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33页图2.7)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7.七大洲的轮廓图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各大洲临的大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二、大陆漂移假说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三、板块的运动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43页图)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8、六大板块图(课本42页图2.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