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直播互动问题回答整理(以互动顺序排列,建议结合视频理解)问题1:您的课程引入花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在平时的课堂中可能不会允许有这么长时间在课堂引入上面,像您这堂课的引入中所运用的历史学习方法该如何去渗透到平时的课堂中呢?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查看了一下录像,引入大概去掉了15分钟,因为平时上课较少,所以在时间把握不是很好。这节课的引入是根据这节课的设计,这节课的设计是情景式的,用人物的活动为导向,根据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为主线。我觉得引入还是必要的,如果要节省时间,可以把对人物的归来放在后面,与本课的人物分析结合起来。因为在导入教材交代背景时也不一定就是引入,当然还是得把握时间,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可以根据个人教学情景,在落实教学目标时,需找到适合个人和学生的真正有效的方法,需解放思想,不模式化。问题2:让学生快速阅读查找人物,与传统的历史课老师讲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果等有很大的不同,个人觉得很是新颖,同时也将学生的自主探索带入课堂了,非常的有借鉴意义。对于历史这一自主学习探索相对比较缺乏的学科,对于设计自主探索学习,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好传统历史课,就会有新颖的创新历史课。讲课的方法和形式,课堂追求的是效果,讲课方法好得到的效果好的课就是一堂好课。快速阅读查找人物觉得新颖。1.本节课的主打的、需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针对有正义感的、有追求感的、有忧国忧民情怀的历史人物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怀和行为,以人物为主的一堂课。2.以戏剧场景的形式来展现戊戌变法的课程,戏剧主要以人来表演,人是主角。3.阅读量不是特别大,4个P内容不多,在阅读过程中,内容有主有次,考虑到人物为主、以情怀为主,主要从阅读的方法;二是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史料,从历史史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有效和无效是相对的,从人物当中来找,获取人物信息为有效信息,如果是提出另外的信息,那么另外的信息就是有效信息。)自主探索学习的建议:既然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不要忘记老师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时,注意显示范围,不能惘然提出问题让学生不知所措; 二是感觉问题学生比较陌生,难以理解,老师要搭桥,有引导性语言,让学生的思路引导到你所希望的学生所思考的角度。总之,设计问题情景时,提问题要合理,并且要有一定的引导。问题3:今年是教材改编后的第一届中考,您认为深圳中考历史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或不同?回答:现在高考改革已经开始实行,2019年深圳市中考是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届中考。因为考试说明现在没有出来,中考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也说不准。但怎样准备2019年中考,建议:因考生全部使用新教材,在备考时需要注意辨析题的过渡性,里面有些的提法新教材已经不提,有些过时或者不严谨需要注意。即使今年初三新教材与初一的新教材也有改动,例如:山顶洞人的钻孔技术已经改为挖空技术,黄帝以前教材为人文始祖,现在改为人文初祖,但这些对中考影响并不大。以本人经验和了解,中考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参照18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内容和范围也不会有很大变动和扩展。论述题2018年中考是8分,19年也应该会继续坚持。18年已经做了较大改变,19年会沿用和巩固。可以沿用之前的考试说明复习,到5月份考试说明出来也有调整的时间。问题4:历史教学中如何将本学科素养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您有些什么样的处理技巧呢?回答:刚在讲设计本课思路时已经提到。主要是根据课型;《戊戌变法》这一内容处在特殊的时代涌现出的要求改革的人,是非常壮烈、感动人的,所以认为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特别合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家国情怀。当然时空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并不是不重要,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渗透。问题5:现在的教学一直在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回答:这一说法有十几二十年了。主体和主导是有区别,但不要去纠结。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教与学。关键是看学生,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果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可以良性自主探讨也很好。主要看效果,效果好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课堂教学应该不注重形式,教无定法。最终的教学都是返璞归真,真字提现在把教学对象教好教会,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开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的五大素养都能形成。总之,不要太追求形式。问题6:戊戌变法,是变与不变的博弈,博弈只是维新派与顽固派吗回答: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我们不要把人分为变与不变。课本上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称之为顽固派,这个顽固的定义不明。其实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也在改,在百日维新后,他们也有一些在改的措施,派五大臣出洋考查。只是两者在“在什么时候变,变到什么程度,怎么变”上存在不同。 就像课堂中讲到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一场改革,至于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从不同角度考虑。所有不要过于纠结顽固派和维新派。问题7:您的课程把历史核心贯穿始终,这一点值得去学习。您认为历史核心素养与此前的三维目标有哪些不同?或者在上面有哪些深入?谢谢!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现实。我们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跟之前的三维目标实际上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并不是说现在强调核心素养,就说三维目标是错了,不是的。只不过过去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现在的核心素养里面也有这些要求。就像这节课设计把家国情怀作为主打的核心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一种情怀。他们之间并不矛盾。区别在于我们在过于强调,我们不要讲究术,要强调法,我们要升到道德的维度。有人把核心素养称之为关键能力。怎样在关键能力领域提高我们学生的思维,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用核心素养更能体现我们立德育人的的功能。特别是在当今国情之下,意识形态抓的比较紧,大家需万众一心,提倡大国情怀、唯物史观。所以这两者不矛盾,提出的层次和角度不一样。问题8:胡老师:农村学生知识面窄,怎么让全班大部分学生有兴趣学习历史,谢谢!回答:现在的获取信息渠道没有多大区别, 外部条件、氛围和资源上存在一些区别,引起大家的探讨。 怎样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是各科都在探讨的问题。一是,了解学生的需求,知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根据这个情况来进行设计课程。二是,历史因比较遥远而陌生,可借助情景教学拉近学生对遥远历史事件的感觉,进而产生兴趣。问题9:请问当您的问题在课堂上未能得到较多同学的响应时,您会采取什么措施?如果排除问题偏难,主要是由于学生喜欢听而不喜欢回答的情况下。回答:主要是问题的情景,学生没有办法回答,很茫然那说明创设的情景学生进入不了,这时候建议在创设问题请假时多一点预习案,当学生进入不了情景,可以换一个角度从学生更熟悉的角度来问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考点到能否吃透。需要老师在备考时考虑到这些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在学生喜欢听而不喜欢回答的情况下,喜欢听说明创设问题是有所感悟,但学生不喜欢回答可能更多的是学生不能回答,没有听懂,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然后帮学生解决困惑。就像本节课中学生问到绿营、策论是学生阅读的障碍,引导学生提出困惑。问题10:九年级历史教学中是否要把老版本的内容加上?回答:你的问题是不是:老教材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的,是不是可以加上?一般来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来定的,初中历史的课程标准都是根据2011年的那个版本来定的。无论新教材还是旧教材,它的纲目、选择的内容,课程的编排都是根据2011年的课标来定的,内容的出入不会太大。如果你说老教材的史实比较好,而新教材没有,你需要整合进去也是可以的,但整合时需严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戊戌变法》直播问题回答整理.doc 历史《戊戌变法》评课视频.mp4 历史直播视频.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