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民法: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民法: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0课 依法进行民事活动
第1课时 民法: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法包含内容。
2.知道我国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广泛的权利。
3.明确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及其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难点: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预习引领】请同学们按以下要求,自学本课内容,完成空白,并做出标注。
一、生活中的民法
1.我国民法的含义及包括的法律、地位分别是什么?
(1)含义:民法是规定并调 的 、 和 之间的 关系和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包括的法律:在我国,民法包括 、 、 、 、 、 等。
(3)地位:我国民法赋予民事主体 的民事权利, 是民事主体权利权利的宣言书。
2.我国自然人享有哪些权利?我国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哪些权利?
(1)自然人享有 、身体权、 、 、 、__ __、 、 、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2)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 、 、__ __等权利。
二、遵守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
3.我国公民在进行民事法律活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及对应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 原则。它是民法的 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 。
(2) 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原则,按照 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正民事法律关系。
(3) 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 。
(4) 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原则,秉持 ,恪守 。
(5) 原则。民事活动应当遵守 及 。
(6 ) 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 、 。
4.遵守民事法律活动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 _和_ __的统一。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法律活动,既要遵守 的要求,又要遵守__ __的要求;民事主体只有遵循民法的 ,规范 ,才能更好地维护民事权利。
【合作探究】
1.8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水泥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由甲公司供应乙公司水泥160吨,全年分4批由甲公司运送至乙公司,每批40吨,每吨5000元,运费与货款在每批收货后结算。
次年2月,甲公司向乙公司发运了40吨水泥,乙公司立即支付了货款及运费20万元。6月以后,议价水泥价格不断上涨,产品供不应求,甲公司为了充分满足议价水泥的供应,停止了向乙公司发货,9月至11月3个月内,乙公司多次催货仍未见甲公司发货。乙公司只得陆续购买高价水泥以应付市场急需。1月过后,水泥开始滞销,甲公司于2月又向乙公司发运水泥80吨。其时,乙公司已不需如此多的水泥并且库容已达到饱和。货到后,乙公司立即电告甲公司:“停止发货,立即协商”。双方在协商过程中,乙公司提出合同中约定全年分4批发货即按季度发货。现仓库已满,水泥无存放地方,并且库存水泥完全够用还有节余,要求解除合同。甲公司则认为合同并未约定按季履行,而且自己第一批发货已按约履行,对方无权拒绝受领发运的80吨水泥,未履行的合同部分不能随意变更解除。双方在协商过程中,甲公司又将最后40吨水泥运至,乙公司只得把水泥堆放在仓库门口。时值夏季阴雨,水泥被雨水冲泡损失严重,乙公司为减少损失只得降价处理。
甲公司发货后,要求乙公司支付余款和运费5、5万元。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没有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强迫别人受领,故拒付货款。甲公司索取不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履行合同,支付余款及运费。乙公司则反诉甲公司不恰当履行,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要求解除未履行的合同。
请试分析甲公司的行为。
2.2002年1月,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称为“公序良俗第一案”的
张某诉蒋某遗产继承纠纷案作出判决。立遗嘱人黄某系蒋某丈夫,后与张某同居,黄某在病故前立下遗嘱将部分遗产赠与张某,因黄某之妻蒋某不肯执行遗嘱,张某遂诉至法院。法院认为,遗嘱虽然经过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手续,但因该遗赠行为本身违反了社会公德,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属无效民事行为,故对张某的诉求不予支持。
问:请分析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

【当堂检测】
1.参与下列活动的人或组织之间的关系对应的法律不准确的是
A.刘丽和同事李明去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领结婚证——婚姻法
B.赵某依法继承其父亲的遗产——继承法
C.税务局工作人员依法对辖区工商户秦某征税—— 合同法
D.工商局工作人员金某到超市购买一批办公用品——物权法
2.甲知其房屋南边邻地将建一层楼房,但是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予乙。半年后,南边高楼建成,乙的房屋曼不到阳光照射。在此例中,甲主要违反了民法的哪一基本原则
A.权利不受侵害原则 B.平等互利原则 C.节约资源的原则 D.诚信原则
3.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是
A.小赵在服装店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店主强要其购买
B.小李向电信公司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安装电话同上签字
C.小周向小王借钱,双方达成协议,到期小周主动偿还借款
D.小孙下班回家在小区内随便停车,占用他人车位
4.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 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中不属于
A.社会团体 B.法人 C.非法人组织 D.自然人
5.小张和小黄是好朋友因小事闹翻了,小张在其照片上随意涂画,并弄成搞笑形象印刷出售营利,侵犯了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名称权
