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学习目标】1.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 正能量的方法。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重点)2.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难点)【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文P17—20页完成下列填空:1.今天,互联网已成为我们重要的 和 。我们要提高 ,积极利用 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 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 ”;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 。3.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 、遵守 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 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4.我们要在网上传播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 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合作探究】材料: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它的开放性,也使得网络虚拟的世界比现实社会更容易出现无序。这些年,网络平台上不时出现的淫秽色情、网络诈骗、造言诽谤、网络水军,不仅扰乱了网络秩序,也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干扰。在5.38亿网民、10亿多手机用户组成的巨大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虚拟空间的“现实规则”,推动网络文明健康发展成为网民的共识和心声。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应该增强哪些能力?(2)为抑制网络“负效应”、释放“正能量”请你提几点建议。【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保护自己就要 ( ) ①不相信网络,也不相信现实生活 ②提高自己的辩别觉察能力 ③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④提高自己的电脑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前些日子,一段“晋江生产塑料紫菜”的视频热传,引起网民的恐慌,导致生产者蒙受巨 大经济损失。对此,北京市食药监局大范围随机抽样调查,但均未发现用塑料薄膜制造紫 菜的现象。此事告诉我们( ) A.网络上的信息不可信 B.网民应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C.生产者只能自认倒霉 D.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必将受到刑事处罚3.右图中网络谣言制造者的行为( ) A.错误的,上网时没有遵守道德和法律 B.说明他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C.无可指责,因为网络是自由的空间 D.值得学习,善于利用网络解决现实问题4.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下列 属于违背法律准则的有( ) ①进行网络诈骗 ②18岁的德国学生制造“震荡波”病毒致使网络瘫痪 ③隐瞒个人真实信息进行网络聊天 ④在网上公开对有矛盾的同学进行侮辱、诽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2017年3月27日,“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湖北好网民”主题活动暨首届工会新媒体论 坛在武汉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劳模”杨祉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藕长洪、 “荆楚工匠”邹志平等代表发出倡议: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 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能力提升1.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遵守规则,做到健康、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健康、文明 上网的有( ) ①小王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忽然自动弹出一个黄色网页,小谭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小云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网络是一片“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美妙境地。在这个环境中, 文明可以( ) A.尽情地宣泄心中的不快,用各种方法使自己心情舒畅 B.将自己的网络技术发挥到极致,实现隐形人的梦想 C.尽情尝试网络中的各种新鲜刺激的游戏,挑战自我极限 D.超越时空地享受网络资源,传播网络文明,争做合格网民3.智明经不住网络不良信息以及网络游戏的诱惑,导致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我们怎样做才 不会重蹈他的覆辙( ) ①要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俘虏 ②不浏览、不传播不健康的网络信息 ③不玩充斥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 ④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追求美好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打开“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各种信息应有尽有、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对此,我 们青少年应该( ) ①明辨是非,理性对待各种信息 ②将各种信息积极转发与大家分享 ③文明上网,不跟风、不盲从 ④加大对传播不良信息者的打击力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5.据调查,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经常进网吧 的占93%,沉溺网络的占85%。这说明( )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该拒绝上网 B.网络世界很精彩,沉溺其中在所难免 C.互联网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D.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6.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②可以适当浏览不良信息,影响不大③不健康的 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生活,污染精神世界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更多的民 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 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 ) A.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 B.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 C.创造多种条件,畅通表达渠道 D.完善监督机制,提高道德素质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学习和交往平台,媒介素养。2. “信息节食”,不良信息。3.道德、法律。4.正能量,网络文化。【合作探究】答:(1)①辨别和筛选网络信息的能力(明辨是非能力);②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③要提高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等等。(2)①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健全互联网法律体系,实行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②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执法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惩处网络中的违法犯罪行为;③网络经营者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诚信经营网络,不得利用网络侵犯他人权益和破坏社会秩序;④发现网络违法行为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等等。【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B B A C A二、能力提升:B D B C D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