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第二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第二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学习目标】
1.知道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途径,增强关心社会和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重点)
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文P6—8页完成下列填空:
1.人的成长是不断 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
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
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 。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
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 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
和 。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
社会,养成 。
4.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 ,塑造健康的 ,形成正确的 ,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
【合作探究】
材料:文明始于足下,美德就在身边,兰州好人墙成为兰州的一张新名片,“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共建美好家园。55岁人刘淑兰每天义务打扫公厕,20年如一日;拥有罕见的RH阴性血的“熊猫姑娘”周晓娟坚持献血12年,无偿献血4000毫升,比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液还多……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感动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至少写2例)
(3)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融入社会,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因为( )
A.我们离不开社会的照料 B.融入社会生活可以获得精神滋养
C.社会生活是一片阳光坦途 D.在社会中可以学会一技之长
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
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D.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做出各种牺牲
3.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每个人都必须依靠他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而生存。因此,我们应有( )
A.亲社会意识 B.良好的行为习惯 C.终身学习的意识 D.热爱祖国的精神
4.据调查,目前有些学校将中央电视台“午间半小时”新闻节目加以剪辑后让学生收看;节
假日有些道德与法治老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看报纸等途径,搜集一些国内外时事新闻,
并要求学生尝试用教材知识对其进行解读。这样做有助于青少年( )
①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②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③展示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和社会的爱心 ④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如右图漫画《现代新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寓意主要是( )
A.关心时事,了解社会
B.亲近社会,不做“看客”
C.明辨是非,遵纪守法
D.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社会责任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提
醒我们( )
A.要关心国事,以天下事为己任 B.只需要好好读书
C.关注社会的习惯会影响到学习 D.要天天看报、看电视
二、能力提升
1.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
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下列观点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个人不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C.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无关 D.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B.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
C.爱护公共环境 D.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3.2017年暑假,某中学组织了以“低碳生活进万家,节能环保我参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动,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因为
( )
①社会是本“无字书”,只有多读,才会体会生活的美好
②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才能学到现代社会生活必需的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的行为的是( )
①谦让、分享 ②看见盲人过马路赶紧上前去搀扶 ③政府在网上征集棚户改造方案时积
极建言献策 ④公交车上遇到小偷偷别人手机时将头转向一边装着未看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
为的是( )
A.小明放假只喜欢宅在家里玩游戏
B.小李把刚买的学习资料藏起来,不愿意借给同学用
C.同学们踊跃为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
D.小智的同学被欺负了,他挺身而出,把对方揍了一顿
6.某中学的几位学生发现校园周边乱设摊点,环境非常差,就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告知详情,
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对此事看法正确的是( )
A.几位中学生多管闲事 B.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只是将来的事
C.初中生的任务只是学习 D.几位中学生关心社会,是亲社会行为
7.“你跋涉了很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
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这是“感动中国”
对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的颁奖词,支月英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学会吃很多苦 ②有意义的生活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
③亲社会要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④主动关心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社会化,社会成员。
2.生存和发展,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亲社会行为。
4.行为习惯,人格,价值观念,接纳与认可。
【合作探究】
答:(1)要积极公益活动。(2)如:募捐活动、美化校园的公益活动、乐于助人的活动、废旧物品回收活动等。
(3)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B B A D B A
二、能力提升:C D A A C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