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生活在民主国家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生活在民主国家导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生活在民主国家》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国家的情感。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生活中,培养学生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民主习惯。
知识目标:理解民主的价值;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知道如何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教材第30页“运用你的经验”:
(2)自主预习
1、在中国,“民主”一次最早出自《 》。
2、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 的 建立。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 。
3、鸦片战争后,抗击侵略、 、 、 、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4、俄国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 的胜利。
5、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 的建立和 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6、建设 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 ,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 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 、国家 、生活稳定有序、制度 、社会 的根基。
7、人民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和保障 。
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 、 、 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 ,实现人民 、社会 、国家 。
9、 ,众人的事情由 ,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 ,又要发展 ,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0、 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和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现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
活动:名言感悟
民主制就是直接由全体人治理、全体人民拥有、全体人民享受的自治政体。——西·帕克
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清·何启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民主就是人民管理国家或者说多数人管理国家。——〔美〕希尔斯曼
民主意味着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苏〕列宁
民主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 ——〔美〕詹·拉·洛威尔
问题:结合名言谈谈你对民主的理解。
答案提示: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活动: “探究与分享”
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1、酝酿阶段:甲午战争前后,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酝酿阶段。“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随后,魏源、梁廷楠、冯桂芬、洪仁等人纷纷向中国介绍英美的民主制度,开始考虑如何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的问题。
2、产生阶段: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戊戌变法时期,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阶段。这一时期,“中西政制的优劣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胆地提出了变专制制度为议会制度的要求。”郑观应最早提出这一要求,他在《易言》中写道: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故泰西政事,举国咸知,所以通上下之情,期措施之善……则长治久安之道,固有可预期矣。
3、发展和成熟阶段: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亦即民主理论的早期实践阶段。这一时期民主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将先前开设议院的议论作为政治口号正式提了出来,同时传播了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4、转变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明确提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思考:(1)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贤们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艰辛的探索?
(2)这些艰辛探索的结果如何?
(3)近代以来中国探索民主的道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提示:(1)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活动:图片感悟
思考: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提示: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活动:“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建国以后,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和各级政府主要官员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普选,人民通过选举自下而上逐级产生了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直接选举和竞争性选举的步伐明显加快。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我国乡镇和县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选民踊跃参加投票,在乡镇和县的直接选举中选民参选率达到90%。1987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后,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开始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选举的参选率在80%以上,有些地区达到90%。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一级开始出现开放候选人产生过程的“公推公选”,目前38000个乡镇中大约6%在换届选举中采用过有一定竞争性的“公推公选”。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2)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活动:教材P32“探究与分享”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1954年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经过曲折发展,1982年我国制定了现行宪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现行宪法经过五次修正,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思考:结合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知识链接: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体现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宪法第2条第1、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3条第2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宪法第3条第3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四,在国家机关内部,无论是实行合议制的国家机关,还是实行首长负责制的国家机关,在作出决策和决定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答案提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为国家根本制度,其实质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根据宪法设立的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宪法也需要进行修订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历史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目标导学二:新型的民主
活动:材料分析
全国两会在即,民主党派精心准备——全国两会临近开幕,各民主党派中央已做好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提案准备工作。连日来,民盟中央、民建中央、民进中央、农工党中央、致公党中央陆续召开全国两会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的提案情况。这些提案立足党派自身界别特色,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凝聚着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智慧和心血。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问题有:依法治国、收入分配、金融监管、脱贫攻坚、住房保障、扫黑除恶、房价调控、养老服务、污染防治等。
思考:1、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答案提示:因为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政协委员是代表人民参政议政,所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关注群众的利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
2、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活动:材料分析
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具体是: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活动权。
材料二 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总计2980名。各阶层的代表名额和比例为:
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9名;连任代表769名,占代表总数的25.81%。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其中有45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思考: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看,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民主是具体的,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构成看,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地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何作用?
答案提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用国家繁荣富强。
活动:材料分析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至20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有十项主要议程。其中,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是其议程之一,它具体包括3月17日、18日、19日上午,大会将分别举行第五、第六、第七次全体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材料二 山东省济南市绿园社区9号楼前,一棵香椿树自在矗立。不过仔细瞧,咋看都别扭——这棵香椿树太显突兀,与周边环境不搭调。
“它是我们小区协商民主的见证,大家一致同意留下作个纪念。”9号楼楼长张燕莉道出其中奥秘。
去年底,这棵香椿树的命运,引发居民争议。
绿园社区建于1995年,管理松散,家家户户在楼前种树养花。时间久了,公共空间被挤占,居民停车、锻炼都受影响。2017年,济南开展拆违拆临、建绿透绿行动。绿园社区借此东风,重新规划楼前空间。20多棵老树,是去还是留
征询民意,多数同意清理,只有几位老人不舍。毕竟养护多年,有了感情。
有人说,少数服从多数,这事不难办。可同住一个社区,抬头不见低头见,老人们心里留了疙瘩咋办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留下一棵香椿树,让老人们有点念想。
难题消解,靠的是张燕莉提到的协商民主,说白了就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015年,济南市委和市政府在村(社区)等基层单位推行协商民主,探索“多元共治”,力求在协商中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思考:1、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怎样行使民主权利的?
