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讲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一、考点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情况(a)(社会七上P24—29)◆考点分解1. 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及分布情况;2. 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及分布情况;3.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分布。二、考点3 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社会七上P42—47)◆考点分解1. 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2. 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一、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1. 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概况2.沟通各大洋的重要海峡和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白令海峡3.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二、世界人口1.人口密度:这是衡量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表示。2.世界人口分布: 是世界人口分布特点。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稀疏情况: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三、世界人种1.人种划分依据:根据人们在 方面的明显区别划分。2.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和主要分布地区及图示:人种 显著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白色 肤色白,头发弯曲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欧洲、北美洲以及非洲北部、亚洲西南部、大洋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和南部黄色 黄色皮肤,头发乌黑通直,脸庞扁平,体毛中。 亚洲东部、东地部和北部,南北美洲部分地区黑色 肤色黝黑,头发乌黑而卷曲,脸庞平,嘴唇较厚,体毛较少。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北部和南北美洲部分地区3.人种分布特点: 。4.人种地位: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 ,没有 之分。四、世界语言1.联合国工作语言: ,这几种语言也是世界上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少的语言。2.世界主要语言的特点: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大洲 主要使用语言分布亚洲 东部——以汉语为主;西南部:以阿拉伯语为主(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北部——以俄语为主。欧洲 东部——以俄语为主;西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非洲 北部——以阿拉伯语为主;南部——以英语为主;中部——以法语为主。大洋洲 英语为主北美洲 英语、西班牙语为主南美洲 西班牙语为主五、世界三大宗教1.三大宗教概况:宗教种类 主要宗教活动 主要宗教文化景观基督教 周末教堂做礼拜 教堂伊斯兰教 每日做礼拜,重要活动在清真寺举行 清真寺佛教 重要节日云寺庙拜佛 寺庙、佛塔2.三大宗教的分布:基督教主要分布在 ;伊斯教主要分布在 ;佛教主要分布在 。六、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影响实例1.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语言是英语,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每逢周末云教堂做礼拜,重要宗教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等。2.阿拉伯多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3.泰国人多信仰佛教。在重要的节日,他们会去寺庙拜佛。1.重要海峡(是海上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海峡名称 地理位置 沟通的海洋马六甲海峡 位于东南亚 太平洋——印度洋德雷克海峡 位于南美洲、南极洲之间 太平洋——大西洋麦哲伦海峡 位于南美洲南端 太平洋——大西洋白令海峡 位于亚洲、北美洲之间 太平洋——北冰洋直布罗陀海峡 位于欧洲、非洲之间 地中海——大西洋霍尔木兹海峡 位于阿拉伯半岛、伊朗之间 波斯湾——印度洋曼德海峡 位于亚洲、非洲之间 红海——印度洋2.自然环境的概述(1)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的着眼点: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2)自然环境的构成: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川、气候、河流、动植物……构成人类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地形、气候、河湖。(3)自然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是生活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3.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于另一地点的重直距离。绝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主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4.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1)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2)纬度位置越高的地区,光照越弱,人的肤色也就越浅【例1】5月26日,中国与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恢复外交关系。读图可知,该国人种主要属于(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例2】读图,回答第(1)—(2)题。30。N附近的河流分布图(1)当河流①下游因降水导致河水暴涨时,其他三条河流的水量变化情况是( )A.河流②水量减少 B.河流③④水量减少C.河流④水量暴涨 D.河流②④水量不变(2)对四条河流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①注入波斯湾,该区域有“世界的石油宝库”之称B.河流②位于非洲,注入地中海,当地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C.河流③是当地的运输大动脉,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小D.河流④流经的平原地区以机械耕作为主,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例3】材料一: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拉山,在中国境内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出境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入海。——百度百科材料二:材料三:“澜沧江—湄公河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与会国家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六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以及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共同挑战。会议同意澜湄合作包括三大支柱,即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新华社2016年3月23日消息(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 ① (地形区)流向为② 。胡志明市为湄公河流域典型城市,请根据图9描述湄公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情况为③ 。湄公河五国居民多信奉④ (宗教)。B处的海域是⑤ 。(2)请根据图8、图9,结合湄公河流域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地区的生产特点。图8:亚洲部分区域图1第一讲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达标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关于下图四个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③大洲濒临三大洋C.赤道穿过④大洲的中部D.四个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是③①②④【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大洲的认识。①北美洲,②非洲,③亚洲,④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答案】A2.读图(斜线部分为海洋),作为亚欧两洲分界线的海峡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大洲分界线的认识。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答案】B读世界局部区域圈,回答3—4题。( http: / / www.21cnjy.com / )3.图中①②③④为世界著名海峡或运河,其中位于东半球的共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答案】C【解析】借助世界地形图④为巴拿马运河,位于西半球,故选C。4.图中甲为阿拉伯半岛,这里的居民主要为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棕色人种【答案】C【解析】本题从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中即可找到正确答案,故选C。