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法不可违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法不可违导学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根据预习提纲,在书中标注相关问题及层次并填空)
违法无小事
法律的规范作用
1.行为的底线
法律是 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2.认识违法行为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 、 、 。
(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3.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 违法行为。 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通常称为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 。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四)警惕和远离违法行为
4.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1)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行为。
(2)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 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 ,具有 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5.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 或者没有依法履行 ,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6.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1)我们要认识 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 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 活动,积极防范 行为和 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小组长检查预习完成情况(核对答案,评等级,帮扶讲解)
三、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2.(学生了解教材P50“探究与分享”)
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
课堂小结,学生巩固,检查提问,查缺补漏)
课堂检测
1.“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老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停止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网络上的一曲《过马路战歌》生动刻画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国式过马路”。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中国式过马路”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2018年1月,襄阳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查支队民警在西安将涉嫌销售假冒西凤酒的河南籍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同年2月李某被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判有期徒刑。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从非正规渠道购进假冒的“华山论剑-西凤酒”210件,然后通过物流将假酒从西安运至襄阳,假酒在襄阳渔梁洲被警方查获,涉案价值25万余元。
据此,完成2-3题。
2.李某的行为违反了(  )
A.民事法律规范 B.刑事法律规范 C.行政法律规范 D.治安管理处罚法
3.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
①食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③罚金属于附加刑 ④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④小江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八年级(1)班的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6.张某贩卖毒品被捕;李某驾车逆行被罚款。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7.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选项不属于它们共同点的是(???)?A.?都是违法行为?B.?都有社会危害性?
C.?都要承担法律责任?D.?都要受刑罚处罚?
8.“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一些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只要凑够一撮人,管他红灯还是绿灯。”“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属于(??)??
①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②受从众心理影响的行为? ? ?
③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④要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今年6月初,群众举报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问题后,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即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2018年10月3日,税务部门公布范冰冰案情况,范冰冰被责令按期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8亿多近9亿。随后,范冰冰发布了措辞恳切的致歉信。
(1)结合法律知识,说说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
(2)什么样的人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 ?? ?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答案提示】
1.A2.B3.A4.B5.C6.B7.D8.A
9.(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