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单元分析本单元作为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其目的在于将学生领进科学之门。“走进科学”既有走进科学课堂的意思,也有走进科学学科的 意思.更有走进这个引起学生无限遐想与探究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意思。由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技术与工程”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之一,因此学生所走进的科学课堂,其实包含了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领域。科学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各领域的科学概念,还要教给学生关于科学的概念。后者涉及科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它们是完整科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者试图在教材开篇就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有关科学和工程的本体论知识,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开端。但是,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显然是不合适的,而通过对人——对科学家对工程师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既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制作小物件等来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技术还是有可能的。教材以“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为题,从“科学家、工程师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来帮助学生获得对科学、工程的体验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小学生也能做科学、做工程,同时激励学生从上好科学课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本单元由三课组成:《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上好科学课》 前两课是并列关系,是对科学本体的认识。通过了解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干些什么工作,初步建立科学是什么、工程技术是什么的概念,知道科学家是发 现大自然奥秘的人,工程师是设计创造产品的人。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制作活动,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明白小学生也可以做科学、搞制作。本单元中对于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两大领域的关注,将在整套教材中持续下去,并且不断深人。第三课,在引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之后,将焦点引向如何上好我们的科学课,通过从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制定出一份具有班级特色的科学课规则。只有明确规则意识并努力遵守,才能保证科学课的正常进行。考虑到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都要接受入学教育和课堂纪律训练,科学课因为经常会有动手做的活动和实验器材的使用,课堂纪律问题更显得重要,因此教材将其也纳人科学课程起始课的内容。在《上好科学课》一课中,期望通过一个有可能造成“混乱”的实验情境——水泼了一桌子、争抢器材、 吵闹不堪……让学生意识到制定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 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 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 的低年段要求。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18.3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单元教学目标能通过交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别是干什么工作的人。通过科学小实验与设计制作活动,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过程, 获得发现与制作的乐趣。通过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意识到制定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单元活动框图: 教学内容1.小小科学家课时安排1-1总课时教学目标.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教学准备带有凹槽的课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玻璃球),绒布。教 学 预 设个 性 化 备 课活动一:认识科学家的工作图片提供。(课件)提问:你知道他们都在干什么么?引导学生大胆的去表述。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教师作适当介绍讲解。植物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天文学家 地质学家 生物学家 等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工作?教师作适当补充。略学生活动,把科学家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用线连起来。说一说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有爸爸妈妈告诉过你么?想不想听老师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补充种牛痘的故事活动二:做滚小球实验说说生活中你有滚小球的经历么?你觉得怎样做就会把小球滚得远?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再猜想:你觉得在哪个位置小球会滚得比较远?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是不是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呢?学生实验引导注意实验细节:轻放,不能推,中途不能触碰小球。及时记录好最终的位置。斜坡不能改变。说说你的发现。视频介绍:伽利略是如何滚小球的。引导整理实验器材。想一想:如果我想把小球滚得更远些,可以怎么去做?有不同的想法吗?想不想尝试一下?学生动手尝试。活动三:读图,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提供图片引导学生尝试回答各图片中问题的答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问题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答案?介绍还有好多问题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有的甚至都一无所知。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 外星人到底有没有?等等讨论:你觉得科学家们最终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么?谈话: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积极探究,寻找身边问题的答案。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