(2017·台州)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5.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 )A.热量较丰富 B.降水更丰沛C.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土壤更肥沃6.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交通【答案】5.C ; 6.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区分布及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位于孟加拉湾沿岸,位于热带地区,土地肥沃,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适宜种植农业的发展;甲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为沙漠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所以ABD不符合题意。又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甲地位于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昼夜温差较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地为我国的青藏地区。近年来,青藏地区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青藏铁路的开通,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7.关于“一带一路”所经过的大洲和大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线路经过了亚洲、非洲和欧洲②线路经过了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③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最远到达非洲④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欧洲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③8.2017年7月至9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马六甲海峡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过阿拉伯半岛时,看到大量的沙漠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强降水【答案】7.B 8.B【考点】大洲和大洋,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解析】7本题考查的是“一带一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没有经过北冰洋,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分析材料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最远到达欧洲,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8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六甲海峡附近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所以A错误;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广布,所以B符合题意;红海两岸为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有大片森林,所以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炎热,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自然人文环境的了解。二、非选择题(共60分)9.(16分)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问题。(1)亚洲人口最多的是 黄色 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是 白色 人种。(2)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 白色 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分布的是 黑色 人种。(3)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 黄色 人种和是 白色 人种。(4)在人类发展早期,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非 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欧 洲,而黄种人则多分布在 亚 洲。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 人口迁移 所致。【考点】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版权所有【分析】认真读图,据图所示的信息解答有效。【解答】解:(1)亚洲人口最多的是黄色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是白色人种;(2)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分布的是黑色人种;(3)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黄色人种和是白色人种;(4)在人类发展早期,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而黄种人则多分布在亚洲。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人口迁移所致。故答案为:(1)黄色;白色;(2)白色;黑色;(3)黄色;白色;(4)非;欧;亚;人口迁移。【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10.(18分)(2016·常山模拟)小明是个体育迷,听说第31 ( http: / / www.21cnjy.com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里约)举行,家住杭州的他可高兴了。里约在哪里呢?小明翻出了地图。(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一中从杭州飞往里约的航班正在穿越 洋,总体航向是 方向。(2)杭州和里约有什么不同呢?小明找来了地图,利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比较:对比城市 巴西·里约 中国·杭州地理位置 异: 同:所处区域 长江三角洲南缘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农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巴西高原上热带草原广布,畜牧业发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肉多菜少,是巴西饮食的一大特色,巴西烤肉是巴西的国家招牌菜;巴西的咖啡种植业驰名世界,咖啡是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3)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图二中哪一区域是咖啡的主要产区呢 请帮助小明判断并加以解释。(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1)印度洋、西南(2)异:里约位于南半球、低纬、热带;杭州位于北半球、中纬、温带 同:都位于沿海地区,背陆临海,巴西高原南缘,冬温夏热,全年降水充沛均匀 生产:种植水稻,水产养殖 生活:鱼米之乡,吃米饭、鱼等水产品,茶文化悠久 (3)C处 地形:C处位于巴西高原的沿海地区,海拔和地形适合咖啡树的生长气候:C处年平均气温介于21-26度之间,南回归线附近日照条件充足,全年降水均匀提供充沛雨量的同时又不致使阳光又过于强烈【解析】(1)根据世界政区图可知航班穿越了印度洋,根据经纬网定向法可判定航向是西南方向。(2)需要利用政区图、经纬网地图、地形图、气候类型图,懂得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文环境。(3)了解A、B、C三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咖啡树的种植环境,可判定C处最为适合。11.(14分)欧洲S国景色优美,经济发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冬季是滑雪旅游热季。说出该国主要滑雪场的分布特点,并从地形角度分析冬季 多降雪的原因。(提示:降雪需“气温低于 0 C,有充足水汽”条件)(2)依据材料概述该国进一步发展钟表制造业的有利条件。(3)根据材料指出该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答案】(1)集中分布在中南部(或南部),西北部地区有少量分布。 多山区地形,海拔高, 气温低;山区阻挡冬季盛行西风带来的水汽,多降雪。(2)历史悠久,基础好;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交通运输体系完 善且发达。(3)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该国主要滑雪场集中分布在中南部(或南部),西北部地区有少量分布,主要原因在于多山区地形,海拔高, 气温低;山区阻挡冬季盛行西风带来的水汽,多降雪。(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该国进一步发展钟表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历史悠久,基础好;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且发达。(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该国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但同时人口不断增长,即该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12.(12分)读图6-8,回答问题。(1)填出图6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邻国:A________,大洋:B________。(2)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返航回国,应选择冬季还是夏季?为什么?