6.与《民法通则》相比较,《民法总则》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进行了重大修改,下列民事权利不受《民法通则》保护的是
A.个人信息隐私权  B.知识产权  C.财产继承权  D.婚姻自主权
7.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A.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
B.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地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C.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使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
D.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订立合同的权利
8.以下属于《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按劳分配原则 B.平等原则 C.公平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9.《民法总则》规定,( )在民事活动中的( )一律平等。
A.民事主体,法律地位 ?B.当事人,法律地位 ?C.当事人,地位 ?D.民事主体,地位 10.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A.公平 B.公正 C.公开 D.诚信
11.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
①.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③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④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2.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①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③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④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压飞了一块小石子,小石子飞起碰到骑自行车的人,骑自行车人慌张将路边行人撞伤。请分析案例。
14.天津市塘沽区张学珍、徐广秋开办新村青年服务站,于1985年6月招雇张国胜(男,21岁)为临时工,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次年11月17日,该站在天津碱厂拆除旧厂房时,因房梁折落,造成张国胜左踝关节挫伤,引起局部组织感染坏死,导致因脓毒性败血症而死亡。张国胜生前为治伤用去医疗费14 151.15元。为此,张国胜的父母张连起、焦容兰向雇主张学珍等索赔,张等则以“工伤概不负责”为由拒绝承担民事责任。张连起、焦容兰遂向法院起诉。
分析该案中的做法对吗?是否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并说明理由。
15.原告方定芬、文云昌(方定芬之夫)与被告龚德权、龚泽辉(龚德权之子)系邻居,所居住的移民安置房地坝属政府规划的移民街道范围。原告利用住房开办有一面条加工厂。2010年1月15日9时许,被告按照规划要求硬化屋前地坝,遂将施工动力电源线按之前其他邻居硬化屋前地坝的习惯接在原告面条加工厂的动力电表上。当日10时许,原告方定芬认为被告的擅自搭电行为严重影响面条加工厂的营业活动,且危及电表超负荷运转而关闭了空气开关,被告因断电而停止了地坝硬化施工作业。被告龚泽辉见原告断电随即用铁锤砸坏原告的配电箱,原告和原告之夫文云昌即上前制止,被告龚德权随后用锄头砸坏原告的电表和雨棚。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龙桥派出所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平息了该纠纷。纠纷后,原告雇请人员对损坏的物品进行了重新安装和更换,其中配电箱820元,配电箱雨棚80元,安装费388元。后经有关部门调解未果,原告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二被告赔偿原告配电箱820元,配电箱雨棚80元,安装费388元,面条加工厂停工损失4001.8元(535斤/天×0.68元/斤×11天),共计人民币5289.8元。
侵权纠纷案件,法官在裁判时采用什么原则?
答案部分
【预习引领】
1.(1)平等主体 自然人 法人 非法人 人身 财产 。
(2)民法总则 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 。
(3)民法。
2.(1)生命权、 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名称权、 名誉权、荣誉权。
3. (1) 平等 首要 平等。
(2) 自愿 自愿 自己 。
(3) 公平 公平 权利和义务 。
(4) 诚信 诚信 诚实 承诺。
(5) 公序良俗 公共秩序 善良风俗。
(6)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法律_道德 法律 道德 基本原则,民事行为 。
【合作探究】
1.甲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水泥购销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由甲公司供应乙公司水泥160吨,全年分4批由甲公司运送至乙公司。在订立合同后由于水泥价格不断上涨,产品供不应求,于是甲公司便停止向乙公司供应水泥,转向市场进行高价销售。当市场水泥价格下跌时,甲公司便将80吨水泥全部运到乙公司,造成乙公司水泥无地方存放的情况,使乙公司遭受巨大损失。甲公司的行为违背了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甲公司在订立合同后应依照诚实信用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也要依照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故此,甲公司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赔偿乙公司所遭受的物质损失。
2.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公序良俗原则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功效。
【当堂检测】
1.C 2.B 3.C 4.A 5.C 6.A 7.D 8.A 9.A 10.A 11.C 12.C
13.根据情况,责任无从追究,根据民法公平原则(平等原则),行人受伤的损失由行人自己,骑自行车人,汽车驾驶员3人共担。
14.该案中“工伤概不负责”条款违反了宪法和有关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是无效的。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张学珍、徐广秋身为雇主,对雇员理应依法给予劳动保护,但他们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也严重违反了《民法通则》“公序良俗”原则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15.公平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公平原则属于民事法律的核心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