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三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习导航单
学习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作用、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难点: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导学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 国家认同 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重要性。 2、明确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原因,做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包含的内容,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做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内容及过程: 一、自主预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①、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____________,用自己的______________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内容:独具特色的____________,浩如烟海的____________,名扬世界的____________,异彩纷呈的____________,等等。 ③、特点:____________、博大精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____________和社会主义____________,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__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___________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___________。 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____________为指导,坚守____________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____________,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____________,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____________,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____________、更持久的力量。 6、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① - ②) ①、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____________,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_,来自于实现____________的光明前景。 ②、文化的优秀、____________、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____________,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7、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____________、文化安全和____________的传承发展。 8、怎样增强文化自信?(① - ③) ①、既要___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___________; ②、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___________,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还要___________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___________中丰富发展。 (二)美德万年长 1、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A - B) A、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___________,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___________、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___________。 B、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价值观念、___________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___________,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___________。 2、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①、特点:内涵丰富,___________。 ②、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___________,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___________,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___________,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___________,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___________,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___________,等等。 3、青少年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① - ②) ①、推进社会公德、___________、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___________; ②、倡导向上向善、___________、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精诚合作、共同成长!) 考点一:中华文化根 材料一: 2017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揭开神秘面纱。“冬梦”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 她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会徽设计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设计展现了汉字的动感和力度,全面地幻化成一个冲向胜利的运动员。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问题探究】: (1)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巧妙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设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何重要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什么是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4)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考点二:美德万年长 八旬离退休教师赵明贤省吃俭用却捐出毕生积蓄助学;95后英雄大学生吴宏宇用生命谱写见义勇为的赞歌;电力员工邵孜辉28载潜心钻研,工匠精神成就创新团队;好战友姚惠涛信守“生死约定”,31年寻得烈士双亲尽孝心;乡村教师李卫兵每天背着妻子去上课……好人就在身边,善举就在眼前。他们以凡人善举,诠释了真善美,传递了正能量。 【问题探究】: (1)这些身边好人身上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 (2)列举两个历史故事,并概况故事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3)请谈谈你对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认识的? 三、课堂练习:(细心作答、能力提升!) 1、春节期间,微信“抢红包”的游戏,成为一种新的春节活动元素的特殊时尚,让亲情插上了互联网飞翔的翅膀。张小龙率领团队打造的这一世界级的科技产品,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从中我们感受到( ) A.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B.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C.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D.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 2、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的《经典中国艺术史》序言中写到:“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绵延不绝,在世界上保持着独特的地位。”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是因为( ) A、只有中国才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 B、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曾经是世界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C、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D、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当代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对内的感召力、凝聚力。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③.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年过八旬的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却累计捐款37000多元,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传统美德的角度,他感动我们的是(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D、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四、作业布置: 阅读中华经典,养天地浩然正气,对当代青少年成长十分必要。请你认真阅读中华经典之作,然后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并说明你推荐的理由。 【微拓展】 1、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提示】: 弘扬本民族文化要批判地继承,以“扬弃”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 学习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将弘扬传统文化和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相结合。 全盘吸收传统文化、否定外来文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微点拨】 2、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点拨】: 文化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 中华文化虽然对人类的进步和 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附: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导航单答案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58—66)

合作探究:

考点一: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答案: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重要性。

答案:①、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②、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自信的含义和来源。

答案:①、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和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考点二:

【解析】根据材料找出好人身上体现的传统美德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提炼。

答案: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

【解析】例举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

答案: 苏武牧羊——爱国精神 (公元前100 年,中郎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被囚禁。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誓死不屈。匈奴又采取各种手段,迫苏武就范未成,将苏武流放至荒无人烟的北海牧羊。身陷绝境的苏武以草根野鼠为食,面对南天,怀念祖国,强烈的爱国信念,使他顽强地与困境抗争。公元前81 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朝。苏武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徙木为信 ——诚实守信 (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当时也把铜被叫做金,一金代表一斤铜,当时铜的价值很高),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负荆请罪 ——宽容大度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解析】可从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如何弘扬两方面回答。

【重要性】 ①、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
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所在。


【做法】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课堂练习:


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认识。题干材料中微信、世界级的科技产品等关键信息说明C符合题意;故选C。

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D项正确;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识。材料中“仅靠磨刀为生,却累计捐款37000多元”体现了吴锦泉老人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故C项正确,ABD三项未体现。故选C。




四、作业布置:(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