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和____组成。2.消化道从上到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道外的____和消化道壁上的____。3.消化腺及相应消化液的流入部位: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_____________消化液流入部位_______________4.____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____。5.____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约____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____,皱襞上有许多指状的____,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____。小肠绒毛襞只由____构成,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____和____,有利于营养物质的____和运输。__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6.____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流入____浓缩和贮存。7.牙的主体结构是____,其内含____,由____组成,牙的最外侧是___,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8.龋齿是____分解残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留,产生____物质,从而依次破坏____。9.消化分为____和____。物理消化主要是____和____。化学消化主要是食物在各种____中所含____的作用下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消化过程。10.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____等不经消化就直接被吸收,____不能被消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____,糖类最终被分解成____,脂肪最终被分解成___。11.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中被吸收的情况:胃:吸收__ __和少量___ ;小肠: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无机盐__;大肠:吸收少量的____、____、部分____。12.酶: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____的____。它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也称为____催化剂。如___、____等。特点:____、____、____。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等。13.酶催化作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____。pH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影响,一般酶适宜在____环境下催化,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适宜在____环境下催化蛋白质分解。常考1 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与食物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结构例题1、(2018?大祥区模拟)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分泌的 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需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其中淀粉在口腔被消化成 被最终在小肠消化成 。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4)图中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的是[ ] 。(5)某人患急性阑尾炎,需开刀切除的器官是 。【解答】解:(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2)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可以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3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4)⑤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5)大肠的起始部位叫做盲肠,盲肠上连着一条细小的盲管叫做阑尾,患急性阑尾炎时需切除阑尾。答案:(1)消化道;消化腺; (2)⑥小肠;肝脏,胆汁;(3)麦芽糖;葡萄糖;氨基酸;(4)⑤胰腺;(5)阑尾。常考2 知道酶的本质、功能及特点,模拟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例题2、(2017春?邹平县校级期中)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为 、 、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图二曲线B点以后O2产生速率不再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2、3所代表的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温度.(2)由图1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Fe3+,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3)图2曲线bc段,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4)温度适宜时,H2O2分解的越多,剩余量越少,因此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H2O2的剩余量.答案:(1)催化剂种类 H2O2溶液浓度 温度(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3)反应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4)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1.(2018?遂宁)在消化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A.口腔、胃 B.小肠、大肠 C.咽、食管 D.胃、小肠2.(2018?连云港)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3.(2017春?盐湖区校级期末)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4.(2018春?曲阳县期末)下列生活习惯,容易形成龋齿的是( )A.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B.喜爱吃零食、多吃甜食C.喜欢喝牛奶、多吃肉类 D.多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5.(2018?广东模拟)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6.(2018?云南)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是因为( )A.胰液分泌过少 B.胃液分泌过少 C.胆汁分泌过少 D.唾液分泌过少7.(2018?常德)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都是蛋白质 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8.(2018?淮安模拟)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酶起催化作用 B.该过程说明酶的专一性 C.是化学变化 9.(2018?南充)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B.人体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夜盲症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只与唾液的分泌有关D.蛋白质在胃中初步分解成氨基酸10.(2018?临沂)某兴超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①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加2滴碘液②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加2滴碘液A.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B.37℃改为5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11.(2018?桑植县校级模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它也是消化道中最 的部分.12.(2017春?简阳市期中)在消化管中, 、小肠、 具有吸收作用.其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由 吸收,能够吸收水分和酒精的是 .13.(2018春?确山县期末)人的小肠细长,盘曲在 内,K5~6m。小肠的内表面形成许多 ,皱襞表面有 和微绒毛。使小肠内表面积比原来增大了近 倍,达到200m2左右。内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吸收。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只由 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运送至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14.(2016春?扶沟县期中)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 能力的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15.(2018?历城区一模)甲图表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曲线,丙图表示心脏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内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它的消化过程是图乙中的曲线 ,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分泌的。(2)图乙中,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 。(3)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被吸收进血液后,依次经过图丙结构的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4)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大部分氧气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16.(2018?莘县一模)如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此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的目的是 。