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涵养宪法精神,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以《公民基本权利》为例刚刚结束的“两会”,我们见证了宪法的修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选举国家机构领导人等等,这是一节设计精美、内容丰富、过程生动的道德与法治大课。今年两会,当选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向宪法庄严宣誓,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国家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这历史性的一刻,有力诠释了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广大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治理国家,对于树立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意义重大。观摩这节大课后,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时代,每个公民都要树立宪法精神,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用心去涵养宪法精神,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对学生,也对教师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作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时代。)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也是新时代的课堂。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弘扬宪法精神,从这个角度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治教育专册)来的刚刚好,今天老师们的说课活动来的刚刚好,感谢刘老师的巧妙安排。今天我就以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公民基本权利》为例,介绍我的教学设计,表达我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涵养宪法精神的想法。我的发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1)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是法治教育专册,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主旨,遵循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全书包括四单元八课18个框题。(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教材是“总分总”或“总分深”的体例编写的,本框题所属的第二单元主要阐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是第一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是第四单元内容深化的基石。(3)本框题所属的第二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本框题所属的第三课分两框,分“知权利、限权利、用权利”三个层次阐述公民权利,帮助学生达成认知和行动的统一。(4)本框题全面介绍了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基本权利,详细阐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达成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知。2.教学目标教材地位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关注课表要求。(1)课标要求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 (3)有专家调查:生活经验‘所以:教学目标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难点①教学内容②课标要求③学生实际④理论层次⑤对学生的作用二、说教法依据《纲要》、课标、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具体详细可以放在教学程序里说明。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研究性学习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三、说学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发现等方式方法,特别是学习机制。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四、说教学程序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诵读宪法知识竞赛思维导图知识梳理(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通信秘密属于公民的个人隐私,家长、老师、领导拆看他人信件,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2)未满10周岁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所以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未成年人的信件是合法的,老师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无论学生是否达到10周岁,拆看学生信件都是不合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说板书写出板书提纲。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①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注意问题重视课标是出发点:不忘初心,行远学法指导是重点:学习机制,持续发展立意高远的教学活动是亮点:核心素养说做法明道理、说思路明指导思想,说教学目标明依据知识储备一篇好文章宪法事例公私大格局课堂学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看人:刘武、苏明娟——探究说事:《经典咏流传》——探究涵养精神:《苔》《乌蒙山》——个人价值、社会意义学业成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公民基本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