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十二课?认识水授课人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形态特征。3、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水的特点。4、初步意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形态特征。教学准备白醋、牛奶、橙汁、白糖水、几种异性瓶(如锥形瓶、三角烧瓶等)。二次备课活动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教师提问:猜猜今天我带来了什么?(出示一瓶白醋)同学们是怎么知道的呢?、2、想要准确辨别出我们周围的东西,只用眼睛看是不好下结论的。用眼看只是观察的一种方法,同学们知道观察还有哪些方法?当学生说“闻”和“尝”的时候,教师指导并演示“闻”和“尝”的正确方法:闻一闻时,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尝一尝时,要用筷子蘸取一点,用舌头来尝。提示学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随便尝。3、我们今天就用各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水。(揭示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水,研究水有什么特点。1、各小组桌上都有一瓶水,观察瓶盖有什么特别。师生交流:瓶盖上有个小洞,可以把水倒出来一些。2、现在就请大家用看、闻、尝的方法来观察瓶子里的水,找出水的特点。3、学生分组观察,找出水的特点。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5、教师引导小结:通过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我们找出了水的特点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6.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物体,你能随便去闻、去尝吗?为什么?7、现在我们再来观察刚才教师带来的一瓶是不是水,同学们应该怎么去辨别水?(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进行比较观察,综合判断)(二)辨一辨,哪一杯是清水。 1、如果把白醋、清水、橙汁、白糖水放在一起,同学们能又快又准确地把这瓶水找出来吗? 2、交流观察方法,交流主要事项。“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注意“闻”和“尝”的方法。 3、分组实验,进行辨别。 4、小结:这种辨认方法叫做“排除法”,首先橙汁,因为它是黄色的,不透明。观察方法:用眼睛看。其次排除白醋,因为它有刺激性气味。观察方法:用鼻子闻。再次排除白糖水,因为它是甜的。观察方法:用舌头尝。最后剩下的一杯是清水。(板书:观察顺序:看→闻→尝)(三)把水倒进不同的容器里,会发现什么?1、上面我们用比较原始的方法观察了水的特点。水还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来做一做。2、观察我们带来的这些容器的形状,说一说它们的样子。这些容器都有不同的形状。3、提问:水是什么形状呢?4、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得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三、评价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四、拓展活动 1、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哪里有水。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