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第2站 参与经济活动【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在消费中做到适度、理性、绿色消费;勤俭节约,注重精神消费。(重点)2.了解常见的理财方式,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理财方式。(难点)【自主学习】1.活动:观看视频《大学生裸贷》小组讨论:《大学生裸贷》引发的众多悲剧问题出自哪里? 2.自主阅读课文P45—52页,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你如何看待时下的“月光族”、“负翁”等现象?身边的借卡借钱消费的现象又如何看待? (2)你怎样看待中学生群体过生日大摆生日宴?你觉得他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科学合理的? (3)“绿色消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多的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节约。 要做到绿色消费,我们中学生日常消费活动中应该怎么做?请你提提具体的建议。【合作探究】1.观察漫画“百姓期盼”讨论问题: (1)物价上涨对我们消费提出了什么要求? (2)说说在日常中如何践行绿色消费? (3)我们如何掌握一些理财知识? 除了把我们的钱财用于消费外,还可能用来投资增值。投资的种类很多,有储蓄、保险、债券、股票等。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收益性和风险性是两个重要的因素。2.请你比较下列这四种投资(请用“>”或“<”标示出来)收益性:股票 债券 保险 储蓄风险性:股票 债券 保险 储蓄 ◆结论:【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某些大款,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甚至在修坟墓上比阔斗富,这些消费行为属于( ) A.过度消费,不符合适度消费的原则 B.能赚能花,符合量入为出的原则 C.享受性消费,符合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 D.个人的事情,无论对错,别人不能管2.对这段话:上网用宽带的;电视看数字的;手机用拍照的;出门开节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现代人贪图享受,用东西都用最好的 ②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③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味,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消费过程中要注意环保,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下列属于健康消费观念的是( ) A.崇尚自然,追求健康 B.追求奢侈和时尚 C.过分节俭,一分钱都不花 D.只要流行的,就一定要买4.右边漫画《爷爷与孙子》告诉我们( ) A.人们的消费更具有多样性 B.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 C.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家庭不和谐 D.人类消费行为要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 批准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 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甲乙的对话说明(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6.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正确认识( ) A.否定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不应提倡 B.比较赶时髦,应成为每位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C.青年人这种认识应鼓励,老年人有该认识应批判 D.在预定收入稳定或允许的条件下,应提倡和鼓励7.“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能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这启示我们,在日常 消费中( ) A.不要盲目与人攀比 B.注重精神上的需求 C.学会理财讲求节俭 D.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二、能力提升8.下面是广州市某初中学生李明3月份的消费清单的一部分: 3月1日:学习文具18元;3月10日:购买名牌运动鞋650元;3月14日,为班上贫困同学捐款20元;3月20日与同学上街闲逛花费50元……(1)请你指出李明的哪些消费是合理的?还有哪些是非理性的?(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劝说李明不要高消费。(至少两点)(3)李明的消费帐单中没有一项是用于购买教辅资料或有益于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支出, 对此,你认为李明今后的消费更应该注重什么?第4课 第2站【自主学习】1.答: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做到合理消费,科学理财。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2.(1)合理消费,量入而出;(2)勤俭节约不攀比;(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合作探究】1.(1)答:我们要学会合理消费。消费要有合理计划,从实际需求和消费能力出发。消费中注重提升自己生活品质、知识水平和精神境界,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还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2)答:我们的消费选择应该体现资源和环境意识,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答:树立理财意识,学习理财知识。应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答:四种投资:①收益性:股票>债券>保险>储蓄;②风险性:股票>债券>保险>储蓄;结论:收益越大,风险就越大。【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A 4.D 5.C 6.D 7.B二、能力提升8.答:(1)合理消费:学习文具、为班上贫困同学捐款;非理性消费:购买名牌运动鞋、与同学上街闲逛花费。(2)答案(略)(3)更注重文化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投入和消费,坚持终身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