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 第23课 电流、电压、电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 第23课 电流、电压、电阻(含答案)

资源简介

系统复习 第23课 电流、电压、电阻
一、知识梳理
二、查漏补缺,自我检测
1.某同学用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时,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泡时亮时暗,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可能的原因是( )
A.导线开路 B.开关短路 C.电流表损坏 D.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2.用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两个电流表、两个灯泡,组成了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电流表A1能正确测灯L1的电流的是( )
3.如图所示,a表、b表接法正确,由图可知( )
A. 此为串联电路,且a、b都是电流表
B. a测量通过L1的电流,b测量通过L2电流
C. a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b测量通过L1的电流
D. a 测通过L1的电流,b测干路电流
4.为了验证玻璃在加热烧红时也能导电,同学们利用白炽灯、灯丝已断的灯泡玻璃芯、酒精灯、插头、导线若干,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 )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测量的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2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7.★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1.2V B.6V,1.2V C.1.2V,6V D.1.2V,4.8V
8.如图,灯泡L1比L2亮,电压表V2示数为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示数为6V B.V1示数大于6V C.V示数小于6V D.V示数大于6V
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 不变,开关K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B.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C.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D.电压表的读数减小
10.[2018·嘉兴·4]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若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
A.M接A,N接D
B.M接B,N接C
C.M接A,N接B
D.M接C,N接D
11.[2017·嘉兴·10]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不变)( )
A1示数变大 ?
B.A1示数变小
?C.A?示数变大?
D.A?示数变小?
12.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A和0.16A,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缘故
B.灯泡L1和L2的电阻不同
C.导线有电阻
D.灯泡L1和L2在电路中的位置
13.如图所示电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S,通过L1的电流比L2大
B.断开S,通过L1与L2的电流一样大
C.闭合S,L1和L2都会亮
D.闭合S, L2会更亮
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是( )
A.灯L1开路 B.灯L2开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1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电路故障,小明做了以下操作:将一根导线两端分别接到a、b两点,发现灯L1亮,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将这根导线两端分别接到b、c两点,发现两灯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短路
C.电流表断路 D.灯L2断路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在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由此可以判断( )
A.灯L1短路 B.灯L1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1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盏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L1处短路 B.灯泡L2处短路
C.灯泡L1处断路 D.灯泡L2处断路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1或L2中有一个发生了短路故障,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电压表无示数,灯泡L1不发光
B.电压表有示数,灯泡L2不发光
C.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如何变化? 。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
化? 。泡的亮暗如何变化? 。电压表测的是哪部分电路
的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
20.如图所示的电路,灯L1和L2是 联,如果电源电压是3V,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电压表的示数是1.4V,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是 V;一段时间后,两灯同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导致这种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21.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观察两灯发光情况;
②分别用电压表测灯L1、L2和电源两端电压,并将读数记录在表内。
请你在答题卷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测出电源电压。
【得出结论】比较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反思交流】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甲: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压值;
方案乙: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各电压值;
方案丙:增加电池节数,测出各电压值。
以上三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22.甲为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位置
A
B
C
电流(A)
0.18
0.18
0.36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 处(选填“A”、“B”或“C”)。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在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
(3)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上表。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写出一条)。
23.为了探究“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
(1)在本实验中电阻R0的作用是 。
(2)小明检查电路后认为电路设计存在问题,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相同,无法判断其电阻变化。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 。
(3)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对铅笔芯进行加热,每隔10秒记录一次电流值,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流/A
0.16
0.19
0.21
0.22
由此可以得出: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
2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取两根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a、b,连接成如图甲的实验电路,O、M分别为金属丝a、b的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为I=1.25A。电压表示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下表:
x/mm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U/V
4.50
5.00
5.50
6.00

6.75
7.00
7.25
7.50
7.75
(1)当OP=1000 mm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请在表格空格处填上此时的U值。
(2)请在图丙的坐标中绘出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线。
(3)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 ,② 。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B
6.B
7.A
8.A
9.A
10.A
11.C
12.A
13.B
14.B
15.D
16.D
17.A
18.C
19.变小;变大;变亮;测R的电压;变小。
20.串联;1.4V;L1断路。
21.
方案甲
22.
(1)C???
(2)电流表“+”“-”接线柱接反
(3)用同一规格的灯泡或只测量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果写成应该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或应该测量多组数据也给分)23.
(1)保护电路
(2)不正确,电路中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0不变。若电流变大,则总电阻变小,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小/若电流变小,则总电阻变大,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大/铅笔芯R铅=U/(I-R0),当U与R0不变时,I增大,R铅减小,反之I减小,R铅增大)
(3)减小
24.(1)6.50
(2)如图

(3)①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②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