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初高中教材整合分层学案八上以礼待人 主备 课型 新 课时1 前置测评: 怎样尊重他人? 导学目标1、 懂得以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2、 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3、 培养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胆量,注意发言时做到举止大方,态度诚恳,语言流畅。4、 学会向同学和社会提出以诚待人的合理倡议。1、 预习新知1、 重难点:文明的作用。如何做文明有礼貌的人。2、 礼貌的主要表现。3、 文明是什么。4、 文明的作用。5、 如何做文明有礼貌的人?二、导入新课 曾经有个小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真人般大小的金人,这下可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使者并不是真心来进贡的,他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中哪个最有价值?如果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小国就继续臣服,否则他们将不再臣服于中国。皇帝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有发现三个金人有什么不同。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复命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吧?最后,有一位退隐的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第一个金人的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金人的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每年都按时向中国进贡表示臣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突出重难点。1、 重难点:文明的作用,如何做文明有礼貌的人。2、 有礼貌的主要表现。3、 文明是什么。4、 文明的作用。5、 如何做文明有礼貌的人。4、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探究一、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的脱帽对其还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却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让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问题一、林肯的做法体现了什么?问题二、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活动二、小组活动: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文明要求,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文明,并想象没有这些文明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5、 展示提升,精讲点拨。6、 总结升华。7、 后置测评A层 练基础1、 在与人交往中,人们应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是()A法律B学习C礼貌D友情2、 礼貌包含下列良好品质1、 尊重2、宽容3、谦让4、与人为善A、1、2 B3、4 C2、3 D 1、2、3、43、以下属于有礼貌的表现有A、 上课时偷偷的看小说B、 与别人侃侃而谈,不时打断别人谈话。C、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D、 今早看见老师没有主动打招呼。 4小杨经常在课堂上脱掉自己的鞋子,周围的同学受到了影响,他的做法A、 自己舒服就好。B很有个性。C、不礼貌的行为。D、大家应相互理解。5、 小明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了,反正听不懂,上课经常看小说,这种行为A、 对的,谁让老师讲那么快。B、 错的,不懂得课堂基本礼貌。C、 对的,没有打扰老师是一种好的行为。D、 错的,应反抗老师的讲课。6、 有人认为:实话实说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不需要智慧和技巧。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参考答案1-5C、D、C、C、B6、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说实话也需要智慧和技巧,有时候话说得太直白,会让人觉得唐突,难听,甚至伤害别人。在不违背诚信原则和法律约束的前提下,在特定的场合,有些不与道德相违背的善意的谎言,能避免出现尴尬,使人际关系更融洽。B层 练提能7、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西方也有礼貌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这表明1、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2、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3、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4、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A、1、2、3、4 B1、2、4 C、1、3、4 D、2、3、48、著名作家歌德说:有一种内在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外表上产生出令人愉快的礼貌。这句话告诉我们。A、礼貌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唯一因素。B、礼貌表现出一个人良好的文化内涵和修养。C、礼貌在文明社会可有可无的。D、一个人只要可爱就可以了,无需其他因素。9、大作家夏衍老人临终前感到身体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及其艰难的说了一句:不是叫,而是请。一个请字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A、举止端庄B、学会倾听C、待人礼貌D、学会妥协。10、培养良好的品德、人格、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就会从内到外表现出来。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 中学生可以佩戴首饰上学。B、 妨碍他人不道歉,无关紧要。C、 说话注意场合,态度诚恳。D、 与他人发生磨擦,大打出手。11、对中学生来说,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要求。参考答案 7-10 A、B、C、C11、举止文明,着装得体,仪表端庄,讲究卫生,心理健康,道德高尚,语言文明,团结同学,爱护公物,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等。C层 练中考12、2017湖北黄石中考,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句话告诉我们A、善于与不同的人交往。B、要与优秀的人做朋友。C、交友时需要坦诚相待。D、对朋友的错误要宽容。13、2018威海中考 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表现为心中有他人,以下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C、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层 练素养材料 吃过晚饭,爸爸看新闻联播时,小华想看动画梦工厂,于是马上抢过遥控器换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门铃响了,爸爸说:小华帮爸爸开门,爸爸忙着呢。小华非常不情愿地去开门,开门一看,原来是爸爸的同事,小华也没说什么,马上跑回去看他的动画片。叔叔送给小华一辆小赛车,小华马上说:这礼物我不喜欢,不用送了。丢下礼物就走了。请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 在以上情景中,你能看出小华哪些地方没有做到以礼待人,正确的作法应是什么?2、 年长者来访,如爸爸不在家,你如何接待客人?参考答案1、 不符合礼仪的要求A、爸爸正在看电视抢过遥控器换频道。B、爸爸要求小华开门,小华很不情愿。C、看见爸爸的同事不打招呼。D、当着客人的面表示对礼物不喜欢,不道谢。E、叔叔走时,不送别。2、 A、把家里打扫干净,收拾整齐。B、及时开门,礼貌称呼对方并问好。B、 请客人就座,送上茶水。D、主动热情地和客人交谈。E、诚恳地留客人吃饭。E、 客人离开时要送至门外,并欢迎再来。高中哲学知识1:矛盾是对立统一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而言之,矛盾是对立统一。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变。在生活中能不能以礼待人能使人际关系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讲文明和没礼貌就是矛盾着的双方。3、 高中文化塑造人生方面的知识,文化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文修养、价值观等的影响,与以礼待人相关联。拓展阅读: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如《礼记》,《大学》,《中庸》,《易学启蒙》等,写出传统文化中以礼待人的读后感。思维火花教师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