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1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收集整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辩证的看待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及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如何面对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危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导入新课
活动:教材第74页“运用你的经验”:
我们在生活中常看到这样一些公益广告。



……
讨论并交流: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题?读了这些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提示:节约用水、保护野生动物、低碳生活等环保主题
我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自主预习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日益严峻的 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 和 的压力。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 ,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 、战略性问题。 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4、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随着 和 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年,我国开始实行 政策,就是具体的体现。
5、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 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6、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 、 ,造成浪费、损失、污染、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 。
7、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不能走 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 、保护和 的新路。?
8、大气污染、水污染、 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 、民心之痛。?
9、环境恶化加剧 的发生,严重破坏 ,威胁着人民的 和 。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 ,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 。
10、我国的 、 、 问题非常突出,制约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 才能得到解决。坚持 ,走 、生活富裕、 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活动:材料分析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1989年,在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理事会在其第89/46号决定中建议国际社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以便把重点放在紧迫性的人口总体发展计划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活动:图片感悟



思考:你从图片中看出了什么?
答案提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活动:教材P75“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同2016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每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2445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14032人上升为15350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38788人下降为35633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6799人下降为24356人。
材料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2012教育展望》报告显示,全球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从高到低依次为:加拿大、以色列、日本、美国、新西兰、韩国、英国、芬兰、澳大利亚、爱尔兰,其拥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分别为51%、46%、45%、42%、41%、40%、38%、38%、38%、37%。
思考: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它对我国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带来的危害:
(1)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2)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材料分析:新中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1950年代
“人多好办事”
1970年代
“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80年代
“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
2013年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2016年
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思考:(1)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主要基于什么原因?
答案提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小结:我国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1)原因: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2)意义: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活动:材料分析
材料一 根据卫计委2015年7月份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0~14岁低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5%,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低0.1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出现净减少,老龄化加速和少子化加剧并存的人口结构问题十分突出。
材料二 2015年10月29日18:34?新华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思考:(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答案提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适应我国低生育率、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不断加剧等人口形势变化而作出的正确选择。
(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能更好地应对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目标导学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材料一
类别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
径流量
森林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自然资源大国
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3
3/5
1/3
1/4
1/5
人均资源不足
人均量占世界位次
110
80
67
88
121
 材料二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物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问题:(1)材料一可看出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提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材料二表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还存在怎样的问题?
答案提示: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小结:资源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虽然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从资源的人均量和利用率来看,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始终面临着资源短缺和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活动:图片感悟




思考:(1)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提示:反映了我国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
①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②我国环境质量虽在进一步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2)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
答案提示: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材料分析:有人说,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耗资源和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必然的;也有人说,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来解决,实现科学发展。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赞同第二种观点。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需要消耗资源,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和污染,貌似有理。但是绝不能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由此造成浪费、损失、污染、破坏,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科学发展之路;
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③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巩固提升:拓展活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思考:(1)十九大报告为什么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答案提示: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②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我国环境质量虽在进一步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2)应该怎样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答案提示:①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对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②社会:坚持绿色发展,走文明发展之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③个人: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等等
(3)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会落实哪些具体行动?
答案提示:不随便丢弃废物;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尽量使用环保塑料袋等;劝阻家长不焚烧秸秆;使用环保交通工具;与动植物友好相处,不去滥捕乱杀;?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争做环保小卫士,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等等
二、讨论交流生成新知
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知识点小结:
正视发展挑战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现状
(1)基本特点
(2)其他特点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人口问题的对策——计划生育
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资源环境状况
2、资源环境严峻形势
3、对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素质偏低
③城乡分布不均衡
④“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其依据是( )
①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不会得以根本改变
②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③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紧张的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
A、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悖
B、不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是随着变化中国人口情况的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
D、不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中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列世界第6位,但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人均森林占有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2.5%,单位面积蓄积量指标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这说明我国( )
①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③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④总体上资源紧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这反映出( )
①我国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②把环境治理作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右图反映出我国( )
①国家建设生态文明,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②我们既要发展经济搞建设,也要保护环境促文明 
③我国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我国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④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出台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李干杰表示,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此,今年将稳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推动提高铁路货运比例,整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继续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强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开展区域应急联动。
据李干杰介绍,在加快水污染防治方面,将推动36个重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黑臭水体整治,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清理整治,并督促相关地方依法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督导2.5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重点河口海湾污染防治。
在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将深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推动各地优化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制定化学品环境管理战略;推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李干杰还表示,2018年将完成所有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此外还将完成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调查与评估,以及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启动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
(1)我国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有什么意义?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打赢蓝天保卫战?
(3)请你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浪费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作为中学生,面对这些现象,你应该怎么办?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正视发展挑战》自主预习答案
1、全球性 资源 环境
2、最多 人口素质偏低
3、全局性 长期性 计划生育
4、人口 经济社会 2016 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
5、生态系统 环境
6、物质基础 不尽合理 不够科学 非常严峻
西方工业化 利用 开发资源
土壤污染 民心之患
9、自然灾害 生态平衡 生命安全 身体健康 重生 自我毁灭
10、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 生产发展 生态良好
《正视发展挑战》当堂演练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A 2、B 3、C 4、D 5、D 6、B
二、非选择题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有利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2)①国家: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对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②社会:坚持绿色发展,走文明发展之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③个人: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