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地区九年级上月考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金华地区九年级上月考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九年级 社会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哪次战争开始于新文化运动的前一年,结束于五四运动的前一年?(?? )
A.抗日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北伐战争
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走向共和之路”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搜集相关资料,请你帮他们把下面的资料搜集卡补充完整( )
资料搜集卡查找类别 (传播中心) 相关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宣传革命思想




A.上海、东京 B.广州、东京 C.上海、南京 D.天津、上海
3.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文学社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共进会
4.“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
灭……”中国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北伐战争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7.1921年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因其平易、通俗而广为传唱。这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8.新文化运动实际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可以从下列哪项中
反映出来( )
A.提倡新文学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民主
9.右图是近代中国某次战争的示意图,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
最强音的口号是( )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打倒蒋介石反动派”
10.1920年2月,陈望道在义乌翻译《共产党宣言》,完成后回上海交给指导长江以南建党
活动的领导人审阅。这一领导人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周恩来
11.右图是八路军使用过的臂章,“中华民国三十年佩用”。该年是( )
A.1939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12.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正确的是( )
①基本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三大军阀的主力
②胜利进军的最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③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④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从广州迁到了武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14.新学期开学伊始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武汉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
①武昌首义,推翻清王朝 ②共产党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③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号角 ④八七会议,号召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6.“日本帝国主义凶狠残暴,在中国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以下与材料相符的罪行是( )
①南京大屠杀 ②投放原子弹 ③对后方城市进行轰炸
④对国统区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⑤细菌战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名言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哪一事件爆
发前,广大学生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 )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18.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某校组织开展了井冈山研学旅行,下列最能体现其红色旅游
特色的是( )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19.1942年6月1日,蒋介石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封面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 )
A.“在孙陨落之后升起”
B.“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
C.“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但曙光已经微现”
D.“十四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

20.荖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选择不同,但他们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D.唤醒国人与列强抗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
21.镜头一:民族 民权 民生 镜头二: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饥民惨状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镜头一是我国哪一重要历史人物?(2分)请列举一例说明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所作的努力。(2分)

(2)请根据镜头一标题的提示,说说图中人物为梦想而奋斗所取得的成果。(3分)

(3)请结合镜头二说说镜头一中“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3分)


22.【思想解放 引领变革】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1)材料一中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材料中的哪句话是其中“民权主义”的体现?孙中山领导这场革命运动建立的政府名称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赛先生”指的是什么?请写出该思想主要宣传阵地,新文化阵营能在北京大学形成得益于谁提倡的“学术思想自由”?(3分)
(3)材料三摘自哪篇文章?文章中描述的“吃人”的社会,旨在猛烈地批判什么?(2分)
(4)从孙中山到陈独秀,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3.【前赴后继 救国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11年这场革命在政治上付出的沉重代价,以文化的巨大进步获得了某种补偿。1912年—1919年初的中国知识界的价值重建运动可以视为象征。后来又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材料二: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的消息传到国内,对渴望“公理战胜强权”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人们心中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1)这场“价值重建运动”对材料二中这个政党的诞生产生了什么作用?(1分)五四运动是“新纪元”的开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的1911年的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怎样的政治条件?(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首先“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的社会群体和“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壮大的阵营”分别是什么?(2分)体现了该场运动怎样的性质?(2分)

24.【领导核心 指引方向】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制定了这样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材料三: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1)材料一提到的会议指什么?说说为什么这次会议是及其“重要的”?(3分)
(2)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指什么道路?(2分) 这条道路为什么能使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1分)
(3)材料三中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分)如何理解“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2分)

25.【全民抗日 洗雪耻辱】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不忘国耻,反思历史”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活动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历史地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历史史实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展现了中国万众一心的民族凝集力,国共两党再次握手。
材料三:历史评论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的梦想》
(1)材料一所反映的战役分别是国共两党合作后取得的重大胜利战役,图二是哪个政党领导的开辟的什么战场取得的胜利战役?(2分)
(2)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再次握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当时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1分)该战线的形成和两次重大“事变”密切相关,请写出两次事变的名称,并任选一个简述其对这一战线形成的重要影响。(4分)
(3)历史评论可以帮助认识历史,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说说材料三的观点“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合理性。(2分)

2018学年九年级10月份学情检测 答题卷
初中社会·思品考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20小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有5小题,共50分)
21.(1)(5分)



(2)(3分)




(3)(2分)



22.(1)(3分)


(2)(3分)


(3)(2分)


(4)(2分)

23.(1)(3分)


(2)(3分)



(3)(4分)

24.(1)(3分)


(2)(3分)


(3)(4分)





25.(1)(2分)



(2)(6分)




(3)(2分)








社会月考参考答案2018.10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B A D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A D B D C C A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
21.(1)孙中山,(2分)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创建黄埔军校,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等。(2分)
(2)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分)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分)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3)人民生活依然困苦不堪;(2分)没有实现“民生”的目标。(1分)
22.(1)三民主义(1分);“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1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分)
(2)科学(1分);《青年杂志》或《新青年》杂志(1分);蔡元培。(1分)
(3)《狂人日记》(1分);旧道德、旧礼制。(1分)
(4)从(政治)制度领域到思想文化领域。(2分);
23.(1)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3分)
(3)青年学生(1分);工人阶级(1分);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分)
24.(1)中共一大;(1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焕然一新。(2分)
(2)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1分)
(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其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2分)
25.(1)(1)共产党;敌后战场。(各1分)
(2)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
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各1分)
影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分),这标志着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或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1分),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任选一例阐述其影响,2分)
(3)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
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2分)


班 级: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