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体的气体交换课 题10.4人体的气体交换教学课时第15课时班级目标教学预 设 目 标组别、姓名1、设计对照实验证明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含量的变化2、概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3、概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第 小组教学重点、难点概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方法活动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反馈检测导语(引课)7min右图是用半截可乐瓶、气球、橡皮塞和玻璃管等材料制作的呼吸过程示意模型。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模型所指部位,①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气管,②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支气管,③代表的结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肺泡,④代表的结构是膈。 (2)根据模型所示, 甲表示过程呼气过程,乙表示过程吸气过程。在甲图中,“膈肌” 呈舒张状态,乙图中,“膈肌”呈收缩状态。导入:为了证明呼出和吸入气体含量的变化,牛牛做了如下实验:1、准备一个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和一个吸管2、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实验现象和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思考:该实验有什么错误?没有对比,应该设置空气通入到澄清石灰中的对照组 自学展示15min活动一 :呼吸系统要求: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设计对照试验证明呼出和吸入气体含量的变化。 实验名称:呼吸前后气体含量的变化 实验器材:烧杯、澄清石灰水、玻璃管、洗耳球、脱脂棉、酒精等 实验过程:(提示:吸入的气体用洗耳球鼓入气体,呼出的气体可用玻璃管吹气) 提出问题:呼吸前后的气体含量有变化吗? 作出假设: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实 验:1、准备两个烧杯,放入相同浓度、相同量的澄清石灰水,并记为A、B 2、用洗耳球向A烧杯中鼓气;用玻璃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3、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得出结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溶液 表达与交流探究展示15min活动二:肺泡内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要求:标出气体的转移路径;说明血液变化情况;总结: 流经肺泡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流经组织细胞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活动三:全身气体转移路径要求:详细标明气体在全身的转移路径及气体变化。气管考题反馈1、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B)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2、下列变化属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的是(B)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 D、细胞排出二氧化碳进入血液3、下图为描述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表示肺泡里气体交换过程的是甲;图中表示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的是乙。(2)肺泡里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3)组织里气体交换的结果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归纳总结教学反 思作业布置问题解决与导学方案p73-74小结展示,基础反思,能力测控(5不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