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推动社会进步(一)共享发展成果【教学目标】1.感悟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分配、保险等经济现象,增强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3.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4.知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为什么要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如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教学难点】党和政府是如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学情分析】由于初中生对社会生活不够关注,社会经验欠缺,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对分配、保险等经济现象比较陌生,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由近及远,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身边事例感悟党和国家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方针和政策。【自主学习】1.为什么要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是如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3.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有何意义? 4.简述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第一课时 共享发展成果 【导入新课】播放放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示六组东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生活、学习条件的图片资料,请间学们结合歌词和图片资料谈谈自已的感受。(学生结合自身观察,交流发言。) 教师导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存在着居民贫富差距问题,这也是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的问题。今开这堂课主要学习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中感悟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共同富裕发展方向,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板书课题:共享发展成果。并呈现学习目标。)【讲授新课】一、坚持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生活观察: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告中再次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请问学们观看习近平作报告的视频片段(播放视频)。请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教材和视频资料,说一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2)结合教材和视频资料以及你平时所了解的,简要说说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为实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教师分析: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多年来我们觉和国家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实施区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群众自主创业等等,都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措施。本课主要学习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二、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看书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62-63页的内容,梳理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 问题探究1:在某国有企业的同一车间工作的三位职工,小李是初级工,在工作过程中总是受伤而请假,月工资2000元;老王是高级技工,工作的熟练度高,完成质量商,工资自然高,月工资达6000元;小张是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收入还不错,月工资4500元。 想一想:他们的工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决定他们工资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发言交流。) 教师归纳: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他们的工资收入就是劳动者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他们工资收入的差距,主要是由他们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所决定的。 问题探究2:下班后三人来到餐馆小聚。 小李说:“最近我父亲开了个小商店,收入比我的工资还高。”老王说:“我利用双体日为一家私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获得一份劳务报酬。” 小张说:“我买了一只股票,一年来获得了2万多元收入。” 以小组为单位研讨:(1)上述三种收入都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所得?分别是按怎样的分配获得的收入?(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教师分析: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实现这一分配制度,使人们的收入来源和致富渠道不断扩大,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激发人们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生活观察: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调:要使“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之同的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得到有就援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议一议:(1)如何理解“橄榄型”分配结构?(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提示:这里的分配结构,是指全社会低、中、高收入居民的比例。我国控制高收入者在全社会居民中的比重,缩小低收入者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增长消费、促进生产,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看书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65-66页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材料,梳理关于我国杜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 说一说:(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哪些方面构成?(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何区别?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有何区别?问题探究: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全覆盖,2016年全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8.9亿人,国家连续第十一年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2016年又比上年提高65%左右。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全面建成,2016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5亿人,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5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479.9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4576.5万人,2016年全国平均农村低保标准达到了3611元/人·年,比上年增长了17.8%。 请思考:(1)最低生活保障是属于社会保险还是社会救济?为什么?(2)把基本医疗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有何重要意义?(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思考,分析说明:为什么说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教师归纳: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通过国家财政支持,保证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保证广大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才能使各项改革措施顺利推进、卓有实效,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凝心聚力,加快社会生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以说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生活观察:观看视频“+出获得感,江苏拉出2016年民生清单”。想一想:(1)这张“民生清单”说明了什么?(2)如何理解共享发展理念?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教学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发展中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完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又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跨上新台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