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知祖国发展的脉动 第二课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感知祖国发展的脉动 第二课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1.1 感知祖国发展的脉动
第2课时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自 主 学 习 案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清晰地分析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能够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
3、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主要矛盾,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重点:认识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一、教材助读,根据以下问题在书本用不同色的笔把有关答案划出来,并写上提示语。(组长负责检查,课堂老师抽查,对小组考核加扣分)
(一)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已经是_________,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_________;从发展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_________。
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______,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_________到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_____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_________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的特征。
2、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_,是领导各项事业的_________。
3、中国_________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_________。
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不断增强______自信、______自信、______自信、______自信。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_______建设、_______建设、_______建设、_______建设“五位一体”。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本节课知识点(要求在书本划出有关知识要点,并标好要点序号,做好课前笔记)
(一)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3、新时代,我国最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不变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我国的根本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4、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合 作 探 究 案
【学习指导】
1.阅读问题,静心思考,先独立完成,后组内讨论交流,人人参与。
2.课堂由老师抽查或安排各小组展示、解读、补充的任务,课堂及时做笔记,如做不完的课外补做完。
合作学习一:见教材P4探究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现象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见课本)
现象二 城乡发展不平衡(以2015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为例)
指标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1194.8
11421.7
人均消费支出/元
21392.4
9222.6
现象三 ________________
从现象一有关图表你获得什么信息得出结论“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差距大,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百分比最大,人口和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百分比大大低于东部地区。
从现象二图表你获得什么信息得出结论“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大。
补充现象三,结合身边的例子与同学交流。
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合作学习二:
辨析:有人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现阶段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有人认为:我国已经处在发达阶段了,目前是发达国家,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屠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 (3)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分)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分)
(5)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没有进入发达阶段。(1分)
反馈案
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2013-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增长水平,平均每年增量44413亿元。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③从发展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 ④我国人民生活处于温饱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这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D.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4.面对更多的激流险滩,应对更多的风险挑战,要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必须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 ) A.和谐社会 B.共产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设小康社会 5.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这里的“正确道路”是指( ) A.可持续发展道路 B.和平发展道路 C.科学发展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实现中国梦,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的主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论断表明( ) A.人民目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根本解决 B.即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也不会带来我国社会具体国情的根本性变化 C.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 D.我国已经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将成为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根本依据 8.最近,《环球时报》发布的全球调查显示,在国外受访者中,30.3%的人认为用“自信”形容中国的国际形象最为恰当:60.0%的人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性强国”;40.8%的人认为中国与自己国家未来10年会形成“合作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下列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自信来自于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②我国已经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跃升为世界性强国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⑥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10.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新提法、新概念、新要求、新部署,下列内容属于新判断、新提法、新概念、新要求、新部署的有(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盾 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D.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属于( )
A. 经济建设 B. 文化建设 C. 社会建设 D. 生态文明建设
4、综合探究题。
探究背景: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某初中研究性学习小组摘录了大会报告中的内容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摘录一: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方位,但是我国必须立足的一个最大实际仍然没有变。
摘录二:习近平指出,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录三: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摘录四:习近平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怎样的判断?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要牢牢立足的一个最大实际仍然没有变。请问这一“最大实际”是什么?(4分)
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最大实际:我国正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有哪些中国智慧要继续坚持?(3分)
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3)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怎样分两个阶段规划的?(4分)
第一个阶段:从2020到2035,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中学生应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殷切寄语?(2分)
强身健体,锻炼强健体魄;立德修身,培养良好涵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