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解析:选B。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精子,因此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YY或XXX的后代,B错误。2.下列有关果蝇精子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增殖时发生基因重组B.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X染色体C.次级精母细胞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精子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3.A个精原细胞和A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最多能形成多少个受精卵( )A.A B.2AC.3A D.4A解析:选A。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所以当A个精原细胞和A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产生4A个精子和A个卵细胞,相互结合,最多只能形成A个受精卵。4.如图所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解析:选B。若为减数分裂,cd期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等,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若为有丝分裂,细胞板和纺锤体分别出现于末期(属ef期)和前期(属cd期),C错误;ef期可代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人体有丝分裂后期、末期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D错误。5.利用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可依据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等现象,确定细胞分裂时期及名称,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可确定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可确定其为精细胞C.大小形态相似的染色体两两配对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时可确定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选B。利用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可确定观察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6. 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解析:选A。高倍镜镜头较长,换用时应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正确;本实验要用高倍镜观察,视野应适当调亮,但原因不是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B错误;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时,使用的是高倍镜,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错误;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D错误。7.如果将果蝇精巢中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标记,然后该细胞进行了某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无放射性,则该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及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假设染色体发生了正常的平均分配)( )A.有丝分裂,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D.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8.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B.乙为初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C.乙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解析:选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确定为初级卵母细胞,B不正确。9.显微镜下观察到果蝇(2n=8)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每组4条。那么,可以肯定每组染色体中( )A.有4个DNA分子 B.有8条染色单体C.没有非同源染色体 D.没有同源染色体解析:选D。 若观察到果蝇(2n=8)正在分裂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己分成两组,每组4条,表明每组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此时细胞可能处于减Ⅰ分裂后期或减Ⅱ分裂后期,若处于减Ⅰ分裂后期,每组含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若处于减Ⅱ分裂后期,每组含4条染色体和4个DNA分子。10.下列生命活动只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是( )A.核膜、核仁消失B.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C.着丝点的分裂、分开D.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11.如图是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该细胞所处时期出现在受精作用开始后C.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或aBD.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解析:选C。图示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2个,据此可判断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题图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Ⅱ后期,哺乳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该细胞所处时期出现在受精作用开始后,B正确;该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产生的较大细胞为卵细胞,基因型为aB,C错误;该细胞中,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所含基因不同,有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正确。12.图①~⑤是用某种方法在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③→②→⑤→④B.图①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②③⑤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3.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C.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答案 A解析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为1或2,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A项正确;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B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没有出现过减半的情况,C项错误;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1中的a点时,D项错误。14.下面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答案 B15.如图所示,图1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e和f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分别为X、Y染色体)。图2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表示的细胞正处于图2的de段B.形成图2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了分裂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bd段D.图1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答案 A解析 由于图1细胞内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发生联会),一对是A、a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另一对是e、f基因所在的X、Y染色体,因此该图所示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中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A项错误;图2中,ef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减半,原因是着丝点分裂,B项正确;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图2中bc段是间期,cd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C项正确;题干表明,该细胞为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以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D项正确。16.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C.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答案 B17.蜜蜂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雌蜂(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如图为蜜蜂体内的某一细胞图(n=16,只画出部分染色体,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B.该细胞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一定为8C.该细胞核基因转录已停止,细胞质中翻译仍可进行D.该细胞若为雄蜂的精母细胞,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答案 C解析 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也可能为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雄蜂体细胞或精母细胞,A项错误;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则子细胞染色体数为16,若该细胞为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雄蜂体细胞,则子细胞染色体数也为16,B项错误;因该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故转录停止,但翻译仍可进行,C项正确;因雄蜂的精母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D项错误。18. 如图1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B19.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睾丸B.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FG段C.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甲、乙,具有4个染色体组的有甲、丙D.CD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对应于甲细胞答案 C解析 甲图为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为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丙图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其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是雄性动物,该动物的睾丸中,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实现自身增殖,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即可同时出现甲、乙、丙、丁四种细胞,A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即H~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即FG段,B项正确;若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说明没有染色单体,甲和乙符合此特点,有4个染色体组的只有甲,C项错误;对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用2n表示,同源染色体为 n对,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变为2n对,则坐标图中A~F表示完成一次有丝分裂,CD段对应甲细胞,D项正确。20.一对红绿色盲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有红绿色盲的男孩,下列不可能为致病来源的是( )A.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同染色体未分开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同染色体未分开答案 B体或两个Y染色体的精细胞,故B项错误。21.下图表示果蝇(2n=8)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H=)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细胞内有8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在______段。(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________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3)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________段。(4)cd段时,H的值为______。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与DNA含量的比值会比H值______(填“大”“小”或“相等”)。答案 (1)4 ef (2)cd (3)cd (4)1/2 小解析 分裂间期DNA未复制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直到有丝分裂后期或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又恢复为1个DNA分子。(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若该图为有丝分裂,cd段细胞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有8对,处于ef段。(2)若该图为减数分裂,cd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3)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减Ⅰ过程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处于cd段。(4)cd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此时H=1/2。由于线粒体中还含有DNA分子,故cd段细胞内染色体数与DNA含量的比值要小于1/2。22.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__________。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实验二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甲、丙、丁 甲、丁 不一定相同 (2)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 (3)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 蛋白质 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解析 (1)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征可以判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存在。雄性生物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均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因不知亲代的基因型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丁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卵巢切片中无法观察到此时期的细胞,是因为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由实验一的相互对照可知,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在实验二中,孕酮处理组形成成熟卵细胞,可见孕酮有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与孕酮同时处理时,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早期卵母细胞不能发育成熟,推测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孕酮的作用则是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从而促进其发育成熟。23.如图是某些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设有关生物均为二倍体):(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的图有________;不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2)图A中的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比为________;图E中含有染色体组的数量是________;图F细胞处于________(时期)。(3)图E和图A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4)________图中可能发生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答案:(1)ACDFG EFG (2)1∶2∶2 4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3)体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4)C24.下图中编号a~g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用镊子捏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染色,加上盖玻片,压片后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2)若将上述全部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则最合理的顺序为:a→________→f(填图中英文字母)。(3)上述细胞分裂图像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填图中英文字母)。在图d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________,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______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________。(4)图g中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解析:(1)在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加入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将染色体染色,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确定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2)根据图中染色体形态、数量、分布特征,可初步确定图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图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图中分裂图的先后顺序为a→d→b→g→c→e→f。(3)根据题(2)分析可知,图a、b、d、g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图d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4)图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有48条姐妹染色单体,因为每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答案:(1)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2)d→b→g→c→e(3)a、b、d、g 联会 非姐妹染色单体 基因重组(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4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