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资源简介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 学??? 内??? 容 章节课时安排 周课时安排 备注
预 备 8.25~8.31 开学报到 制定计划
1 9.1~9.3 1.1 正数与负数 2课时 2
2 9.4~9.10 ?1.2 有理数 5课时 5
3 9.11~9.17 1.3? 有理数加减法 4课时 4
4 9.18~9.24 1.4 有理数乘除法 1.5 有理数乘方 4课时 1课时 5 中秋节放假
5 9.25~10.1 ?1.5 有理数乘方 数学活动小结与复习 3课时 1课时1课时 5
6 10.2~10.8 小结与复习 1课时 1 国庆放假
7 10.9~10.15 ?? 测试与评析 2.1 整式 2.2 整式加减??????? 3课时 2课时1课时 6 补国庆放假一天
8 10.16~10.22 2.2 整式加减 小结与复习 数学活动1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1课时 1课时1课时 5
9 10.23~10.29 ? 单元试卷评析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 2课时3课时 1课时 5
10 10.30~11.5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5
11 11.6~.11.12 ? 期中考试 期中试卷评析?? 3课时? 2课时 5 期中考试
12 11.13~11.19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 3课时1课时 1课时 5
13 11.20~11.26 ?? 单元测试与评析4.1 几何图形 3课时2课时 5
14 11.27~12.3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3课时 5
15 12.4~12.10 4.3 角 5课时 5
16 12.11~12.17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与试卷评析 1课时 1课时3课时 5
17 12.18~12.24 第1章有理数复习第1章有理数练习 第2章整式加减复习 1课时 2课时2课时 5
18 12.25~12.31 第2章整式加减练习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练习 1课时2课时1课时 5
19 1.1~1.7 第4章图形的初步复习 第4章图形的初步练习期末练习 1课时1课时2课时 4 元旦放假
20 1.8~1.14 期末练习 1课时 1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3)班两班数学教学,其中七年级(2)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5人。七年级(3)班也共有学生25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0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重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2)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 2.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五、具体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教科研设想
合作教学模式------师友互助模式,因为我们农村学校很多大城市里的教学模式根本就不适应我们农村中学,很难跟上大城市的教育理念。我根据他们的模式结合我们农村中学的特点制定了符合我们学校现状一个师友合作教学模式。
7、使用教材及辅导用书
本次教科书是人民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发开发中心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经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2013年审查通过的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七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