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三课?看一看授课人教学目标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了解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能对生活中常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要想全面认识物体的特征,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等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准备镜子、七巧板、松树图片、花生。二次备课活动过程设计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谜语:“上面毛,下边毛,中间一颗小葡萄”。教师根据学生猜出的谜语,向学生提问“眼睛有什么作用”,导出本课课题。二、探究活动(一)看一看我们的眼睛1、学学生用镜子认真看一看自己的眼睛,说出特征,并小组交流。2、教师适当纠正学生回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科学学生生活手册》上画一画。3、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加以评价。(二)探究眼睛的功能1、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眼睛的功能。2、教师借助自己身上的衣服,引导学生认识到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3、出示七巧板,学生观察,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汇报。5、教师总结: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三)认识观察的顺序1、教师出示松树的图片和松针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分别是站在什么角度观察的。2、教师提供花生让学生小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汇报观察结果。3、教师总结观察的顺序。(四)保护眼睛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眼的重要性。2、寻找生活的错误做法。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后应该怎么做。三、评价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四、拓展活动 课下让学生完成拓展活动“找一找,图中有几种动物”,将结果填在《科学学生生活手册》中。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