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1.2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导学案第1课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自 主 学 习 案【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2、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懂得与少数民族交往。 3、明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提高政治参与觉悟,为国家建 言献策。 重点:各民族共同繁荣难点: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一、教材助读,根据以下问题在书本用不同色的笔把有关答案划出来,并写上提示语。(组长负责检查,课堂老师抽查,对小组考核加扣分)(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中国的历史是由____________ 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____________。2.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____________下, 在少数民族______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____________的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__。的特点。4.民族区域自治既维护了__________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________,调动了各民族人民的____________。(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民族____________的政策。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____________。”3.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民族人民____________、友好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____________局面。4.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共同富裕、____________,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二、本节课知识点(要求在书本划出有关知识要点,并标好要点序号,做好课前笔记)1.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公布的特点?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意义3.我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4、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5、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合 作 探 究 案 【学习指导】1.阅读问题,静心思考,先独立完成,后组内讨论交流,人人参与。2.课堂由老师抽查或安排各小组展示、解读、补充的任务,课堂及时做笔记,如做不完的课外补做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让我们探寻“各民族共筑繁荣之路”,感受民族团结、相互支持的深厚情谊,畅想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内容:(1)【探寻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案例,作为探寻主题。(2分)例如:青藏铁路,民族共同繁荣之路答:生态旅游助力黔南发展之路(扶贫先扶智,教育助力粤北发展之路)(2)【共同繁荣之路】收集与分析材料,探寻各民族共同繁荣之路。(4分)例如: 把西藏纳入全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中。通过青藏铁路运来了大量生活与建设物资。带动了青海、西藏等地的生态旅游发展。答:①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道路交通这个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②生态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③通过生态旅游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拉动经济增长。(3)【建言献策】我国如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互助,谋求共同繁荣?①经济上: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提高自我发展能力。②社会方面: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及医疗保障制度。③文化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文化交流。(4)【民族团结齐参与】如果你身边有少数民族的同学或朋友,你怎样和他们相处?答:①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②平等友好相处,互帮互助。③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定义务,与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反 馈 案单项选择题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泡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此,我们需要(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坚持民族繁荣的宪法原则 ④坚持各民族同步富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2.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安排3位省领导挂点联系省内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帮助解决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奔康,确保2018年广东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表明( ) A.同步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D.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3.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等民族地区从历史上的边缘地区、改革开放的后发地区一跃成为开放的前沿地带。因此,民族地区在开放中,要( )①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秉持民族事务事关国家全局的立场 ③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④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无条件开放A.①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正式启动以“六盘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小康梦“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月宣传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迎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营造浓郁氛围,这有利于( ) A.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B.巩固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C.彻底消除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思想 D.推动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紧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 ) ①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6.67岁的蒙古族老人郭风海虽身患残疾,但仍然30年如一日地热心照顾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身患智力障碍的汉族三兄弟。郭风海老人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 ) A.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C.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7.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内蒙古生产总值增长642倍,人均增长近145倍。内蒙古自治成立70周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A.体现了我国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B.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C.得益于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表明我国坚持同步富裕的民族政策8.手机虽小,却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藏族女孩卓玛给自己的手机设置了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的寓意是( ) A.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地位是平等的 C.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维护民族团结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要求我们必须( ) ①切实坚持和维护民族团结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②巩固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③贯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④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为领略祖国壮美的河山和多彩的文化,小明在暑假期间和家人进行了一次祖国西北之旅。小明在旅游日记中写道:“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让我流连忘返;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我充满惊叹;民族地区的人民脸上洋溢着幸福;民族地区的明天前景灿烂!”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实施民族区域高度自治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④把民族团结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11、简答题。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右图为它的部分年份生产总值数据表(单位:亿元)。看图回答:(1)反映了什么变化?这得益于我国什么基本政治制度?(4分)答: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迅猛发展。这得益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请你谈谈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4分)答:民族区域自治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调动了各民族人民的积极性。12、简答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倒排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回答:你有什么好的思路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8分)①经济上: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提高自我发展能力。②社会方面: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及医疗保障制度。③文化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文化交流。(从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帮助广西加速经济和文化建设;给予扶持特殊政策。)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