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题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型新授课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重难点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教法学法讲读法、图示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查学诊断:教师活动: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 太平军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二、示标导入:教师活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现在我们就来根据图片来看看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生活动:学生带着兴趣与教师一同走进课堂,翻开书本学生自主学习,梳理本课的知识先自己读一遍内容。设计意图:可以使得学生在心里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三、导学施教:教师活动:目标导学:洪秀全与金田起义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1.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让我们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2.教师讲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至此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 3.教师过渡:我们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学生回答: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西征。 教师讲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分配方式规定部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分配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评价这一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 学生回答: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4.教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暴雨即将开始。目标导学三:天京陷落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学生回答: 2.教师讲述: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掌握着朝政大全,但这一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大胆起用新人,封洪仁??赏酰?芾沓??惶岚纬掠癯伞⒗钚愠傻纫慌?昵嘟?臁?3.教师提问:洪仁?芾沓??螅?扇∈裁创胧┲卣窆??? 学生回答:洪仁?闯伞蹲收?缕?罚?岢鱿蛭鞣窖?啊⒏母锬谡?纫幌盗姓?巍⒕?谩⑽幕?⑼饨恢髡牛?玫胶樾闳?纳褪丁5?艿嚼?诽跫?南拗疲?蹲收?缕?肺茨芨吨钍导?? 4.教师讲解:《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学生回答:浦口、三河大捷——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天京围困——天京沦陷。 6.教师指出: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7.教师总结归纳:失败原因: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8.教师总结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设计意图:通过资料显示拉近学生与历史的人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四、练测促学: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2.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3.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4.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B.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C.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 D.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C.洪仁?蹲收?缕?贰 ?D.反对封建统治学生活动:学生看着多媒体回答问题。设计意图:为学生指明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提示本课的重点难点和把握的关键。五、拓展延伸(含作业布置、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 2.预习第四课教师活动:课堂小结: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领导者:洪秀全政权初步建立:永安封王都城:天京革命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资政新编》全盛时期:西征胜利由盛转衰:天京事变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失败标志:天京陷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学生活动:学生识记相关内容。设计意图:巩固课文所学的知识,、促使展开想象的翅膀。板书设计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背景: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加重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43爆发:金田起义1851发展:永安建制(东西南北翼王)高潮: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1853转折:天京变乱1856防御:英、忠与干王《资政新篇》失败:天京陷落1864意义: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