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PAGE 2018年初二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编号7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4.1尊重他人课型:讲授 执笔:钟殿美 审核:初二政治备课组 授课人: 时间: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知识目标:知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教学重难点:尊重的意义和做法(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阅读教材,并完成以下内容。1.尊重是 的起点。(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 的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 、 等;(2)每个人都是有 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 ;(3)尊重使 和谐融洽;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1)积极 、 他人;(2) 对待他人;(3)学会 ;(4)学会 他人;【课堂助学】师生共同探讨:1.小组交流:探究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33四位学生的观点,探究下列问题:(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2.学生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探讨:[来源:学科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看法。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会无法保障。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3. 阅读课本35页的图片回答问题问题:(1)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尊重他人,我们还能怎么做?【归纳总结】【即学即用】(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说明A.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B.自尊的人要懂得自爱C.对他人我们要敬而远之 D.只有他人先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2.在校园里,我们有时会遇到下列现象: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嗤之以鼻,对相貌不好的同学避而远之,对穿戴不好的同学指指划划。这些现象说明A.人与人之间学习成绩、相貌、穿戴等的差别会导致人格上的不平等B.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有些同学的好奇心太重C.由于各方面的差别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这是可以理解的D.人生而平等,尊重他人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3.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启示我们①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要热心帮助他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山东省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一标语的内容说明了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综合探究】片段一:一言不合,乘客就在飞机上大打出手;拦下拒交停车费的私家车,保安竟被车主围殴;在会场、影剧院或图书馆等安静场所旁若无人,大声讲电话……片段二:曾几何时,国人不文明旅游行为可谓层出不穷,随地吐痰、随意拍照、乱刻乱画、不修边幅、不讲秩序等等不一而足。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群体的日益扩大,这些行为已成为反映国人道德素质的一面镜子,加之部分西方国家对该问题的聚焦与放大,“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消损殆尽。(1)上述片段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带来社会相应的文明化。请你从公民的角度为解决片段一和二的问题出谋划策。参考答案:1、A 2、D 3、A 4、B综合探究:(1)部分国人缺乏道德修养,对人没有礼貌,对别人不尊重,影响了自身形象和国家形象。(2)①要态度谦和,用于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彬彬有礼、落落大方。③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