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科学复习学案生物部分第一册(第2章 观察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最主要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蜗牛的工具是__________ 3、动物与植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细胞:动物细胞: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大结构。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共六大结构。(1)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_内,其分子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_________。(2)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3)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_________中的细胞液。三、显微镜的使用1、基本结构:目镜、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物镜转换器、遮光器(大小光圈)、反光镜等。2、对光:光线强时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观察:调节好后将载波片放载物台,先使用________镜,眼睛盯着_______旋转粗准焦螺旋,让物镜下降到快要接触载波片,然后在镜筒缓缓上升的过程中去寻找物象;然后旋转物镜转换器换用__________镜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不能动粗,只需调节_____________即可,使物象清晰。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视野变________,此时要使视野变亮,可调节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如图,要使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将载波片向__________移动。四、观察细胞,制作临时装片1、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1)操作顺序:A、撕表皮 B、载波片上滴清水 C、在盖玻片一端滴红墨水对细胞结构染色 D、正确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表皮撕的太厚或表皮没有用镊子在清水中间展平,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若盖玻片操作不当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2、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a、在载波片上滴____________,用牙签把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在其中;b、小心盖上盖玻片,防止____________; c、滴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结构染色,便于观察。五、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1)分裂的意义:使细胞数目__________。 (2)生长的意义:细胞吸收营养长大。(2)分化的意义: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有些子细胞将形成不同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1)植物体的基本组织: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2)动物体的基本组织: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3、器官和系统(1)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 → → →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 → →动物体。 皮肤分三层,分别是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其中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其余神经、肌肉、结蹄等组织分布在真皮中;皮肤流血,说明伤到了_________ 。六、常见的动物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体内是否有____________。2、脊椎动物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五类。3、无脊椎动物: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如蜜蜂,它的身体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_三个部分。七、常见的植物1、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无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 ;苔藓类植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藻类植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十、单细胞生物:衣澡的细胞结构中含有_________,能进行_______,因此属于单细胞植物。 草履虫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_,靠现成有机物生活,属于单细胞动物。第二册(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一、新生命的诞生1、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_,精子较小;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核内均有_________ 。2、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精子与卵细胞在女性_________内结合形成__________,采取节育措施是切断输卵管,防止卵细胞排出与精子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输精卵的过程叫________ 。(3)胚胎发育: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后下移到子宫壁上进行胚胎发育,因此________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营养主要来自________,后期胚胎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与母体间进行营养物质与氧气的交换,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4)婴儿提倡用_________喂养,其中含有各种营养和抗病物质。二、走向成熟1、人的一生两个快速生长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2、男孩青春期一般比女孩______2年左右,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为________性征,外表上的差异为_______性征。青春期男孩开始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标志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三、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有性生殖: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而产生新个体,按受精方式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按胚胎发育方式分为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2、无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如出芽生殖、分裂生殖。3、克隆:属于________性生殖。四、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菜豆(能掰两半)是无胚乳种子,胚的结构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营养物质存在于_________中;玉米(不能掰两半)是有胚乳种子,胚的结构同上,营养物质存在于_________中。2、种子萌发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萌发过程是胚根先露出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3、花的结构:(1)花包括________和_______两大部分。(2)整个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将发育成_________,子房内的胚珠将发育成________。子房内有几粒胚珠,将发育成几粒种子。五、植物的生殖方式1、有性生殖:靠种子繁殖。2、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细菌与真菌1、细菌: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_,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2、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_,因此称为___________。第三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的感应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触性、向地性等二、植物的生长素:(1)生长素是由胚芽_________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分布______,背光一侧分布________。三、内分泌腺和激素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时_________分泌不足。生长激素由________分泌。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幼年时____________分泌不足。糖尿病:___________分泌不足,使血糖含量升高。四、神经调节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突起又分为______和_______。2、脑的结构和功能(1)大脑: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能控制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如憋尿。(2)小脑:掌握______________。(3)脑干:主要控制_________系统、_________系统的运动,内有_______调节中枢。3、反射: 脊髓的功能:传导与反射功能。