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讲 地球和地图 测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新生小李入学,从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 600步,计1 800 m(轨迹如下图)。读图回答1~2题。1.小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 )A.东侧 B.南侧C.西侧 D.北侧2.学校面积最接近( )A.18 000 m2 B.20 000 m2C.200 000 m2 D.360 000 m2【答案】1.D 2.C3.(2018·娄底高中名校联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面积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2∶N 3∶N B.1∶2N 1∶3NC.2∶N 4∶N D.1∶2N 1∶4N【解析】选D。②图的图幅面积为①图的1/4,则②图的比例尺为①图的1/2,即1∶2N;③图的图幅面积为①图的1/16,则③图的比例尺为①图的1/4,即1∶4N。(2018·周口西华一中一模)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4~5题。4.B点在E点的 方向( )A.东北 B.西北C.西南 D.东南5.从B点到C点,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答案】4.A 5.C (2018·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为某市中心大型商场某层示意图,图中商场东街、商场西街走向与子午线平行。读图,完成6~7题。6.该商场( )A.示意图的比例尺大约为1∶1 000 000B.麦当劳餐厅位于李宁店的西北方向C.建在高速公路和环路交叉点的附近D.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来吸引顾客7.该商场规模扩大、品牌增多( )A.会增加同类店铺间竞争,缩小各自市场B.可扩大商场整体的服务范围C.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降低运输成本D.是现代电子商务发展的结果【答案】6.B 7.B(2018·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图为北京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 000 m2。读图,完成18~19题。8.2017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 )A.甲 B.乙C.丙 D.丁9.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 )A.1∶50 B.1∶500C.1∶5 000 D.1∶50 000【解析】第8题,2017年9月23日是秋分,日落正西方向,影子朝东。该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则该同学应是面朝东方。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甲。第9题,该小区的面积是30 000 m2,边长为160~200 m,图上距离约为4 cm,比例尺可能为1∶5 000。【答案】8.A 9.C(2018·安徽蚌埠五中模拟)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0~11题。10.a点在b点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11.一架飞机从a地飞到b地,飞行最短方向是( )A.先向东北飞,后向东南飞B.先向东南飞,后向东北飞C.先向西南飞,后向西北飞D.先向西北飞,后向西南飞【答案】10.A 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8·石家庄联考)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CD和EF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河段,简述判断的理由。(2)判读M陡崖顶部海拔的范围。(3)该地欲开发区域内的水力资源,有G、H两处建坝方案,比较说明两方案各自的优势。(4)观测者站在P点,能否看到乙村的最北部Q点?试绘地形剖面图说明理由。【答案】(1)CD CD间等高线密集,地面坡度大,河流落差大,水流较急。(2)大于等于300 m,小于350 m。(3)G方案无需移民,占用耕地少,工程量较小,落差大。H方案流域面积大,库区面积大,库容量较大。(4)不能。P点和乙村最北部间有山脊阻挡,图示如下:13.下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该区域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年份耕地林地草坡、草山湖泊其他197745.248240.8200730.81420.310.824.1(1)图中M、N两条河流,更适合开展漂流活动的是哪一条?(2)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3)如果在沿海建港口,甲、乙两城镇更具优势的是________。简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4)简要分析1977~2007年该地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进行的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答案】 (1)N河。(2)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多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北段较曲折,南段较平直。(3)甲 ①位于海湾内,利于避风浪;②水深岸陡,利于船舶停靠和航行。(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②河流含沙量变小。14.读某高速公路沿线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筑路工程开辟出来的陡崖最高处的海拔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图中高速公路大致呈什么走向?长度和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3)陈琳站在①处山顶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家?为什么?【答案】(1)920 m≤H<940 m(2)西北-东南走向。 长度大约为1 650 m,相对高度为20~60 m。(3)看不见。因为①处山顶和陈琳家之间的山坡等高线高处稀疏、低处密集,为凸形坡,阻挡了①处和陈琳家之间的视野。 第1讲 地球和地图 练案 【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一、地球1.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千米,极半径为_______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千米,赤道半径为_______千米。2.形状: 的椭圆形球体。【答案】4万 6357千米 6371千米 6378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二、地球仪1.地轴和两极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___。 两极:地轴穿过______,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答案】北极星 地心2.经线和纬线纬线 经线 图示 概念 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 线圈形状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 能平分地球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 组成经线圈,且每个 均可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 指示_______方向 【易错警示】①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地球上最南点是南极点,最北点是北极点;而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地球上没有最东点和最西点,定向时采用劣弧定向法。②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和为180°。 【答案】赤道赤道 经线 经线圈4 相等 相等相互平行 相等 赤道 东西 南北3.经度与纬度纬度 经度 实质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图示 起始点 _______ (0°纬线) ______________ (0°经线) 划分 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 , 度数增大,以南为 , 度数增大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 ,度数增大,向西为 ,度数增大 半球 划分 以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答案】赤道 本初子午线 北纬 南纬 东经 西经 赤道 20°W~0°~160°E 4.经纬网(1)定义:在 或地图上由 和 相互交织构成的网。(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 ,确定其经、纬度坐标。【答案】 地球仪 经线 纬线 精确定位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 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 。 【答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 南北 东西2.地图上的比例尺概念 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 、 、 三种 意义 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 。 