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测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测试

资源简介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 2、理解在公有制范围内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作用。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结合教材,获得对相关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差距及分配知识的初步认识,体会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公有制范围内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2、辩证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策略】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以及本课时知识量较大,较抽象的原因,我主要采取谈话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让谈话贯彻整堂课的始终,让学生通过家庭收入构成分析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内容和原因。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海霞论坛”,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海霞论坛,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海霞,由于今天讨论的内容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所以,我们请来了在校的高中学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首先让我们看一段关于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历程的视频。
视频展示: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导入课题】:通过这一段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致力于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社会财富分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探讨一下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讲授新课——“海霞论坛”,在合理的预设和生成中,适时追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前置性作业——家庭收入状况调查表
家庭收入来源
收入金额/月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家庭收入状况调查表
收入来源、数额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凭借因素
分配方式
探究问题一:请同学们整合组内成员的家庭收入来源,并且写在卡纸上。
预设:
收入来源
收入金额/月
开个体小店,卖杂货
2500元
在博汇/金诚石化上班
400元
在国有企业上班
5000元
承包集体土地种粮食
1500元
在外资企业当主管
6000元
炒股
5000元
在东岳是技术员,技术转让
10000元
在黄河龙上班
4000元
在银行存款
300元
在国办高中到老师
3700元
……
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前置性作业。
探究问题二:讨论这些收入是在什么所有制形式中凭借什么因素取得分配的。
预设:
预设1:学生分析在国有企业上班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是在什么所有制形式中凭借什么因素取得分配的。(略)
教师分析:由于国有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他们在国有企业上班时要付出自己的劳动,他们付出的劳动是向社会提供,而不是向某个人,某个团体提供。
所以他们的工资、奖金、津贴就要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他们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追问1:同样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上班,收入为什么不一样多?收入能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平均分配也不能很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我们国家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追问2:不能实行平均分配,那我国能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目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劳动产品没有极大地丰富,我们也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学生总结: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的原因。(略)
(教学目的:用问题和追问驱动,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迸发思维的火花,扫清知识误区。)
预设2:学生分析承包集体土地种粮食是在什么所有制形式中凭借什么因素取得分配的。(略)
教师分析:集体土地归国家所有,属于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所有,所以承包集体土地种粮食要付出自己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属于按劳分配。
追问3:适应农场规模化经营的需要,把土地承包给农场所得租金,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土地性质怎样?为什么?
教师分析:把土地承包给农场经营,只是把土地的使用权交给农场,土地性质仍归集体所有,由于自己不付出自己的劳动,只是把土地作为要素来收入,所以把土地承包给农场所得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教学目的:用追问驱动,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迸发思维的火花,扫清知识误区。)
预设3:1、炒股或储蓄存款所得收入在什么所有制形式中凭借什么因素取得分配的。(略)
教师分析:炒股或储蓄存款所得收入是凭借自己的资本作为要素来取得收入,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属于按生产要素的资本要素分配。
2、从事个体杂货、面馆、理发所得收入在什么所有制形式中凭借什么因素取得分配的。(略)
教师分析: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生产资料归劳动者自己或家庭占有, “个体”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而且其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所以他们的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属于按生产要素的劳动要素分配。
3、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是在什么所有制形式中凭借什么因素取得分配的。(略)
教师分析: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私有,所以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是凭借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所以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获得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的劳动要素分配。
追问4:不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会对自己家的收入有影响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生产要素有哪些。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追问5:经过同学们的分析,在国有企业工作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工作所获得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生产的劳动要素分配,同样都有一个“劳”字,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所以,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方式要看它存在于哪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教学目的:用追问驱动,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迸发思维的火花,扫清知识误区。)
过渡语:经过同学们刚才精彩的分析,相信大家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关于这个内容,还有几个难点,我们有幸请到了高中政治老师宋老师给大家讲一下,现在来看一段微课。
环节二:微课展示
微课内容:(一)正确认识各种收入:
1、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2、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如,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3、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如,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4、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二)判断分配方式的依据:
1、依据范围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2、依据分配尺度
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3、依据形式判断
工资、奖金等是劳动 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环节三:在黑板上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
三、课堂总结——总结升华,学生谈收获。
结束语:让我们借改革的春风,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坚持我国的相关制度,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这期的《海霞论坛》就到这里,感谢同学们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
看自制视频:《走在小康路上》,结束授课。
名言警句:希望是人在逆境中的救星——米南德 2011年11月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前置性学案展示
名言警句:希望是人在逆境中的救星——米南德 2011年11月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习指导】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懂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和意义。
2、能力目标:
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
学习难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习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自主学习】——准确的记忆和规范的表达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途径
温故而知新:
1、回忆初中所学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有哪些?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
自学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含义:
按劳分配是____________经济中__________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①(由谁决定?) ;
②(前提) ;
③(物质基础) ;
名言警句:希望是人在逆境中的救星——米南德 2011年11月
④(直接原因) 。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有利于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希望是人在逆境中的救星——米南德 2011年11月
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
件,也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___________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制分配方式中占 ___ 地位。
◆学有所惑:在这部分知识中,你对哪些知识点产生疑惑?将它们记录下来。
自学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我国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和 。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
3、按生产要素分配
(1)主要的生产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参看教学资源链接)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是对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体现了 _。
③有利于 。
名言警句:希望是人在逆境中的救星——米南德 2011年11月
◆学有所惑:在这部分知识中,你对哪些知识点产生疑惑?将它们记录下来。
总结: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合作探究】——优秀源于合作 交流创生思想
家庭收入状况调查表
收入来源、数额
所有制形式
凭借因素
分配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名言警句:希望是人在逆境中的救星——米南德 2011年11月
注: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探究要求:
1、认真填写表格。
2、实行那种分配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资源链接】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机器设备、技术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要素?
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是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是说(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2.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C.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 D.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某农民承包本村土地15亩,经过科学种植,获得丰厚的收入。该农民的收入属于(  ) A.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 B.按劳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4.莫言作品的影视版权,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在一二百万元,获奖后,其长篇小说的影视改编权立即水涨船高,价格推高至500万元以上。这里的版权收入是(  ) A.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5.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获得的股息收入 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要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得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里所说的“统一”从经济学上看就是(  ) A.按土地要素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D.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 7.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属于(  )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8.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 ①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③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④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进行的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瞧这一家子》 李家大哥真能干,承包五亩冬枣园。 转让十亩责任田,妻子开了快餐店。 儿子国企技术员,工资奖金照样拿。 炒股还把钱来赚,一家三口忙一年。 挣钱多达一百万,生活和谐又美满。李某一家三口人一百万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承包枣园获得的收入?按劳分配 国企技术员的工资奖金?按劳分配 转让十亩责任田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 炒股所得?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
?效果分析:
分配方式这一知识点主要通过第9题一非选择题进行考查,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分配方式进行分析,掌握情况较好。
学生能够对我国的分配方式有较好的掌握,能分清输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并且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实行分配制度的原因有较好的掌握,总体效果不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