(1)________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2)任何反射活动必须靠反射弧完成,其结构的五个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5、恒定的体温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产热。在 安静 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 (3)散热。散热器官是_________。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来调节和控制的。第四册(第3、4章)1、根尖的结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2、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___________。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浓度时则吸水,反之则失水。4、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由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_,自下而上进行运输;有机物的运输:叶片光合作用的有机物通过茎的韧皮部中的__________自上而下运输。5、植物的蒸腾作用:(1)植物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_________作用散发出去的。(2)蒸腾作用散发水分的通道是叶片表面的_________,它也是CO2和O2进出的通道。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围成的小孔,( 3)蒸腾作用的应用:植物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傍晚移栽,以减弱_______作用。6、植物的新陈代谢:(1)光合作用: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将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呼吸作用: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和气体交换: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水果通常采用真空或冷藏的原因是减弱_______________,萝卜时间长了会空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空气中__________含量过高引起,就像给地球覆盖了一床棉被; (2)如何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1、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道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七大营养素中不需要被消化直接被小肠吸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成_________,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_________,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在______初步消化,在小肠里彻底消化成_________,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在小肠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对脂肪的消化属于________性消化。3、酶的催化作用(1)酶的特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酶在___________时催化活性最强。4、体内物质的运输(1)三种血细胞:红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靠其中的_________运输;白细胞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体积大,但数量少;血小板的作用___________,体积很小,几乎看不到。(2)人体内具有造血功能的是___________;(3)血液化验单中,当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患 有________ ,当白细胞数目高于正常值则患有 _________。(5)三种血管:(右图)①是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4)血液循环:①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它推动了血液在全身的循环。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图。③根据右图填空:如果X为肺部毛细血管,a血管的名称是________;其内流的是________ 血;如果X为肌肉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则b血管的名称是________,血液经过X之后血液的成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血液经过X之后,营养物质增多,则X为_________;如果X为肾脏,则血液经过之后________等废物大大减少。 ④心脏中的房室瓣及血管中动脉瓣、静脉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5、能量的获得:(1)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吸入体内的氧气氧化体内营养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能量;(2)无氧呼吸: 动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跑后肌肉酸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1)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泌尿系统的组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其中形成尿液的 器官是_______,储存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肾单位的组成是______ _____ _____,其中具有滤过作用的是____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3)含有废物的血液在经过肾小球时,除________和_______不能透过外,其它均可透过进入肾小囊内形成_________,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_____等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又回到血液,而原尿中的其余成分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形成尿液。尿液中的尿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_在体内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7、新陈代谢包含______作用与______作用,身体发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8、自养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养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册 (第2、3章)1、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子代与亲代不相似的现象。2、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染色体—— DNA——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蛋白质4、达尔文进化论核心:自然选择。5、生态系统:(1)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总和称为_______ ;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总和称为_______(2)生态系统的成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能量流动: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6、免疫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如皮肤、唾液能阻挡所有病原体。(2)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病毒。7、抗原:外界进入人体内的物质,如注射到体内的疫苗。抗体:注射到体内的疫苗慢慢地产生抗体,它能消灭病原体。 病原体:能使人患病的细菌、病毒。8、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流感病毒。(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切断其中的任一环节,传染病流行将终止,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8、传染病的特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9、非传染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如:肺结核病人,他携带的结核杆菌属于___________,通常要把病人隔离,从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把他生活的环境和空气消毒属于___________,小孩出生后要注射卡介苗,属于______________ 。从免疫角度疫苗注射到体内后叫_______,一周后在体内会产生_________,该免疫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青蒿素与疟疾》命题示例1.疟疾是经按蚊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1333&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41533&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 媒传染病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648056&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283577&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早期由于医疗水平落后,无特效药可治该病,导致全球疟疾患者大量死亡。经过屠呦呦团队的长期研究,成功的从青蒿的绿色植物中提取出青蒿素后,成为治疗疟疾的杀手锏,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因而获得了世界最高科学奖——诺贝尔医学奖,成为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里唯一获此殊荣的科学家。