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工业革命导入新课导入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本课将会告诉你,新的发明创造怎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怎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怎样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indusrtial revolution 一场在18世纪早期至19世纪上半叶,最先在英国棉纺织业兴起的,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变革。欧洲的家庭纺纱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工业革命首先爆发英国的原因①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 市场的扩大;③ 商品的需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殖民活动原料产地、资金、海外市场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手工工场的发展技术支持政治保障工业革命的原因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3.必要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料广阔的市场殖民掠夺圈地运动本国+殖民地海外殖民地新课探究欧洲的旧式纺车欧洲的旧式织布机旧式纺车 棉花最早在印度种植,14世纪传到了佛兰德斯,16世纪末,棉纺织业传到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18世纪早期英国棉纺织业飞梭 通过脚踏、手推、抛梭一系列动作,将棉线纺织成布。传统农业“男耕女织”,每昼夜能纺2斤纱。1733年,纺织师约翰·凯伊(John Kay 1704~1764)发明飞梭代替抛梭,借助于一条特制的绳索带动织梭,织工拉动绳索使其来回飞越梭道。是一种半自动的织布机,与原来手掷梭子方法相比较,效率提高一倍,布面也比原来的宽。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使棉纱供不应求。1760年其子罗伯特·凯伊进一步改进制成自动飞梭。脚踏纺织机发明者:约翰?凯伊(机械师)飞梭(1733年取得专利)“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 1710~1778)因偶然受到妻子的纺车翻倒在地的启发,约在1765年发明手摇纺纱机,并用女儿的名字珍妮称呼这架机器。“珍妮纺纱机”在纺纱珍妮纺纱机在纺纱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英国钟表匠阿克莱发明的水力纺纱机。这种水力纺纱机有四对卷轴,以水力作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较粗。此后不久,英国第一家用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便出现了。水力纺纱机阿克莱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克隆普顿(1753~1827)于1779年发明的骡机(缪尔纺纱机)。这种骡机集中了水力纺纱机坚实和珍妮纺纱机纱细的优点(似骡兼具马与驴的优点一样,故定名为骡机(或按英语mule[骡]译为“缪尔机”),它可以推动300个纱绽,纺出细致而又牢固的纱线。后不断改进,到1800年,骡机能同时纺400个纱锭。“骡机”特点:效率提高40倍特点:粗而结实1785年阿克莱特(钟表匠)水力织纱机1768年阿克莱特(钟表匠)水力织纱机1799年克隆普顿骡机(纺纱)特点:细而结实 时间(18世纪)发 明动 力 特 点1764年1769年1779年1785年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 机水力织布机人 力水 力水 力水 力细而易断粗而结实细而结实效率提高40倍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现,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棉纺厂工业革命时代的纺织厂 后来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把织布的速度提高了数十倍。纺织机器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机。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W),这是以由对蒸汽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英国科学家詹姆斯·瓦特的名字命名。瓦特万能蒸汽机工作原理示意图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9年——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影响:①使生产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推 动工厂在各地建立;②将人类社会推进到蒸汽时代。(联动式蒸汽机)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动力蒸汽时代手工工场大工厂蒸汽机的改良蒸汽机的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使用瓦特双动式蒸汽机从矿井中提煤 其他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蒸汽机被广泛的应用在纺织业,现代意义的工厂出现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厂里是一排排用蒸汽机作动力的纺织机器、一群群分工明确的工人、一匹匹花色众多的棉布……冶金、采矿等部门也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使用瓦特联动式蒸汽机从矿井中提煤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解放了人的双手)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标志性成就新能源:煤炭核心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 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日本奥地利工业革命之完成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持续约百年,后来革命扩展到欧洲、北美。法、美、德等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机械工业时代。“蒸汽时代”乔治·史蒂芬孙George Stephenson1781.7.9~1848.8.12出生在英国诺森伯兰“火车之父”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在行驶煤炭作燃料蒸汽作动力“铁路时代”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早期的蒸汽机车②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号”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蒸汽火车施工中的英国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1831年)1.主要原因: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时间: 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 3行业;英国的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 4含义;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技术革命 。 5:工业革命进程。 (1)序幕;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1764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3)动力和核心;1784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研制万能蒸汽机成功,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火车发明;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旅行者”号。1825年英国正式建成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铁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出现兴建铁路网络的热潮。19世纪50至70年代被称作“铁路时代”。 (5)完成; 19世纪30至40世纪年代英国机器制造业诞生。标志工业革命完成。 (6)发展; 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7)扩展; 到19世纪50至70年代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18世纪末英国工厂场景工厂制度确立你知道吗?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中陈列的机器。学习活动参观现代工厂感受工业文明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总成装配线1855年,谢菲尔德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革命的影响6结果 ;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1)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 (2) 特点; 雇佣劳动,集中生产。有一定的规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统一管理。劳动分工细密,流程固定,有序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机械化生产。 (3) 意义; 最大限度地使机器发挥生产效能,充分激发工人的劳动潜能,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4) 问题; 工人生产生活状况恶劣、雇佣童工现象泛滥问题突出。 7工业革命的意义、影响; (1) 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 社会革命;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以工厂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的兴起。 (3) 全球化; 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欧美列强加强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机器生产18世纪开始改良蒸汽机 工 厂手工工场纺织采矿冶金运输业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 业 革 命 的 历 程课堂小结18世纪——19世纪上半期机器的应用解决动力问题解决运输问题从棉纺织业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时 间主要成就开始标志学习测评1.英国工业革命中,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 A.飞梭 B.水力纺纱机 C.珍妮纺纱机 D.骡机2.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是在( )。 A.18世纪60年代 B.18世纪末 C.19世纪上半叶 D.19世纪末3.一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飞梭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火车的发明4.工业革命使手工生产被大机器生产所代替,就你的认识谈谈工业革命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答: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生活的变化:人们可以拥有更多、更精美的服饰,人们可以用机器制造机器,拥有更为简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工业革命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提供了条件,带来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贫困和灾难。CCB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请回答: 材料一:针对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社会变化,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二:英国在近代史上进行了两次著名的“革命”,一次是迎来自己新时代的“革命”,另一次是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新时代的“革命”。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摘自《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中的“变革”指英国发生什么重大事件?(2)概述这场“变革”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3)材料二中的两次“革命”分别是指什么?开始时间?结果如何?(3)根据材料三简要评价这场“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市场的扩大;③商品的需求。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确立君主立宪制。②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成为强大的工业国。①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 了社会生产力;②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 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③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 强大的工业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