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第二课时 遵守规则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第二课时 遵守规则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二课时 遵守规则
【学习目标】
1.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
规则。(重点)
2.树立遵守规则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
念。(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文P26—31页完成下列填空: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 、 、 等社
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
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 。
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和 。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 规则,将规则作为自
己行动的 。将规则 、 。
4.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 做起,自觉 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
的前提下, 、 、 他人遵守规则。
5.我们要积极 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使之更加符合 和 的
要求。
【合作探究】
探究一:2017年3月22日上午8点半左右,渡阳县三实小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事故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踩踏事件发生后,杨某通过微信群散布谣言称:“红旗路三实小,有谁家孩子在那上学了没有,学校厕所歪了砸住孩子了,谁家孩子在那上学,家长去看看吧”。该信息发布后,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严重扰乱公共秩序。3月23日,渡阳县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对杨某予以行政构留九天,并处罚款伍佰元。
佳佳认为:杨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不应受到处罚。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二:中学生小赵和小王在暑假中结伴游览长城,当他们登上八达岭长城时,心情十分激动,小王掏出刀子准备在城砖上刻字留念。小赵发现后马上制止他,小赵指着雄伟的长城对小王说:“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如果每个游览的人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长城很快就被污损了。”小王一听,知道自己错了,他不仅没有动手刻字,还在游览时劝说别的游客要保护长城。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汽车站、火车站我们经常可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提醒语。每个旅客都应
自觉遵守这些规定是因为( )
A.社会秩序限制人们的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习惯和信念
C.我国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D.遵守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2.走在路上,需遵守规则;影剧院里,需遵守规则;游乐场所,需遵守规则-----社会公共
生活充满了规则。面对充满规则的公共生活,我们需要的态度是( )
A.逃壁、远离 B.积极参与
C.无所谓,与我无关 D.需要时参与,不需要时远离
3.一男子在候车厅大声地打电话,引起周围乘客的不满。面对他人劝说,他说:“打电话是
我的自由,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对此您的认识是(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到规则的约束 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
合法自由和权利 ③自由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 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
与规则不可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公民的行动自由是有前提的,那就是( )
A.放弃权利的同时放弃自己的义务
B.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C.以“利己不损人”为原则,维护自己权益
D.准确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
5.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
样按顺序排列。“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 )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
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有急事要办,可以插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右边漫画启示我们要( )
A.爱护野生动物
B.遵守社会规则
C.学会享受自由
D.参与改进规则
7.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来随着人们对传
统文化的认识,部分城市对烟花爆竹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批发,并规定了燃放烟花爆
竹的区域、时间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部分城市规则意识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城市的管理
B.这样可以杜绝城市居民乱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就好
D.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原有规则不符合实际就应完善调整
二、能力提升
1.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D.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今天,我们享受着列车提速、高铁联网、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优越条件,但文明素质的“考
场”无处不在。能否在内心树立起对规则和公德的敬畏,对公共环境的责任……完全取
决于每个人的自律。自律就是( )
①严于律己 ②不断自我反省 ③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④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通过完善规则体系,形成“通用语言”,进而互联互通、
规范约束、协同发展。下列需要调整和完善的规则是( )
A.原来没有的规则 B.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的规则
C.一部分人感到对启己不公平的规则 D.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规则
4.“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表明( )
A.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B.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D.自由与法律是根本对立的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边界,道德、纪律、法律。不得损害
2.保障,有序运行。
3.他律,自律。敬畏,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自己,遵守;自身安全,提醒、监督、帮助。
5.改进,人民的利益,社会发展。
【合作探究】
1.答:佳佳的看法不对。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杨某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时不能危言耸听,造成社会恐慌。
2.答: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有纪律、有法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D B D B A B D
二、能力提升:C A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