所示)几小时后,观察到两装置的试管内有气体产生(如图a、b)。产生的a、b气体分别是( B )A.氧气、氧气 B.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氧气 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梳理】考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根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 ,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根吸收水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 。2、水分在植物内运输路径:3、木本植物幼茎中的输导组织(1)植物茎中的输导组织:导管:位于木质部,由 向 运输土壤中吸收的和 。筛管:位于韧皮部,由 往 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 。(2)形成层:属于 组织,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长粗。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1、(1)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2)蒸腾失水的部位:主要是通过 的气孔散失。2、叶片的结构与功能(1)叶片结构:由 [分上表皮(序号①)、下表皮(序号④)]、(序号②)、 (序号③)组成。(2)表皮: 组织。由无色透明(无叶绿体)的表皮细胞组成,便于阳光透过,同时具有保护作用。(3)气孔:表皮上有气孔。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围成的空腔,它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得多)(4)叶肉: 组织。是叶片的主要部分,内含丰富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5)叶脉: 组织。内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注意】a.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的区别主要是: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b.蒸腾作用的强弱决定于张开的气孔数量的多少,而气孔的开闭与气温、光照和温度等因素有关。c.气孔开闭:白天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晚上保卫细胞失水收缩,使气孔关闭。3、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 ;②降低叶片表面 ,避免植物被灼伤;③能够提高大气 ,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 。4、.蒸腾作用常考易错知识点:(1)植物移栽时去掉一些叶片是削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2)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易错点)(3)根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反之,则细胞失水。“烧苗”是因土壤浓度过高,细胞失水引起。第四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3 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1、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课本P123)(1)现象: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时,发现卫生香猛烈燃烧。(2)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 。2、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实验步骤: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 全部耗尽。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另一半不作处理,然后光照几小时。目的:形成 ,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 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④漂洗:用 漂洗叶片。目的:洗掉多余的酒精。⑤染色:用 染色。目的:因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碘液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⑥清洗:滴碘液后,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目的:避免多余碘液的颜色影响观察。⑦观察:叶片曝光部分遇碘 ,遮光部分遇碘 。(2)结论:A、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B、叶片的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补充)(1)实验步骤:①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4 h);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 h;④取a、b两片叶,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2)实验结果:叶片a遇碘液 , 叶片b遇碘液 。(3)实验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作为原料。考点4 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应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也可用公式表示为:2、公式解读:(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 ,储存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和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和 。(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场所是 。(5)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3、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光合作用还可以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4、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提供充足原料),延长光照时间(提供充足条件)等。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相对平衡。【考点突破】1、(2014广东)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2、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以及运输水分的通道依次是( )A.气孔、成熟区、筛管 B.成熟区、气孔、导管 C.成熟区、导管、气孔 D.气孔、成熟区、导管3、(2013广东)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4、下面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片上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B.一般叶片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大量叶绿体5、(2015广东) 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B.②③具有保护作用C.④中能进行光合作用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6、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D.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7、(2016 广东)森林地区往往比沙漠地区降雨更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C.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 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汽多8、右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保卫细胞,两两相对,可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9、(2017 广东)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10、在移栽树苗时,下列做法不是通过减少蒸腾来提高成活率的是( )A.剪去部分枝叶 B.带土移栽 C.傍晚移栽 D.阴天移栽11、(2017 广东)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12、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B.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C.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 D.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13、(2012广东)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14、某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15、(2013广东)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的目的是( )A.清洁鱼缸中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 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1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17、(2014广东)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图,该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A.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1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C.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D.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19、(2017 广东)“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转移淀粉到其他部位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20、下图是某同学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图,则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A.二氧化碳 B.水分 C.植物 D.温度21、(2013广东)小球藻、硅藻等被称为微藻,其体内能产生较多的油脂等有机物,是未来人类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微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的原料主要是( )A.水,无机盐 B.水,氧 C.二氧化碳,无机盐 D.水,二氧化碳22、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 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23、(2014广东)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指数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下列分析不当的是( )A.叶面积指数过小,影响对光的充分利用B.叶面积指数适中,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C.叶面积指数过大,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有机物D.叶面积指数过大,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效果24、新疆哈密地区白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所以结出的哈密瓜特别甜,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白天光合作用旺,积累的糖较多 B.白天光合作用强度远超过呼吸作用C.晚上呼吸作用弱,消耗的糖少 D.白天蒸腾作用强烈,抑制了糖的消耗25、(2015广东)右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c点氧气浓度最高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26、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金鱼藻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量越少C.金鱼藻只进行光合作用D.金鱼藻离光源越近,光合作用越强27、(2015广东)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C.几乎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D.有些植物在黑暗的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28、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进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D.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能促进植物长高29、(2016 广东)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水 B.制造有机物必须有光C.叶绿体只是产生有机物的车间 D.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30、广东某葡萄种植基地利用温室栽培葡萄,以下措施不能提高葡萄产量的是( )A.种植葡萄时,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充分接受阳光B.尽量保持温室内昼夜温度的相对稳定,避免忽冷忽热C.适时浇水、除草、松土、施肥D.向温室内定期通入二氧化碳31、(2016 广东)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如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3、(2017 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34、若将甲乙两株形态、大小、长势相似及重量相同的同种植物在天气晴朗的早晨置于空旷处,傍晚时取甲植物烘干并称重,次日早晨取乙植物作相同处理。二者重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比乙重 B.乙比甲重 C.甲乙同重 D.不一定【中考链接】1、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②能进行光合作用 B.①④具有保护作用C.③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D.⑤是蒸腾作用的“门户”2、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了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冠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2017海南)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A.导管 B.筛管 C.分生组织 D.机械组织4、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A.叶片表皮的气孔 B.根、茎、叶内的筛管C.根、茎、叶内的导管 D.根尖的成熟区5、某探究小组的同学从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区采集同种植物的叶片标本,数出气孔的数目并算出平均值,绘成了右边的图解,根据图解,你推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6、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 A.根 B.叶 C.所有器官 D.茎7、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C.气温20℃,阴天,有风 D.气温20℃,晴天,无风8、南方地区气温高,天气炎热,绿色植物常具有较大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大,这有利于( )A.增大呼吸作用 B.增大水分散失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不被动物食用9、光照充足时,天竺葵叶片气孔开闭情况及散失的气体分别是( )A.张开,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B.张开,二氧化碳和氧气C.张开,水蒸气和氧气 D.闭合,无气体散失10、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方向和部位是( )A.由上至下,导管 B.由上至下,筛管 C.由下至上,导管 D.由下至上,筛管11、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2、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13.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遮阳和选择阴雨天,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1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B.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15.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A.酒精、酒精、酒精 B.酒精、清水、碘酒C.清水、酒精、碘酒 D.清水、清水、碘酒16.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17.若某植株的一片叶的主要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在C处的两面对应贴上锡箔(如乙叶);暗处理一昼夜后,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锡箔C部位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叶绿体18.(2016沧州)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19、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20.(2017盐城)如图所示,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力学单位),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若单独测枝条的质量则稍有增加.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21.(2017福建)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人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A.c—a B.a—c C.b—a D.b—c22.如图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C.将叶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D.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23.如图是探究植物进行某些生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其中,乙装置罩上不透光的纸盒(如图所示)几小时后,观察到两装置的试管内有气体产生(如图a、b)。产生的a、b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氧气 B.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氧气 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三、四章 -(答案).doc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三、四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