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民版)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 知识归纳复习提纲第七课 生命之间1、感悟生命①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的生命都有着微妙的和谐的关系。②自然界的有许多动物与动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关系。同时动植物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现象。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在大自然永恒的规律。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们有很强大的生命力。2、为什么说动植物是我们的朋友?答:①动植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它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②给我们提供生活所需还是我们精神的慰藉和寄托;③在危难时刻,有些动物救人于水火之中,发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作用。3、有用才是朋友吗?答:不是,因为大自然中的许多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类也毫不例外的有用。4、人类肆意地破坏大自然会有哪些严重后果?答:我们一方面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使一些动植物因为没有安身之地而灭绝;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私利,乱砍乱伐,乱捕滥杀,直接导致一些动植物的灭绝。5、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为什么?答: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的大小生命。与它们和谐相处,关爱、呵护其他生命。因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放任自己的破坏行为,漠视物种的灭绝,结果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八课 地球在叹息一、第一声叹息:是指地球上的植被被人们毁坏。1、植被有哪些作用?答:它们能够遮风挡雨,为人类奉献绿色、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也能为动物提供居住场所。2、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答:①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开垦荒地②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人类破坏植被的后果(危害)①加速物种灭绝,影响生物的多样性②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及发展③严重危及生态环境,伤及人类自身。④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安全。防止地球“头发脱落”的措施①合理开采树木,禁止乱砍滥伐②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并做好护林工作③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④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5、中学生应如何爱护植被?①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植被的重要性,并宣传保护植被的意义。②从点滴小事做起,如爱护一草一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等③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发现破坏植被的行为,积极劝说或向有关部门举报。二、第二声叹息:是指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答: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如①人类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石化燃料,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有毒气体②汽车尾气、③建筑工地的灰尘2、大气层污染给人们带来哪些严重后果?答:①有毒气体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建筑物等。②臭氧层遭破坏。农作物减产,海洋生物受损害,危害人体健康。③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3、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答:①消除烟尘,限制工厂污染物排放量②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作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④提倡低碳出行,少开私家车⑤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4、我们中学生能为防治大气污染做点什么?①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宣传防治大气污染的意义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③敢于同破坏环境、污染大气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三、第三声叹息:是指水资源的污染 1、水污染的危害答:大江断流、水质污染、人畜饮用水短缺,干旱频繁发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等。 2、水污染的原因答:工业废水(主要污染源)、农业化学污染、生活污水 、石油对水体的污染 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措施答:①建立污水处理厂。 利用各种方法,将污染物质分离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②生活用水再利用。 ③使用节水装置及高质量的产品。 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⑤加强立法,依法打击污染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我们青少年能为保护水资源可以做些什么?答:①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宣传保护水资源的意义。②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生活小事做起,节约用水。③敢于同浪费水、污染水的行为作斗争。5、材料一: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材料二: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材料三:7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栗战书委员长作了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栗战书说,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通过法律实施监督,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实施,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践行什么发展理念?答: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去做?答:①积极宣传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例如不乱扔垃圾,不攀折树木花草,低碳出行等;③积极向政府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④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3)栗战书委员长为什么强调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答:因为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环境形势严峻;通过法律实施监督,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实施,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加快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第九课 中华民族的选择1、怎样理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所以是“资源大国”。说是“资源小国”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浪费损失现象较严重,导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黑体字为自然资源的现状)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3、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新的特点 : 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⑤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4、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5、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6、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7、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8、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9、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0、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11、青少年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以做些什么?①认真学习环保、节约资源的知识,树立环保、节约意识,并做好环保节能的义务宣传员。②在生活中自觉落实节约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 节约纸张、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选购绿色食品等③敢于同身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及时规劝或向有关部门举报。④关心所在地的资源、环境状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