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我与社会课型:讲授 审核:初二政治备课组 授课人: 时间: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社会,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感价值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1、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_____________,并献计献策;会更加___________,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2、个人是社会的 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 的社会。3、人的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在不同的 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课堂助学】师生共同探讨:探究活动一:P3-4 探究与分享:(1)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2)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3)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与同学分享?探究活动二:P5探究与分享:的图片,结合课本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从未见过的长辈、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自己。探究活动三:P5-6结合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即学即用】( )1.2016年12月1日,北京陈经纶中学的31名学生来到甘家口大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商业经营、发展,体验甘家口大厦“亲朋式”服务。参加这一活动能使学生A.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B.体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C.感受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2017年1月,期末考试一结束,杭州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4.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综合探究】5.2017年11月,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的约四百名学生开展了以“规划未来,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生涯规划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实践平台的企业包括:国美电器、京师律师事务所、富德生命人寿、全聚德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盈科律师事务所、凯撒旅游、中国平安、宜信财富、新东方、团中央未来网、上海夸客优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三元食品、码高机器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十五家企业单位。(1)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4分)(2)请你谈谈你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6分)1-4 A A D B5、(1)参观博物馆;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收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开展社会调查;到农村去体验生活;等等。(2)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