【答案】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小 简单【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答案】注记四、地形图1.海拔与相对高度图中A为海拔,B为 ,C为 。【答案】相对高度 海拔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等高线的判读 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 。 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山谷:等高线向 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 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 的地方 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 ,B处表示 ,C处表示 ,D处表示 ,E、F相比,E表示 部位,F表示 部位,G处表示 。(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 。 【答案】海拔高度 陡坡 降低 升高 高 低 重合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崖 缓坡 陡坡 鞍部 坡度 3.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2)作用:反映地势起伏状况。【答案】垂直剖面图 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1)确定剖面的______,画出剖面基线AB。(2)确定__________。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制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如上图所示,从1点至15点向MN线引垂线。(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上1′点至15′点的相应高度。(5)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答案】方向 比例尺【拓展发散思维练习】——问题思考发散学生思维【思考题】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23°26′S、66°34′N、66°34′S、30°N、30°S、60°N、60°S。4.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多少倍?5.在下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6.如何确定下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参考答案】1.大约是111千米。2.甲不能回到原地,因为甲向北行,最北只能到达北极点;乙能够回到出发点。3.0°经线是经度划分的起点,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3°26′N、23°26′S是有无太阳直射的分界线,也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34′N、66°34′S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30°S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N、60°S是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4.比例尺缩小一半,为原来的1/2,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1/4。5.甲的海拔为1 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6.A的等高线数值比100米还要低,但不会低于0米,即“小于小的”。B的等高线数值比200米还要高,但不会高于300米,即“大于大的”。【典题探究变式练习】——课堂讲解针对提高训练 (2018·江西八校联考)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回答1~2题。1.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A.① B.②C.③ D.④2.“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如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1.B 2.A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 m。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 050 m B.985 mC.915 m D.790 m4.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解析】第3题,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 m,古牌坊所在地的海拔在165~200 m,甲山峰海拔在1 000~1 100 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在800~935 m,C项符合。第4题,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②处东南部有山脊阻挡视线,因不能通视,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③处有小山丘阻挡视线,也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理想的拍摄地点。【答案】3.C 4.D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完成5~6题。5.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6.最近几十年,②处等高线不断向东移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答案】5.D 6.C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读图完成7~8题。7.猎人爬上山顶时,他可以看到的地点是( )A.甲 B.乙C.丙 D.丁8.猎人想捕获山羊,可选择蹲守在(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解析】第7题,猎人站在山顶上向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看,甲处附近与山顶之间存在一高耸的地形,不能通视;乙处与山顶之间隔着一条山脊,不能通视;从丙处到山顶属于凹坡,能通视;从丁处到山顶属于凸坡,不能通视。第8题,分析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①处为山麓缓坡地带,③地为山谷,④处为山脊,②处有多条等高线重合,存在陡崖,地势陡峻,可能有山羊活动。【答案】7.C 8.B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9~11题。9.从图中可知(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 044 mB.乙地海拔可能为1 035 m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 m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 m10.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③ B.①⑤C.③④ D.④⑤11.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水库最深为10~15 mB.水坝高度为15~20 mC.库区水面大于1 km2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答案】9.C 10.B 11.A (2018·枣庄三中摸底考试)下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读图完成12~13题。12.读图可知( )A.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B.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P国面积较L国面积大D.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13.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关系是( )A.ab=bc=cd=ad B.ab=cdC.ad=bc【答案】12.A 13.B14.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若一架飞机从丙地飞往乙地,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2)甲、丙间距离与丙、乙间距离相比,甲丙________丙乙(填“>”“≤”或“=”),其中甲、丙间实际距离大约为________ km。(3)说出甲地的地理坐标,并判断该地的主要气候类型。【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地球大圆的劣弧段,由此判断飞机的飞行方向。第(2)题,甲、丙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5°,则实际距离相差15×111=1 665 km。丙、乙位于南纬15°,经度相差15°,但两地间实际距离比甲、丙间的距离要小。第(3)题,读图并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即可。【答案】(1)西北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2)> 1 665(3)(0°,63°W),热带雨林气候。 