(2)步骤C中应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解释原因: 。(3)步骤D中加入了检验的试剂碘液,摇匀,分析现象。试问: 号试管溶液颜色变蓝,原因是 。另一支试管的颜色是 的,其原因是,浆糊被唾液初步消化成了 。17.(2018?德州)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2)小肠中除 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 ,代表小肠的一段是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 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 和合理运动。 参考答案知识聚焦1、消化道 消化腺2、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肝脏、胰腺 胃腺和肠腺 3、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_胆汁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小肠 4、胃 上腹部5、小肠 5~6 皱襞 小肠绒毛 面积 一层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淋巴管 吸收 小肠 6、肝脏 胆囊7、牙本质 牙髓 小血管和神经 牙釉质8、微生物 酸性 牙釉质、牙本质、牙髓9、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 胃肠的蠕动 消化液 消化酶 10、水、无机盐、维生素 纤维素 氨基酸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11、酒精 水分和无机盐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水 维生素 水分 无机盐 维生素 12、催化能力 蛋白质 生物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专一性 高效性 多样性 pH 温度 13、37℃ 中性 强酸性 知能提升突破1.【解答】解:A、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不符合题意;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不符合题意;C、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不符合题意。D、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符合题意;答案:D。 2.【解答】解:A、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A正确;B、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错误;C、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C错误;D、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D错误。答案:A。 3.【解答】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答案:D. 4.【解答】解:牙齿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几部分。牙釉质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牙本质是构成牙齿主体的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龋齿是由于口腔内滞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物质会被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发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牙本质等受到腐蚀破坏甚至缺损,逐渐发展成为龋洞。龋齿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如果饮食中缺乏钙,引起体内缺乏钙,或吸收不良引起的缺钙,都会影响牙齿的坚固。牙齿会因缺钙而变得疏松,形成龋齿。又因为维生素D能帮助钙磷的吸收,维生素A能增加牙床粘膜的抗菌能力,所以,要注意从膳食中保证供给。氟不可缺乏,一旦缺乏,也可导致龋齿。所以说,保证牙齿健康需要保证身体的营养均衡。因此预防龋齿保证牙齿的健康需要在饮食中多吃富含维生素D、钙、维生素A的食物,如乳、肝、蛋、肉、鱼、豆腐、虾皮等,同时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答案:B。 5.【解答】解:A、图示小肠绒毛,小肠能吸收甘油、氨基酸,A错误;B、图示小肠绒毛,小肠能吸收水,不能吸收脂肪微粒,B错误;C、图示小肠绒毛,小肠能吸收维生素C、脂肪酸,C正确;D、图示小肠绒毛,小肠能吸收葡萄糖、无机盐,D错误。答案:C。 6.【解答】解: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答案:C。 7.【解答】解:A、据甲、乙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乙是蛋白质,甲不是蛋白质,错误;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正确;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正确;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正确;答案:A。 8.【解答】解:A、淀粉酶是催化剂,故A表述正确;B、图中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了其他的物质,没有对应实验说明该结论,不能说明酶的专一性,故B表述不正确;C、淀粉是大分子,淀粉酶使淀粉转化为了人体能够吸收的小分子,所以是化学变化,故C表述正确。答案:B。 9.【解答】解: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A正确;B、人体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坏血病,B错误;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口腔中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C错误;D、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为多肽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D错误。答案:A。 10.【解答】解:A、表中①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A正确;B、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37℃改为5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变蓝,B错误;C、①试管内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所以①号试管不变蓝,C错误;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D错误。答案:A。 11.(2018?桑植县校级模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它也是消化道中最 长 的部分.【解答】解:小肠长约5~6 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答案:小肠;长 12.【解答】解;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咽和食道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口腔只有消化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答案;胃;大肠;小肠;胃. 13.【解答】解:小肠盘区在腹腔内,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使内表面积比原来增大近600倍。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答案:腹腔;环形皱襞;小肠绒毛;600;一层 14.【解答】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特殊蛋白质.消化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消化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酶的催化能力还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酶在人体内的作用是生物催化剂,在人体内促进各种食物的消化,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催化 15.【解答】解:(1)人的生长发育及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所以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所以图乙中的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和胃液,所以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图甲中的4小肠、5胃、6胰腺分泌的。(2)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内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乙中,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3)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后由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再流经右心室,经过肺循环后进入左心房和左心室,所以依次经过图丙结构的顺序是⑤①③⑥⑧②④⑦。(4)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大部分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答案:(1)蛋白质;Y;4、5、6 (2)D小肠 (3)葡萄糖;⑤①③⑥⑧②④⑦(4)血红蛋白 16.【解答】解:(1)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是对照组,说明水不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与2号试管是对照,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消化酶发挥最好效果的温度是与人体的温度相同的,即37℃左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装置放在37℃的温水中。唾液淀粉酶在37℃条件下活性最高,能将淀粉彻底分解成麦芽糖。(3)实验中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1号试管中加入的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变蓝。答案:(1)对照(2)唾液淀粉酶在37℃条件下活性最高,能将淀粉彻底分解成麦芽糖(3)1;淀粉遇到碘液变蓝;不变蓝;麦芽糖 17.【解答】解:(1)(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初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3)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可见Ⅱ是蛋白质的消化。(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答案:(1)环形皱襞;小肠绒毛;(2)肠腺;胆汁;(3)Ⅱ;D;(4)吸收;合理膳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