(3)湄公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请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4)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分侵占。请从资源与交通地位两方面简要分析我国坚决维护南海主权的必要性。【答案】(1)越南;印度洋(2)夏季返航;因为夏季吹东南(西南)季风。(3)气候: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地形:北高南底,落差大。(4)资源: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石油等矿产资源;交通: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国际航道。【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区域地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越南,B为印度洋。(2)本题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返航回国,应选择夏季返航,因为夏季吹东南(西南)季风。(3)本题考查的是湄公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在气候方面当地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在地形方面方面,湄公河流经区域北高南底,落差大。(4)本题考查的是南海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必须坚决维护南海主权,因为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石油等矿产资源;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国际航道。1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一、考点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情况(a)(社会七上P24—29)◆考点分解1. 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及分布情况;2. 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及分布情况;3.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分布。二、考点3 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社会七上P42—47)◆考点分解1. 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2. 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1、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1. 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概况2.沟通各大洋的重要海峡和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白令海峡3.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二、世界人口1.人口密度:这是衡量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人/千米2”表示。2.世界人口分布:分布不均匀是世界人口分布特点。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稀疏情况: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三、世界人种1.人种划分依据:根据人们在 皮肤、头发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外貌 方面的明显区别划分。2.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和主要分布地区及图示:人种 显著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白色 肤色白,头发弯曲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欧洲、北美洲以及非洲北部、亚洲西南部、大洋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和南部黄色 黄色皮肤,头发乌黑通直,脸庞扁平,体毛中。 亚洲东部、东地部和北部,南北美洲部分地区黑色 肤色黝黑,头发乌黑而卷曲,脸庞平,嘴唇较厚,体毛较少。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北部和南北美洲部分地区3.人种分布特点:大范围集中,小范围散布。4.人种地位: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 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四、世界语言1.联合国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这几种语言也是世界上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少的语言。2.世界主要语言的特点: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汉语。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大洲 主要使用语言分布亚洲 东部——以汉语为主;西南部:以阿拉伯语为主(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北部——以俄语为主。欧洲 东部——以俄语为主;西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非洲 北部——以阿拉伯语为主;南部——以英语为主;中部——以法语为主。大洋洲 英语为主北美洲 英语、西班牙语为主南美洲 西班牙语为主五、世界三大宗教1.三大宗教概况:宗教种类 主要宗教活动 主要宗教文化景观基督教 周末教堂做礼拜 教堂伊斯兰教 每日做礼拜,重要活动在清真寺举行 清真寺佛教 重要节日云寺庙拜佛 寺庙、佛塔2.三大宗教的分布:基督教主要分布在 欧洲、大洋洲、南北美洲 ;伊斯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六、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影响实例1.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语言是英语,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每逢周末云教堂做礼拜,重要宗教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等。2.阿拉伯多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3.泰国人多信仰佛教。在重要的节日,他们会去寺庙拜佛。1.重要海峡(是海上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海峡名称 地理位置 沟通的海洋马六甲海峡 位于东南亚 太平洋——印度洋德雷克海峡 位于南美洲、南极洲之间 太平洋——大西洋麦哲伦海峡 位于南美洲南端 太平洋——大西洋白令海峡 位于亚洲、北美洲之间 太平洋——北冰洋直布罗陀海峡 位于欧洲、非洲之间 地中海——大西洋霍尔木兹海峡 位于阿拉伯半岛、伊朗之间 波斯湾——印度洋曼德海峡 位于亚洲、非洲之间 红海——印度洋2.自然环境的概述(1)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的着眼点: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2)自然环境的构成: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川、气候、河流、动植物……构成人类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地形、气候、河湖。(3)自然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是生活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3.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于另一地点的重直距离。绝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主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4.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1)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2)纬度位置越高的地区,光照越弱,人的肤色也就越浅【例1】5月26日,中国与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恢复外交关系。读图可知,该国人种主要属于( )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考点】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解答】解:读图可得,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中部,该地区主要属于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例2】读图,回答第(1)—(2)题。30。N附近的河流分布图(1)当河流①下游因降水导致河水暴涨时,其他三条河流的水量变化情况是( )A.河流②水量减少 B.河流③④水量减少C.河流④水量暴涨 D.河流②④水量不变(2)对四条河流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①注入波斯湾,该区域有“世界的石油宝库”之称B.河流②位于非洲,注入地中海,当地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C.河流③是当地的运输大动脉,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小D.河流④流经的平原地区以机械耕作为主,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答案】(1)B (2)D【考点】母亲河——长江黄河,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河流与湖泊对人类累生产、生活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河水暴涨说明此时是冬季。