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疟疾是一种寄生虫类传染病,其病原体是________;(2)将患疟疾的患者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3)在疟疾流行区域大量捕杀蚊子,夜间睡觉使用蚊帐以防叮咬,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_____;尽管如此,蚊子不可能全部捕杀,仍然导致疟疾大量扩散,说明该传染病病具有________的特点(4)青蒿素是治疗该病的特效药,而注射疫苗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注射到体内的疫苗属于________,其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____;(5)青蒿素在治疗疟疾初期效果十分明显,但后期效果略有下降,使得某些疟原虫也获得了免疫力,这是由于达尔文进化论中_____________的结果;(6)青蒿中的青蒿素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合成的有机物;(7)关于青蒿的繁殖,养殖者即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的方法繁殖,说明青蒿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生殖和________生殖。(8)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30个原子;C、属于有机化合物; D、从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E、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 F、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物理部分七(上)第4章《物质的特性》一、物质的构成: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毫升,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黄豆与芝麻混合是一个模拟实验,它模拟了___________________。二、质量的测定1、质量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质量是物质本身的特性,把100克某物体放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仍然是_________;3、质量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__________ (2)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平衡螺母调平;用砝码、游码称量;称量时“左盘物体,右盘码”。三、物质的密度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将一杯水分成半杯,其密度不变。2、密度单位:__________或_________,如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_或_________。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可变形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4、测石块和盐水的密度:五、熔化与凝固1、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______到______的过程,该过程要_____热,如冰熔化、蜡烛熔化。 凝固:物质由______到______的过程,该过程要_____热,如水结冰。(2)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如海波):熔化时继续吸热,但______不变; 非晶体(如松香):熔化时继续吸热,但温度持续上升。(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非晶体没有。灯泡的灯丝用钨材料制作的原因是金属钨的熔点很高。六、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要_____热,如水变成水蒸气。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1)蒸发:任何温度下的汽化现象,如洒在地上的水会干,酒精敞口放置会变少。液体蒸发的实质是分子的运动离开液面跑到空气中。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即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速越快,则液体蒸发速度越快。刚洗完澡全身凉爽,是因为液体蒸发时要吸热,降低身体周围的温度。蘸有酒精的温度计温度迅速下降。(2)沸腾: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化:物质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要_____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气体遇冷液化:冰啤酒瓶壁上出现大量水珠,就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水滴。(2)压缩体积液化:钢瓶里的液化气通过压缩体积液化成液态。七(下)第2章《光学》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传播,如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二、光的反射1、光路图:入射光线是________ ,反射光线是________,法线是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2、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光沿一个板面入射,沿另一板面反射,当将另一半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了。其中板面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线;将板面另一半向后 折却看不到反射光线了,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是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的反射类型:根据反射面是否光滑分为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4、平面镜成像:(1)实验:前面蜡烛要点燃,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要放竖直。(2)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水下倒影。三、光的折射: 1、光路图:2、光的折射应用:斜插水中的筷子弯折、水中的物体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浅。四、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2、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焦距(f) U>2f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照相机、眼球。 f<u<2f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仪。 U<f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放大镜。3、眼球的成像:晶状体相当凸透镜,看到的物体是处在2倍焦距以外,即u 2f,在另一侧视网膜上成 、 的实象。4、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力与运动一、机械运动: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的选择 2、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_______通过的_______相同;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计算公式 (2)速度单位: 或 , 108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二、力的存在:1、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举例 。3、力的单位是_______,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4、力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5、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重力(1)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2)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 ,g=10N/kg四、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或 运动状态。该实验结论是由实验加推理得出。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当外力突然消失时它将永远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请你联想乘车时的情景,当急刹车时,人由于_______,会向 倾倒。五、二力平衡的条件: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若保持 或 状态,则二力平衡。(2)如何判断两个力是否二力平衡?:二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上,且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六、摩擦力:1、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在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米所受摩擦力方向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和 ____________。3、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 、增加接触面的 ; 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 、减小接触面的 、添加润滑油、变 摩擦为 摩擦。七、压强1、压强:反映压力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 单位: 。(2)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 ,减小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 ,增大 。2、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测量仪器———液体压强计。(1)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液体压强大小与 和 有关。深度相同时, 越大,压强越大。密度相同时, 越大,压强越大。八年级(上)浮力、大气压一、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即浮力。