第1讲 地球和地图 讲案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一、高考考点统计分析考试内容核心知识点全国卷五年(2013-2017)考题统计题型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定方向、定距离、定最短航线)2018课标Ⅰ,10题,4分2015课标Ⅰ,6题,4分2015课标Ⅱ,7题,4分2014课标Ⅱ,3、5题,8分2013课标Ⅰ,2题,4分选择题地图三要素、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地形剖面图2016课标Ⅰ,36题,6分2015课标Ⅱ,7题,4分2014课标Ⅰ,4~5题,8分2014课标Ⅱ,10题,4分2013课标Ⅰ,43题,10分选择题综合题二、考纲细化高考预测考纲考纲细化考题预测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地球仪、纬线网、球面距离、方位3.地图三要素4.等高线图和地形剖面图1.根据经纬网地图确定经纬度、判断方向、半球、高中低纬度、区域定位2.球面距离的计算及其相关知识的考查3.野外方位探究、测算经纬度等探究性问题等4.比例尺、图幅大小、实际范围三者的关系5.等高线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应用1.以多种考题情景切入,考查地球上某地地理位置的确定和经纬度的计算,如区域地理图中某点坐标、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以经纬网与等值线图或分布图的叠加图切入,隐形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如带有经纬网的等压线图上,某点具体风向的确定;区域经纬网上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的判断。 3.以无图考图的形式,考查经度经线或纬度纬线,如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判断。4.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线图的剖面线、工程量判断、地形特征描述、方向判断和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纵向联系横向联系【直击真题剖析高考】——感受真题体会命题方向(2018·新课标Ⅰ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答案】10.B【解析】精准分析:【试题点评】该题重点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图例进行分析,也属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7月份图示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再结合客车向南行驶,要向欣赏风景,需靠右侧坐;其次要结合图例信息,从重庆到遵义240km,限速是80,即最少需要3小时,从遵义到毕节205km,限速100,即最少需要2.05小时,即全程最少需要5.05个小时,即只有8点出发,才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照射。(2016?江苏卷)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2 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 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3-4 题。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 B.④ C.⑤ D.⑥【答案】3.B 4.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地形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的联系.【名师点睛】露营营地的选择我们一般要按照这四大基本原则。第一、水源补给,一天大运动量的穿越过后,选择的露营营地有有水源补给,是完成整个穿越目标的关键,一来可以不必要增加背水负重穿越的体能消耗,二是可以有水源把大量出汗发臭的身体与衣物美美的洗上一把。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附近有溪流、水潭、河流、涌泉等有水源补给的地方扎营。第二,营地平整,理想的营地应该是地面平整不潮湿,排水性好。第三、背风背阴,野外扎营,背风背阴是能否休息睡眠好,不影响第二天保持精力继续完成穿越的大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帐篷拉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露营选择背风也是考虑到野外用火安全与方便。第四、远离危险,选择营地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营地尽量选择靠近村庄或者有房屋或者路边的最近点扎营,近村的同时必定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这样如果有意外,方便营地的转移与求救。 观日出的地点一定要面向东方,东方方向的选择首先要依据图中的指向标来确定,没有指向标的就看经 纬线,这些都没有的就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去判断。再者要依据等高线判断前面是否有障碍物,没有障碍物才能观察日出。(2016?上海卷)(四)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7.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答案】7、B 8、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考查等高线图判读。【名师点晴】等高线图判读,先看海拔高度,二看等高线分布特点,再看等高线弯曲变化方向。图示地区海拔高,等高线分布均匀,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三角洲平原、滨海沙滩等高线与梯田不同。 判断地形的起伏,一看海拔,二看等高线弯曲方向。图示地区海拔西高东低,水渠流向河流;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河流由北向南流。(2015?福建卷)图6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5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1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1.D 12.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等高线判读。【名师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①先确定当地的时区和区时。②找出另一城市所在的时区。③计算出两个城市之间的时区差,即为区时差。④根据东早西晚的原理,计算出另一城市的区时,当要计算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边时,在已知时区的基础上加时区差,反之则减时区差。日出方位判断: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东北方向日出;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东南方向日出;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方向日出。(2014·上海卷)(八)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问题。18. 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 ①和③?????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19.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A. 一个岛????? B. 两个岛?????C. 三个岛??????D. 无岛?【答案】18、D 19、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2014·广东卷)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是由西南移向东北,这就说明,在选项所列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的条件下,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东北地区。(2013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15-16题。15.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北太平洋 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印度洋16.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正北 B.东北 C.正南 D.西南【答案】15.D 16.B 【解析】15.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日出的方位是正东,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应为6:00,而该地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8:00,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西30°,所以该地经度为90°E;根据正午时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说明该地纬度为30°S。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印度洋,所以选D项。16.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00,而此刻北京时间为19:45,则日落时船所在经度位于120°E经线的西侧约26°,约为94°E,与日出所在经度90°E相比,船往东方航行,东南或东北无法具体确定,所以选B项。【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区域定位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3四川卷)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7-8题。