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1)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我们知道变力做功不能直接用公式来计算,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变力做功转换成恒力做功,就可以用求功公式直接求解.【例9】 如图2—6所示,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拉着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绳和水平面间的夹角是,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已知图中滑轮顶部的高度是h,求绳的拉力T对物体做的功,假定绳的质量,滑轮的质量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解析】 设绳对物体的拉力为T,显然人对绳的拉力F等于T,由于T在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大小不变,但T的方向时刻在改变,因此上述问题是个变力做功问题.但在绳的质量、滑轮的质量及滑轮与绳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人对绳的拉力F对绳做的功就等于绳的拉力T对物体做的功.而F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因此,只要计算恒力F对绳做的功,就能解决问题.设绳的拉力T对物体做的功为WT,人的拉力F对绳做的功为WF,由图2—6可知,在绳与水平夹角由变到的过程中,拉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为: 由可知:(2)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所做的功如果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所受的一个或几个力中,只有一个变力,而其余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增量也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例10】 质量m=1kg的物体,从轨道的A点由静止下滑,轨道AB是弯曲的,且A点高出B点h=0.8m,如图2—7所示.如果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2m/s,求物体在轨道AB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析】物体由A到B过程中,共受三个力作用: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由于轨道是弯曲的,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个变力,摩擦力也是一个变力,但支持力N不做功.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故物体在轨道上滑下时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5.84J.(3)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变力做的功如果物体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或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则W外是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总和,动能定理就转化成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重力和弹力中有一个力是变力时,要求这个变力做的功,则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11】 如图2—8所示,质量为m=2kg的小球系在轻弹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悬点O处,将弹簧拉至水平位置A,使弹簧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距O点下方h=0.5m处的B点的速度为2m/s.求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的功.【解析】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故系统机械能守恒.以B点为重力势能零势面,A点为弹性势能零势面,则在初态A有:对末态B有: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1=E2因弹性势能增加,故弹力做负功.因此,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的功为-6J.(4)用功能原理求变力所做的功功能原理的内容是:系统所受的外力和内力(除重力、弹力外)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机械能的增量.如果这些力中,只有一个变力做功,就可用功能原理求变力所做的功.【例12】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子PQ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2—9所示.绳的P端拴在车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设绳的伸长、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量、滑轮上的摩擦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长为H,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设A到B的距离也为H,车在B点时的速度为vB,求车由A到D的过程中,Q端绳子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解析】 Q端绳子对物体的拉力等于汽车对P端绳子的拉力,这个力是变力,故本题是变力做功问题,可用功能原理求解.设绳的P端到达B处时,左边绳与水平地面所成的夹角为θ,物体从井底上升的高度为h,速度为v,所求的功为W,则由功能原理有:因绳的总长不变,故有:沿车速vB分解成垂直于绳的速度v1和沿绳的方向的速度v2,则有:又 即故有:故Q端绳子对物体做的功为(5)利用求变力所做的功【例13】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05kg,该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行驶,经过40s,前进40m,速度达到最大值.如果车受的阻力始终是车重的0.05倍,问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解析】 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功率恒定,速度增加,所以牵引力不断减小,当减小到与阻力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汽车所受阻力是恒力,牵引力是变力.牵引力做功不能直接用公式来求解,但可用公式W=P·t来求解.因为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故有:牵引力的功为: 设阻力f做的功为W1,由动能定理得:即:将:代入上式得:故此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0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