2、浮力的测量与计算:(1)弹簧测力计称重法:F浮= ; (2)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液 = (3)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浮 = 3、物体浮沉条件: (1)F浮 > G 物体上浮; (2)F浮 < G 物体下沉; (3)F浮 = G 物体漂浮或悬浮。二、大气压(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2)应用举例:吸盘挂钩、真空压缩袋、吸管吸饮料、吸尘器等。(3)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越 ,液体的沸点越 。三、流体(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快,压强越 ; 液体流速越快,压强越 。.八(上)第4章《电路探秘》1、摩擦起电: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分别带不同电荷的现象。 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2、串联、并联电路的识别:2、短路: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3、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__________,常用量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表应_________接入电路。(2)量程的选择:在不知电流大小时,先迅速试触大量程接线柱, 观察指针偏转幅 度,再确定使用量程。4、电压的测量:(1)测量工具:___________,常用量程??____________________.(2)连接:________接入电路。5、欧姆定律: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1)保持R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两端电压和通过R的电流,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更换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________,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电压_____________,干路总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之和。7、伏安法测电阻:(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_________,开关闭合前要将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__(2)原理:________________(3)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和电流,分别计算电阻,最后 取 平均值。 电压(V) 电流(A) 电阻(R)第1次 第2次 地3次 平均值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电流表读数为零,电压表有读数,故障在_____________________(6)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时,电流表读数_________,电压表读数__________(7)将电压表读数由2V升到2.5V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_滑动。八(下)磁场、家庭电路 一、磁场1、磁体(磁铁):能吸引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2、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极,即______、______。同名磁极相互_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_。4、磁场:任何磁体周围都存在_________,磁场方向是从_____极到_____极,磁场分布情况用_________表示。磁 场是真实存在的,而________是假想的。5、奥斯特实验: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_______,磁场方向与__________有关。(分布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以导线上各点 为圆心的同心圆。)6、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用_____________定则判断N、S极。7、电磁铁:带________的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磁性强弱可间接通过吸引 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1)电磁继电器(2)应用:磁悬浮列车、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8、电磁感应: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__运 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发电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二、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________、断路器、开关、______、_______等。2、零线和火线:用________鉴别,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3、插座的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用电器要有接地线,防止金属外壳带电而触电。开关的连接:接_______这一边。4、安全用电:(1)安全电压:________________。(2)触电:只有接触_________,使电流从身体通过才会触电。九(上)第三章1、能量转化:高处下落的物体由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乘坐自动扶梯由一楼匀速登到二楼,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机械能________;风力发电是由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给蓄电池充电是由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太阳能电池板是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_______ 和______;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 反映动能大小;将质量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是控制_______相同;将质量相同的物体从不同高度释放是改变_________大小。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_________和________;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4、力对物体做功及功率:(1)功率是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功的单位___________;(4)功率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率的单位______________。5、杠杆:(1)如何做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为何要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杠杆的类型: 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__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_阻力臂。6、滑轮:(1)定滑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滑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滑轮组:(如右图为三根绳子承担物重的滑轮组)①如果物体重G为120牛,则拉F为_______,如果在1分钟 内使物体升高1米,则拉力要拉过______米,拉力做的功_______焦,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瓦。②如果一个重为300牛的物体以0.2米/ 秒上升,则拉力端拉动的速度是________,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7、物体的内能:(1)任何物体都具有_________,因为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是不可避免的。(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使物体内能_____,温度升高;当物体对外做功时,使物体内能_____,温度降低。(4)教材P101图3-66,内部棉花着火燃烧的原因: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着火点。教材P102图3-67,瓶塞冲出时瓶内冒白雾的原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水滴。(6)热机的四个冲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冲程;压缩冲程是将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能。7、电能:(1)测量电能的仪器____________,表盘上的电能单位是____________(2)电能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焦(J)或千瓦时(kw.h)8、电功率:反映电流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1)电功率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瓦(W)或千瓦(kw)(2)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测量原理__________;连接电路时开关要_________;闭 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眼睛要注视____________;若要将灯泡两端电压由2V升到2.5V的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_______滑;实验中测三次电功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时若出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为__________,若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可能为______________;若两表均有示数,但灯泡不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灯泡的电阻会随_______变化而改变。