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 米 B.178 米 C. 220 米 D.255 米 【答案】7.B 8.C【解析】【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相对高度的计算。(2013天津卷)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2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2-3题。2.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2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答案】2.C 3.A【解析】【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等高线剖面图的判读和地下水的分布特点。【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考点一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归纳总结】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线经线特点线圈形状圆;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在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2.经纬度的分布及判读(1)纬度的判断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④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2)经度的判断?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3.主要经纬线及其作用经线纬线主要经、纬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作用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 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一个经度的纬线长度约是111·cos φ千米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方法技巧】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度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纬度为南纬(图2)。(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3.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值即该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也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4.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5.地球上对称点经纬度的判断(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B点(40°S,20°W)关于赤道对称。(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中A点(40°N,20°W)与C点(40°N,160°E)关于地轴对称。(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D点(40°S,160°E)关于地心对称。【典题突破】1.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③(2)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50°N,20°E)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D.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答案】(1)B (2)D 考点二 经纬网的判读及其地理意义【归纳总结】1.常见经纬网图的判读类型 侧视图俯视图常 见 例 图 演 变 简 图 ①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如图:②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如图: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如下图:判 读 要 领 ①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 ②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③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 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②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 ③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方法技巧】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1)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之间的南北方向。 ③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为东,背向为西。 用经纬度法判断: ①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 ②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2)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a.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b.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方。(3)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a.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b.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由以上两点可判断C在A的东南方)。2.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②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③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3.利用经纬网定“范围”(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4.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AB)。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MPK而不是MQK)。③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如图6中的两段劣弧。如果记忆不牢固的话,可通过下图进行推导。如图A、B为位于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北弯曲的弧线,C、D为位于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南弯曲的弧线。具体是:同北偏北,同南偏南,同一条经线圈上走极点。【典题突破】2.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1)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W)B.(40°S,20°E)C.(40°S,20°W)D.(40°N,20°E)(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中纬度B.③地位于东半球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答案】(1)B (2)B 考点三 地图上的比例尺【归纳总结】1.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3)同一个地理事物 (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2.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3.比例尺缩放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方法技巧】图解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方法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典题突破】(2018·淄博实验中学一诊)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等深线图,图中等深距为10 m。读图,完成3-5题。3.该湖泊位于(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5.图上比例尺X代表的数值为( )A.1 B.8C.100 D.1 0006.