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部编版 8上 历史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新知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高潮、衰落、灭亡的史实;2、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历史评价;3、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洪秀全(1814-1864)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美好社会。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原因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根本原因)3)拜上帝会的宣传影响,获得广大农民积极响应为发动金田起义,洪秀全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工作?想一想?1)组织准备:“拜上帝会”2)人员准备:发展贫苦农民及杨秀清、石达开等为骨干分子3)舆论准备:利用传教和《劝世良言》等书籍发动宣传问题导学阅读课本,找出金田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政权名称。金田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政权名称: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永安建制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洪秀全(天王)杨秀清(东王)萧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石达开(翼王)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结果: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实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社会理想。太平军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北伐和西征太平军鼎盛期军事形势图军事全盛定都天京永安封王金田起义杨韦石②杀④杀③责⑤疑⑥走⑦灭亡洪①逼目标导学三:天京陷落有人说,如果没有杨秀清逼洪秀全,意图篡位,就不会有天京变乱,没有天京变乱,也就不会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你怎么看?想一想?视频《天京陷落》(1)领导者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化享乐思想日益滋长。(2)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3)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天京变乱的原因:因此,天京变乱的不可避免。重振国政,苦撑危局政治上:任命 洪仁轩 为干王,总理朝政。干王写成 《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结果: 未付诸实施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质是消灭私有制;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符合历史发展方向。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2、都脱离实际;3、都未能实施。【合作探究】军事上提拔 陈玉成 、 李秀成 等一批青年将领。虽先后取得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后期的防御斗争曾国藩(1811-1872)击毙华尔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议一议“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结 论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合作与探究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阻止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壮烈的一章。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这场席卷中国14年的农民运动我们该怎么评价呢?它有什么意义呢?一、心怀天国梦(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二、构筑天国梦(一)天国之诺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二)天国之实三、反思天国梦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1.太平军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D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课堂练习2、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D )A.关天培 B.林则徐C.华尔 D.洪秀全3、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C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4、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C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D.反对封建统治5、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C ) A.定都天京 B.太平军北伐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6、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1.掌握课上强调的主要知识点。2.做《自主学习与指导》。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高潮、衰落、灭亡的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历史评价;能力目标: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并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本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太平天国运动前后的比较,培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史料、图片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认识农民阶级在救国救亡过程中的阶级局限性【重点难点】重点:1、天平天国运动兴衰成败的过程2、《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影响。难点:1、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2、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一、导入新课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美好社会。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是如何发起的?又是谁领导的?结果怎样呢?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问题前置:金田起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教师播放视频《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的背景》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生思考后回答)后教师归纳: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根本原因)3)拜上帝会的宣传影响,获得广大农民积极响应2.小组讨论总结:为金田起义,洪秀全前期做了哪些准备?学生讨论后分享,教师总结:1)组织准备:“拜上帝会”2)人员准备:发展贫苦农民及杨秀清、石达开等等骨干分子3)舆论准备:利用传教和《劝世良言》等书籍宣传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明确:太平天国起义的队伍叫什么名字,建立了什么政权,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洪秀全所采取了什么办法?学生回答:起义队伍名叫“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随后洪秀全分封诸王:洪秀全自称“天王”。为稳定军队,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记忆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1. 教师播放视频《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15--16页1.)了解太平军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2)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学生回答: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和西征。教师讲解:土地问题是农民的根本问题,《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为巩固新政权,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教师列表,学生小组讨论后填写表格)分配方式 规定部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分配原则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评价 这一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为巩固新政权,太平军对外西征,战况如何?学生在此阅读教材第16页后回答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目标导学三:天京陷落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通过下列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先后经过2. 洪秀全虽仍掌握着朝政大全,但天京事变已给初生的政权造成重创!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来苦撑危局呢?大胆起用新人: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 《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思考讨论:《资政新篇》为什么没能实施,如何评价?教师归纳明确:《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青将领 浦口、三河大捷 安庆陷落 受挫上海 天京围困 洪秀全病逝 天京沦陷。3.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播放视频《天国陷落》(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三、课堂总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虽然失败了,但它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通知和外国侵略势力,阻止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壮烈的一章。板书设计太 起因: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拜上帝会宣传平 金田起义 :1851天 经过 定都天京 :1853 意义:规模、打击、阻止国 天京陷落 :1864运动 结果:失败教学反思作为一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教师应通过视频、史料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加以认识和理解,从而明白,在中国救国救亡的历次运动中,作为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上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随堂练习) .ppt 天京陷落.mp4 太平天国爆发的背景.mp4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