9、电热器:焦耳定律(1)工作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能量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流产生热量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个大小不等的电热丝R1、R2串联是控制_______和_______相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如果用其中的一个电热丝做两次对比,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若电热丝并联,产生的热量怎样判断?10、核能(1)获得核能的两个途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原子弹和核电站发生的是____________,氢弹和太阳表面发生的是__________。(3)核电站的能量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部分 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如水由________构成;金属铝由_________构成,氯化钠(食盐)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可分,________不可分。(1)固体碘和碘蒸汽都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此现象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第3节 原子结构模型1、原子结构:原子2、核电荷数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相对原子质量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1、物质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中又包含氧化物。2、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1)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前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3、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如: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则酒精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由__________构成;一个酒精分子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第2章 第1节 空气一、空气的成分:1、验证空气的成分:用打气筒将空气压进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木条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将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图:(1)将红磷点燃后放在集气瓶中,立即塞进瓶塞,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燃烧结束后冷却,打开导管上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问题分析: ②红磷的量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本实验为什么不能燃烧木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空气中含有78%的_______和21%的________,还含有1%的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氧气和氧化一、氧气的性质1、怎样闻气体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 ;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实验 现 象 化学方程式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盛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氧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燃烧和灭火:1、可燃物燃烧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灭火原理(1)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 第3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一、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二、实验室制取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如图:试管口塞一团棉花。(3)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__法。(4)操作要点:实验前要检查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装置如图。(试管口不需塞棉花)3、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如图,二氧化锰先加到锥形瓶内,过氧化氢从分液漏斗加入。三、催化剂:特点是加快反应________,而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不改变。四、二氧化碳:1、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变_____ 色,是因为CO2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3)检验: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CO2 (1)反应物: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2)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讲 溶液知识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3、三种液体的识别:会辨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鉴别: (2)相互转化:5、溶解度:(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熟石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6、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7、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例如要配制100克10%的食盐水, 步骤:(1)计算:需溶质10克,需溶剂90克; (2)称量:天平称取10克溶质,量筒量取90毫升水(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时要使用胶头滴管。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度。8、粗盐提纯:过程如下, (1)溶解: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2)过滤:正确使用过滤操作,如图E(3)蒸发:如图D,蒸发皿内还有少量水时即停止加热。九(上)第一、二章一、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1)当PH大于7时溶液呈_______ ,当PH小于7时溶液呈_______,等于7时_____(2)酸遇无色酚酞_________色,遇紫色石蕊________色;碱遇无色酚酞_______,遇紫色石蕊_______色。二、酸的性质: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_________ 。浓盐酸具有________性,敞口放置质量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______;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性,敞口放置质量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______。三、碱的性质:碱在水中都能电离出_________ 。四、酸、碱、盐性质及相互关系(以下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酸与碱(1)写出酸、碱反应的两个方程式; (2)如何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2、酸与盐(1)有CO2生成的反应;(2)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的 两个反应;3、碱与盐(1)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反应(2)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反应(3)有烧碱生成的反应(4)有两种沉淀同时生成的反应4、盐与盐(1)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的两个反应;(2)有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5、金属与酸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第4、5、6、7位的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6、金属与盐(1)湿法炼铜的反应,并描述现象(2)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并描述现象7、酸与金属氧化物(1)稀盐酸清除铁锈,并描述现象;(2)向黑色氧化铜粉末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并描述现象;8、碱与非金属氧化物(1)工业上含有SO2尾气的处理;(2)敞口放置的烧碱在空气中会慢慢变质,并检验是否变质,如何除去杂质;(3)CO2的检验;9、水与金属氧化物人常说“生煮熟”的反应;10、水与非金属氧化物某常见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化色,加热后又恢复到紫色;五、物质的俗名:烧碱或苛性钠_________ ;熟石灰________;生石灰_________;纯碱_________;石灰石或大理石__________ ;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六、三种还原性物质:C 、 CO 、 H2(1)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 加热前应先通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___,然后继续_____________,直到试管冷却。(2)写出C 、 CO 、 H2分别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CO还原氧化铁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如理尾 气?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CO污染空气。RVLPAS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水盐盐碱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