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五课?摸一摸授课人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皮肤这一感觉器官。2、知道皮肤可以感觉到物体的薄与厚、粗糙与光滑、干与湿、冷与热等。3、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判断箱子里的物体是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2.通过提问初步培养学生的假设能力。教学准备水彩笔、毛巾、复印纸、纸板、砂纸等。二次备课活动过程设计游戏导入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蒙住眼睛,摸一摸老师手中的东西,说一说是什么,并解释是怎样猜出来的,在摸的过程中利用了哪种器官。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我们的皮肤1、教师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的皮肤,待学生有初步认识后,再在小组内相互观察面部皮肤或其它部位的皮肤如脖子、耳朵、手臂等部位。2、教师总结:皮肤的颜色有粉红色的,黄色的;皮肤表面有毛孔和汗毛;手掌有掌纹等。(二)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1、教师出示不透明的纸箱,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猜箱子里面可能有什么,注意指导学生要有依据的猜测。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重点倾听学生判断的理由。3、小组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4、教师总结:每个物体有不同的外部特征,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判断摸的是哪种物体。(三)摸一摸,有什么发现1、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4组物品:干湿不同的两块毛巾、一杯冷水和一杯温水、复印纸和纸板、复印纸和砂纸。2、小组讨论交流摸物体的方法。3、学生活动,摸一摸毛巾的干湿、水得冷热、纸的厚薄,并用语言描述。4、教师总结:皮肤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干与湿、冷与热、粗糙与光滑等。用皮肤认识物体的特点也是在观察。三、评价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四、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任务:回家后,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和妈妈。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