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参与公共生活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参与公共生活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课 融入社会生活
第一框 参与公共生活
学习目标:
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公共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公共精神,掌握参与公共生活的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参与公共生活
难点:树立青少年主动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教材P12-16,思考以下问题并做好标记)
1.参与公共生活的意义?(P13-14)(为什么要参与公共生活?)
有利于 ,并且 ;


2.如何参与公共生活?(p15-16)
(1) ;
(2) ;
(3) ;
3.当今社会人们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 ,内容也日益 , 发生深刻变化。(p13)
4.(p12)我们每个人 就要面对和参与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相比,人们公共生活的 更广阔, 更丰富;
5. “看客”这种冷漠心态危害:不利于 ,也是 (p15)
6. (p16)公共生活考验人的 ,也映衬社会的 水平。
公民要将自身融入社会生活,积极主动、 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关心社会 ,关注社会发展的走向。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了解公共生活
(1)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公共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区别
结论:
(2)说一说: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有哪些?你在这些空间场所表现得如何?
结论:
探究二:参与公共生活的意义(为什么)
活动一:材料:(见课本 p13)近年来,许多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交通秩序的维护(我做交通好帮手)、社区管理、环境等公共问题,学生们找资料、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听证会上,与政府部门对话,提意见等等。
(1)中学生参与这些公共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
活动二:
(2)谈谈你小区里的社区活动,并说说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有怎样的意义?
活动三:
(3)说一说,若小区里广场舞大妈们影响了你的学习和生活,你会怎样和她们沟通?
结合以上说明:(1)
(2)
(3)
探究三:如何参与公共生活?
材料一:近日,甘肃省庆阳市一名19岁的女孩欲从当地某百货大楼8层楼跳下,在公安民警、消防人员想方设法施救的时候,多名围观者在楼下喊“怎么还不跳”“跳啊,快跳啊”……,最终女孩跳楼身亡。目前,已有2名围观群众因妨碍救援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事后进行调查,现场的一些起哄者说,“我也不是真的希望那人跳楼,就是看到有人起哄就跟着,反正我又不认识那个人”……
材料一:近日,辽宁锦州医大女学生丁慧跪地抢救八旬老人的视频在网上刷屏,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抢救过程一气呵成……从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可以看到这位女学生内心的坦荡干净和心无旁骛:在这一瞬间,没有“会不会被讹诈”的瞻前顾后,也没有“吃不了兜着走”的忧虑。
(1)这两则材料对我们参与公共生活有着怎样的启示?
材料二:

材料三:
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靠站台,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因等老公,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面对记者的采访,该女子不断反问:“我这样做有错吗?”。事后,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思考:(1)请你说说罗某错在哪里?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谈谈你的启示。
结合以上说明:(1)
(2)
(3)
三、收获与体会:

四、知识构建(小结):
五、巩固提升
1.“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这句话主要强调( )
A.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共同努力 B.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更为广阔.
C.每个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和参与公共生活 D.人们的公共生活方式正发生了变化
2.中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方式很多,以下不属于积极参与的是( )
A. 参加志愿者活动 B.开展社会调查 C.主动承担家务 D.进行社区环保宣传
3.王刚和同学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就社区卫生向居委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样做有助于( )
①在实践中锻炼和展示各种能力 ②人们能更好的健康快乐生活
③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 ④促进居委会执政为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则更为我们参与公共生活, 有重要价值。
A.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B.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C.克服冷漠情绪,培养亲社会行为 D.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5.上述现象,启示我们参与公共生活要( )
①克服冷漠情绪 ②大力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③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