②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所以季节对河流水流量没有什么影响;③长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密西西比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冬季河流水流量较夏季减少,所以正确答案是B。故选择B。(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河流的有关知识。①是尼罗河,注入地中海,被誉为“世界的石油宝库”的是西亚,所以A错误;②是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最后注入波斯湾,所以B错误;③是长江,长江下游入口众多,所以C错误;④为密西西比河,美国中部大平原以机械耕作为主,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所以D正确。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河流概况的识记。【例3】材料一: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拉山,在中国境内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出境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入海。——百度百科材料二:材料三:“澜沧江—湄公河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与会国家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六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以及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共同挑战。会议同意澜湄合作包括三大支柱,即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新华社2016年3月23日消息(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 ① (地形区)流向为② 。胡志明市为湄公河流域典型城市,请根据图9描述湄公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情况为③ 。湄公河五国居民多信奉④ (宗教)。B处的海域是⑤ 。(2)请根据图8、图9,结合湄公河流域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地区的生产特点。【答案】(1)①青藏高原 ②流向:自北向南。(或西北——东南)。③流量: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小。(或5—10月水量大,11月—次年4月水量小)④佛教 ⑤南海 (2)自然条件:该地区地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高南低,南部地区平原多,土壤肥沃;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从地形、气候、河流任意两个角度描述即可,)。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考点】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解析】(1)地形区不同于地形,是地形单元;从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就可知道其流向是自北向南;从图9可知,湄公河流经热带季风地区,下雨降水很多,因此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小;根据世界宗教分布图可知当地居民信奉佛教;从世界政区图可是B处是南海。(2)描述自然环境,应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描述,自然环境深刻地影响人文环境,当地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考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图8:亚洲部分区域图1第一讲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达标检测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关于下图四个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③大洲濒临三大洋C.赤道穿过④大洲的中部D.四个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是③①②④2.读图(斜线部分为海洋),作为亚欧两洲分界线的海峡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世界局部区域圈,回答3—4题。( http: / / www.21cnjy.com / )3.图中①②③④为世界著名海峡或运河,其中位于东半球的共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4.图中甲为阿拉伯半岛,这里的居民主要为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棕色人种5.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图中①与②来那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6.下列大洲中,被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7.关于“一带一路”所经过的大洲和大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线路经过了亚洲、非洲和欧洲②线路经过了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③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最远到达非洲④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欧洲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③8.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马六甲海峡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过阿拉伯半岛时,看到大量的沙漠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强降水二、非选择题(共60分)9.(16分)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问题。(1)亚洲人口最多的是 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是 人种。(2)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 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分布的是 人种。(3)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主要是 人种和是 人种。(4)在人类发展早期,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而黄种人则多分布在 洲。目前,世界人种的分布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 所致。10.(1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3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欢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访华,其间两国签署了金额约650亿美元的备忘录和意向书.材料二: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材料三:(1)习主席和萨勒曼国王的随身实时翻译必须精通汉语和(语言) 语 (2)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广州,一般需要经过(海峡) 。(3)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 地区 和 地区.(4)沙特阿拉伯地处(半岛) 半岛 干旱,下列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目前实用性不强的是A.海水淡化 B.选择耐旱农作物C.从南极地区输入冰川 D.发展喷灌、滴灌技术(5)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11.(14分)读水半球与陆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洲:①是 洲,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A是 洋,此大洋形状略呈“ ”形。(2)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 。(填数字序号)(3)④与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A.乌拉尔河 B.大高加索山脉 C.巴拿马运河 D.乌拉尔山脉12.(12分)读“地中海沿岸地区”图,完成各小题。(1) 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人酷爱足球运动,但每年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夏季都要休赛,请从气候方面分析其原因。(2)A地区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 语 ,信奉 教。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 湾及其沿岸。(3)A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它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4)大洲C西部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讲 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考纲分析+知识回顾+知识迁移+典例精讲 ) 教师版.doc 第一讲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 达标检测 (教师版).doc 第一讲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 (考纲分析+知识回顾+知识迁移+典例精讲 ) 学生版.doc 第一讲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一)(1、3考点)达标检测 (学生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