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诫子书》直播视频+互动问题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语文《诫子书》直播视频+互动问题整理

资源简介


《诫子书》直播互动问题整理
(按照回答问题的先后顺序)
问题1:老师,您好!古文学习的很多课堂主要侧重于句子翻译和理解,背诵一般被安排在课外,而您的课堂主要为读诵,翻译和理解则安排在课前预习,对这一改变可能很多老师或者学生,甚至是家长都不是很理解,您觉得怎么看?
回答:谢谢您的提问。
关于45分钟课堂时间的安排。我的课堂读背大概10-15分钟,翻译从合作到质疑也差不多10-15分钟,理解最后微课环节从讨论到展示、点评收束也有10-15分钟。看学生状态,比较灵活,但也尽量控制,基本平分秋色。
关于读背、翻译、理解这三个古文教学的关键词课前课上的比重,
我认为需要课前、中、后不停渗透、无缝衔接。
只要效果好,黑猫、白猫任君选择。
关于面对改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我先说学生,未来扑面而来,我告诉我的学生,变色龙虽丑,但是我很佩服一点,那就是它会变色,能适应环境。所以你们要积极的适应不同老师的教法。
关于家长,我相信大多数家长的素质越来越高,他们不会无端干涉老师的教学,因为术业有专攻嘛。我和家长的关系是通过学生来建立的,学生对我的好评家长会接收、感受到。学生的成绩也是切断猜测的重要宝剑。
总之,就是我一定要让学生课上有知识的积累,方法的获得和美好感受的生成。
问题2:整个课堂的节奏很快,如果课前没有按照要求好好预习可能会跟不上,有点被拖着前行的感觉,对此您怎么看?
回答:谢谢您的提问。
我从两个方面回答:
1. 关于预习,这是作业。学生最重要的抓手就是课堂和作业,不给他机会不好好预习。
老师要发布预告,课前有预习本。
让学生打有准备之战。预习本上预习词语翻译、句子翻译、试写主旨。
他吃过一次亏,下次就要好好预习。
2. 关于被拖着走,总比原地踏步强呀,对吗?(笑)
这是我最近几年借鉴了一些老师的优秀做法,形成的自己教古文的节奏。
而且我发现好几届学生,无论基础如何,都能很喜欢很适应这种节奏,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做。
不好好预习,他会被拖着走,但是他不会原地踏步。
而且不是硬拖,是借助学生的重要他人,也就是同伴的力量,小组互相学习。
问题3:老师您好,这种课前预习在城市比较容易完成,在乡镇上难度很大,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无法帮助完成,请问有更好的方法吗?
回答:谢谢您的提问。
首先,我想说我的这个课程预习其实难度不是很大,因为这个内容主要是语文历史理解,然后就是这个预习没有涉及到要用手机、电脑这些,所以留守儿童不需要爷爷奶奶帮助,自学能搞定。
问题4:在教学中如何将本学科素养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您有些什么样的处理技巧呢?
回答: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总共四个方面。
如何处理:一定是借助活动来让素养落地生根。
读背
探究
情境的创设和学生自己谈感悟、寻找偶像
问题5:您的课堂着重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语文对于其他学科,在自主学习探索这一块是相对缺乏的也比较难实施,对于设计自主探索学习,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回答:
原则:所以设计的学习探究一定要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
1.多利用身边能利用的吧
利用现代平台
利用小组合作
2.培养感觉、默契、成就感
现在学生很精明,他清楚的知道哪些老师组织的哪些活动是对他的成长有利的。
一些虚的、纯好玩的渐渐的想学学生的积极性会下降。
问题6:乡镇上没有多媒体教室,该如何准备?
回答: 可以实物展示,可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制作辅助教学展示道具
问题7:如何把握课文内容?
回答:谢谢您的提问。
接着教学大纲、教师参考书,同时向身边的语文教师学习,多去翻阅教学要求,多同科组老师交流
然后就是去了解分析中考试卷,了解考试要求
还有一个建议是多去听课,可以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堂,从听课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听,还是能获得启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