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课时:认识自己(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认识自我”中的“成长中的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二)知识解读知识点1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1)学习要求:人贵自知,知道认识自己很重要。初步思考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等问题,激发自我认知的兴趣。感受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2)要点透视:①人贵自知。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③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3)知识拓展: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具体来说讲了三层意思:(1)认识自己很重要。(2)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越来越关注自我,越来越想知道“我是谁”。(3)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一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二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进入中学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初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不成熟,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有限,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认知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往往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虽然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矫正,任其发展,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学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出现了能力下降、心理不健全,以致引发轻生、离家出走、暴力袭击他人之类的行为发生。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自己何等重要。而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认识自己既是一个生活命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有些人认为,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是谁”,也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不是一样生活得挺好?因此,让认知能力有限的初中生真正懂得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教学中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教师可通过对话、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中学生来说,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自我探索成为可能。对于“我是谁”的问题,也许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任何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今天面对的所有的主题也都和自我有关联。因此,为了让学生认清“我是谁”,可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我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吗?”“我与他人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我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讲授“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时,可列举一些典型事例,或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现身说法,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在本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1)写自我观察日记。鼓励学生通过日记等方式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更深入地了解自己。(2)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有关自我探索的文章或相关材料,拓展认识自己的视野。(3)通过设计和实施关于“我是谁”的社会调查活动,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老舍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知识点2 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1)学习要求: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程度,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要点透视:多把尺子量自己:①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④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3)知识拓展:在各种意识水平上,个体都有一套关于自我的观念系统,并不断地自问一些与之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主要涉及三个基本向量:一是评价,即对有关自我价值、效能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二是潜能,即对有关自我发展潜力和努力方向的认识;三是能动性,即对有关自我社会适应活动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认识。其中,评价向量较之潜能和能动向量更为重要,它决定人的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进而直接影响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周围的人和如何与他们相互作用。自我评价既是个体自我认识的一种形式,又是个体影响自我发展乃至个性发展的一种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一种“调节变量”(moderator variable),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认知过滤、行为引导和生活目标设立等作用,换句话说,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都是从自我出发的,每个人都按照他或她已形成的看待自己的方式行为。在教育过程中也是如此。评价别人容易,评价自己则往往困难。为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客观评价与全面认识的关系。客观评价来源于多方面信息的整合,因此,综合分析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综合分析自己从事不同活动的绩效,有助于形成对自我的客观评价。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尽管他人评价对形成自我认识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过分依赖他人评价而不能同时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也会使自我认识出现偏差,甚至形成一味迎合他人评价的消极性格。自我评价与“人无完人”的关系。要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所长与所短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必须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这样,才能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同时,积极接纳自我;在扬长避短的同时,努力完善自我。自我新认识的含义:①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②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③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④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三)明理践行1、道德认知:(1)人贵自知。(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3)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2、法治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3、成长引领:(1)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2)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认识自己。(3)学会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4)恰当评价自己,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程度。(5)用理性的心态面对来自于他人的评价,既重视有客观冷静,不盲从也不忽视。(6)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四)巩固提升【基础训练】 1.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A.“你需要学会自立” B.“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 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2.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你要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更为重要,更为深刻。”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①能够使我们有足够去面对困难的力量 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③能彻底解答“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④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有( )A.我是七年级(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活动的人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D. 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1)请你谈谈这句话中蕴含着什么道理?(2)你将通过哪些科学方法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力提升】1.在自我推荐优秀学生班会活动中,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小英,谈到自己还有不少缺点,比如性格不够开朗,遇事容易急躁。小英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C.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D.通过和他人比较认识自己2.刚上七年级的赵凯在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这样向同学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因为我经常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我的兴趣挺广泛,看书、下棋、摄影、旅游我都喜欢。我想在新的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1)赵凯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2)赵凯运用了哪些认识自己的方法?(五)参考答案【基础训练】1.B 2.C 3.A 4. (1)①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势,也都有缺点与不足; ②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公正、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2)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来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能力提升】1.A 2.(1)赵凯对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兴趣挺广泛。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经常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他能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2)他运用了自我观察。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的方法。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