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一、课标(一)课程内容标准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二)课标具体目标1、运用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面积比2、运用东西、南北、水陆半球图,描述全球海陆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二、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重点: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海陆分布特点难点:海陆分布特点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会用地理语言描述海陆分布特点通过辩论“地球”“水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并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运用图片资料,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 教学难点:运用图片资料,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 学情分析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全球海陆所占比例:99%的学生能够掌握2、运用地图说出海陆分布的特点:95%的学生能够掌握3、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90%的学生能够掌握普遍性问题:运用图片资料,辨别大陆、岛屿、群岛及半岛教学目标:1、通过地球仪传递游戏及图片资料,说出海陆面积比例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及热爱科学的精神,使其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3、利用地图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3、利用地图辨别大陆、半岛、岛屿及群岛五、教学过程【构建动场】课前播放一段音乐,大屏幕上展示着转动的地球。 上课开始播放视频:“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过程。 教师:“神周六号”成功发射并绕地球76圈,历经115个小时顺利返回地球,全国人民欢心雀跃。 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遨游在太空中,你看到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呢?设计意图:逼真的体验引起学生感觉上的震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讲授新课】活动一:海陆面积比活动目的: 对应教学目标1活动程序:看图说话—各抒己见——概括总结1、看图说话出示“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 问题:你能说出海陆的面积比例吗?结论:海洋面积71%,陆地面积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各抒己见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水球”,因为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但是,古人把我们居住的星球起名叫“地球”。你觉得叫“水球”好还是“地球”好,说出你的理由。目标评价:学生据图说出地球上海陆面积比,并对“水球”“地球”说出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活动二: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活动程序: 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总结提升知分布:自主学习根据所给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就南北半球而言,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呢?北极附近是陆地还是海洋?南极附近呢?就东西半球而言,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呢?观察每组半球图中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比例大小,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师生、生生交流。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生自学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于学生一起总结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结合地图,通过读图能够自主完成。目标评价:学生绝大多数能概括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活动三:概念区分 对应教学目标:31、结合图示,理解海、洋、海峡2 、慧眼识图(1)出示世界地形图问题:你能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找找海、海峡及大洋吗?(2)学生活动:学生到屏幕指图,并针对学生指图情况进行生生交流及师生交流【综合建模】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是陆地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一是海洋2.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3.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那么,全球应该有(??? )A.七个大陆七个大洲???????????????B.六个大陆七个大洲C.六个大陆五个大洲???????????????D.五个大陆七个大洲4.半岛是(??? )A.一面临海????B.二面临海?????C.三面临海?????D.四面临海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举例找到半岛、岛屿、大陆、海峡(2)说出大洲和大陆的区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