答案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人大代表通过选举代表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机关领导人选;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期间,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进行决策,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不同重要形式
2、山东省济南市推行基层协商民主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案例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通过协商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活动:教材P34“探究与分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的民主协商形式。
思考: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这样做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随着互联的发展以及群众民主意识的进步,参政意愿的增强,网络问政已成时尚。政府可开通多种渠道,网民可通过APP、网站、微信、官方微博、论坛等网络形式参与民主监督和管理。
意义:①有利于促进政府更好地加强民主、科学、依法决策;②有利于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新途径、新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民主;③建设法治政府,搭建网民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桥梁;④有利于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⑤有利于促进协商民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等等。
活动:图片感悟
思考:以上四幅图片反映出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活动:阅读教材第35-36页“探究与分享”。
2015年,青海省某市设立村民说事制度,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村民说事点,召开村民说事会,由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每周定期与群众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说事”。说事点通常设在村民居住集中、往来方便的地方,如小卖部、助民代办点、村广场等。村民在这里说的“事”都被如实记录下来。村民说事会提出问题后,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再提交说事会进行决策。村民说事会议定办理的事项以及办理情况全部公示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思考: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
答案提示:村民说事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一是随时可以说事,干群联系更及时。二是改善了原有的层级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双向互动的沟通机制。让村民和镇村干部能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干部听到了群众过去不想说、不敢说或到处说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改变以往对群众诉求回应的滞后性,构建了及时的反馈机制。
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巩固提升:拓展活动
假设你是一名政协委员,与同学合作调查所在地区存在的民生问题,试着写出你们的“提案”
关于 的提案
一、提案者:
所在单位:
提案名称:
二、案由(提出此份提案的理由)
三、案据(提出此份提案的依据)
四、方案(具体建议)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生活在民主国家
一、民主的足音
1、民主的本义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二、新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3、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4、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5、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出现在( )
A、《道德经》 B、《周易》 C、《尚书》 D、《诗经》
2、下列关于我国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的艰辛尝试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②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国建立了民主社会
③1949年,我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它反映了了民主在价值上要求是( )
A、人民的意愿可以得到充分反映
B、全体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C、发展协商民主
D、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意义在于(   )
①让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得到尊重和采纳
②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能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
④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 )
①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②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③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④实行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6、2018年5月11日,方山县参加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属于协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
④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非选择题:
1、材料一 1898戊戌变法 ( http: / / www. / s q=%E6%88%8A%E6%88%8C%E5%8F%98%E6%B3%9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1911辛亥革命 ( http: / / www. / s q=1911%E8%BE%9B%E4%BA%A5%E9%9D%A9%E5%91%B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1912《中华民国 ( http: / / www. / s q=%E4%B8%AD%E5%8D%8E%E6%B0%91%E5%9B%B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临时宪法 ( http: / / www. / s q=%E5%AE%AA%E6%B3%9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1915新文化运动 ( http: / / www. / s q=%E6%96%B0%E6%96%87%E5%8C%96%E8%BF%90%E5%8A%A8&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只是促进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材料二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 ——五四宪法序言
材料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同时,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百年中国追求民主价值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的标志性时间是什么?
2、材料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且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二:民主,越来越扎根在广大群众的心中,也越来越活跃于公共事务治理之中。开门立法、阳光政务、网络问政、村民自治……民主已经成为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
(1)、结合材料谈谈“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应坚持哪些政治制度
(2)、“网络问政、村民自治”显示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哪些?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生活在民主国家》自主预习答案
1、尚书
2、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具体国情
3、反对专制 救亡图存 争取民族独立
4、十月革命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
5、人民民主政权 社会主义改造
6、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 自由幸福 繁荣发展 充满活力 长治久安
7、当家作主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8、最广泛 最真实 最管用 持续健康发展 安居乐业 和谐稳定 繁荣富强
9、有事好商量 众人商量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
10、人民代表大会 行使权力 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 群众自治制度
《生活在民主国家》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D 5、A 6、B
非选择题
1、(1)①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②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④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2、(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