该湖泊最大深度可能为( )A.55 m B.65 mC.75 m D.85 m【答案】3.C 4.B 5.B考点四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及应用【归纳总结】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特征 含义 ①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② 同图等距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 ③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④ 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 ⑥ 凸低为高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 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 ⑦高于高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海拔高于200米,而B低于100米 低于低值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地形类型判读等高线图 判读 山地 山峰(顶):四周低,中间高;山脊:等高线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部分,成为分水岭;山谷:等高线向山顶凸出的部分,一般发育河流;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呈马鞍形;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盆地 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出,四周高,中间低,根据经纬度和比例尺大小可确定该图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 丘陵 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下,多闭合曲线,反映出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海拔较低 高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不同的高原等高线差距较大,高原面一般较平坦,边缘陡峻,如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2)河流的判读①河流位置的确定a.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由此可确定河流的流域范围。b.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由此可画出河流的位置。c.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河流流向。②水文特征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3)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等因素进行判断。 3.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1)选点水库 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公路、铁路线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 【方法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可视问题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2.数值计算和数值规律(1)同线等值,邻线可等值也可相差一定值。等高距全图一致。(2)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情况:①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数值直接相减;②如果一点在线上,一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值不确定,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值差也是一范围;③如两点都不在线上,则数值都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据差也为一范围,且两个范围相减时,其中一个范围的大值减另一个范围的小值,前者的小值减后者的大值。例:如图甲,A点的海拔为100米,B点的海拔为100米~200米,C点的海拔为200米~300米,D点的海拔为400米,则A、B两点的差值为0~100米;A、D两点的差值为300米;B、C两点的差值为0~200米。注:若有等值线重合如等高线的陡崖处,计算数值差与此方法相同,也可由此得出以下公式: ①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H<(M+d),M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d)③陡崖的相对高度(ΔH)计算公式为:(x-1)d≤ΔH<(x+1)d,x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如图乙中陡崖顶部(a)的绝对高度为400≤H<500,陡崖底部(b)的绝对高度为100陡崖(E)的相对高度为200≤ΔH<400。3.局部范围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A区域海拔低于4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如图,B区域海拔高于600米,为小山峰。4.等值线的判读方法步骤 说明1 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2 看疏密 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 3 看走向 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为地形走向,如下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就是河流流水反方向。4 看弯曲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6 看递变 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7 看特殊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典题突破】(2018·长沙一模)下图示意我国台湾省某学校(图中X地)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图示范围内,最大高差可能是( )A.999 m B.1 199 mC.1 200 m D.1 299 m7.关于该学校所处地形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陡坡边缘 B.位于沙洲上C.位于山脊末端 D.位于河口三角洲【答案】6.B 7.A考点五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归纳总结】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绘制步骤 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右图中的AB) 建坐标 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描 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 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右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判读规律 定位 根据经纬度或地理事物确定地理位置 看起伏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势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形特征等解决问题 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地质、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判读地形剖面图时要抓住“三看”:一看关键点。即起止点和最高点、最低点的海拔值大小。二看高低起伏趋势。从起点开始,分析沿剖面线高低起伏的变化趋势。三看特殊部位。分析剖面线穿过的特殊地形部位,如河流(谷)、山峰、陡崖、鞍部及其海拔范围。3.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可先进行简单判断,后借助地形剖面图来进行证明。常见的有三种情况:(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上陡坡、下缓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上缓坡、下陡坡,则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图1和图2所示。(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图3所示。(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时要注意等高线的疏密变化和地形部位。图中AB能通视,CD不能通视,甲乙不能通视,乙丙可通视。【方法技巧】1.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2.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①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③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典题突破】(2018·沙市中学检测)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划公路穿过山脊B.规划公路走向为西北—东南C.规划公路长约为6 kmD.瞭望塔观察范围最大的是③9.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答案】8.B 9.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地球和地图(测).doc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地球和地图(练).doc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地球和地图(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