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案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题 在社会中成长预习导航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社会对人的重要性:(1)人的成长是不断 的过程。(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和 。2.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 转化为 的过程。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常见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常见的亲社会行为有 、 、 、 等。2. 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 ,塑造健康的 ,形成正确的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2)我们只有主动 社会,积极 社会,倾力 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 和 中养成。我们要主动 ,关注 ,积极投身于 。(2)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 , 社会, 社会, 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 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离不开( )①父母的抚育 ②同伴的帮助 ③老师的教诲 ④社会的关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D.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作出各种牺牲3. 下列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个人与社会没有任何联系B.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的C. 个人力量微不足道,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D. 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无法独立存在4. 在大连开往上海的T131列车上,一名年轻女子突发精神性疾病,当众脱下衣裤。正当车上司乘人员忙着安抚病人情绪时,约10多名男性乘客不顾女病人惊恐尖叫,拿着具有拍照、录像功能的手机围上前去拍摄。下面对这些拍摄者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 这是关注社会,关注身边小事的表现 B. 这是具有高雅生活情趣、兴趣和爱好的表现C. 这是冷漠、自私、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 D. 这是关爱他人的亲社会行为5.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下面反映社会生活美好的情景是 ( )①去边远地区支教 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③随手乱扔垃圾 ④搀扶盲人过马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 2018年3月1日晚上,“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央视一套播出,浙江省已故乡村医生“兰小草”王珏获“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殊荣。 从2002年开始,温州就有人以“兰小草”的名义连续15年向社会捐助善款,这位神秘捐款人曾许下公益诺言,将默默捐款33年。“兰小草”曾在匿名信中表示:“希望捐给那些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以报答农民‘粒粒皆辛苦’的养育之情……” 15年来,匿名行善的“兰小草”是温州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公益慈善故事激励着温州市民,而他的身份却一直是“温州之谜”。直到2017年10月20日晚,48岁的王珏因晚期肝癌离世,人们才知道,追寻十五年的“兰小草”就是洞头区的乡村医生王珏。(1)“兰小草”王珏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 课外提高一、单项选择1. 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同学甲说:“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②同学乙说:“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③同学丙说:“中学生年龄小,参加社会实践会使我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④同学丁说:“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适合的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 某中学向学生发出倡议:关爱社会,参与社会。因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以下重要意义( )①社会是本“无字书”,只有多读,才会体会生活的美好 ②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就要积极参与社会 ③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才能学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必需的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 ④一个人不去积极适应社会,终将被社会抛弃选项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同学们踊跃为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②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③李阳同学把刚买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传阅④李真的好朋友被王亮欺负了,他挺身而出,把王亮揍了一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 据某研究机构调查:“59.83%的大学生在暑期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大学生过于“宅化”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 ( )A.大学生是社会精英,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社会课堂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只有走向社会,才能获得成功5. 2018年7月31日,来自安徽省阜阳市某中学七年级的800名师生,来到曲阜三孔景区参加研学活动,体验传统文化。对于研学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②研学活动就是变相的旅游,毫无价值③研学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④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6. 2018年2月14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聊城成功入选。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力争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作为聊城市民中的一员,你准备怎样参与到我市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当中来?答案预习导航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1)社会化 (2)社会 物资支持 精神滋养 2.社会人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谦让 分享 帮助他人 关心社会发展 2.(1)行为习惯 人格 价值观念 接纳和认可 (2)关心 融入 奉献 人生价值 3.(1)人际交往 社会实践 了解 社会发展变化 社会实践(2)生活态度 关注 了解 服务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A 2.B 3.D 4.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拍摄者不关心患病女子,是冷漠自私和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故答案为C。5.B【解析】①去边远地区支教是是亲社会的行为,让山区的孩子们感受外界的爱心②主动让座是孝亲敬老的良好品德,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③乱扔垃圾破坏社会环境,是社会丑恶的一面 ④主动帮助弱势群体也是体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故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6.(1)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课外提高一、单项选择1.B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选项①②③从正面介绍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选项④则从反面告诉我们不参与社会生活的后果,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3.A 【解析】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通过列举的几种行为来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含义的理解。其中④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更不是一种亲社会行为。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化的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宅化”容易导致脱离社会,无法适应社会关系,因此C正确;A、B、D表述均存在夸大化,是错误的。5.C 【解析】本题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①③④分析正确;②是对研学活动的一种误解,观点错误。二、非选择题6. ①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从自身做起,告别生活陋习,养成重礼仪、讲文明、守公德的良好习惯。②积极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城工作当中来。③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勇于制止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积极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等等。⑤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向政府提出创城的合理化建议等等。【解析】本题通过社会热点考查学生如何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学生的答案只要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