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第一框)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课型:新课)
班别: 组别: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理解合法致富的意义;
重点识记税收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纳税。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一、为什么要合法致富?
(1)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的获得财富的机会,所获得的财富才受法律保护。
(2)相反,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因此,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税收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税,又称税收、税赋等,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政府依法征收税款作用是什么?
国以税为本。国家修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资金主要依靠税收;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
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什么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遵守法律和道德,不仅能获得财富,还能收获他人的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易错知识点】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不是权利。
2.获得财富既要合法又要合乎道义。
3.理解什么是合法财富(尤其是捡的、挖的)
四、【巩固提升】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列获得财富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 B )
A.王某外出打工一年挣了80000元钱
B.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给某开发商招揽建筑工程,获得好处费30万元
C.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
D.个体餐馆的老板李某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
2.某私营企业的老板, 收人很高, 征收个人所得税时, 他有时感到不满:“大家都是劳动者 , 凭什么我多缴, 人家少缴, 甚至不缴, 这不公平。”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是( C )
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不存在不公平现象
B. 所有的人都应该缴纳同样多的个人所得税
C. 国家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整体公平发展
D. 老板应多缴税 , 普通劳动者少缴税
3.在税收问题上,我们中学生应( A )
①强化依法纳税意识 ②加强税法宣传 ③参与税法制定 ④参与税收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古人云:“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它告诫我们( C )
①不要不择手段地获取不义之财 ②在追求利益护的时候,应当将“义”放在重要位置 ③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当见利忘义 ④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当见利思义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B )
A.可以不择手段地获得财富
B.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
C.富有是每个人的愿望,人们应当寻找暴富的方法
D.只有劳动收入才是合法的
6.财富的获取有多种办法和途径,下列属于通过合法途径和手段获取财富的是在字( C )
①上班获得工资②写文章挣稿费③博彩的盈利④搞发明创造获得收益⑤官员收受的贿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7.课本第96页:谈谈政府依法征收税款的作用和意义。
答:国以税为本。我国征收的税收主要用于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课本第96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说说理由。
答:主动报警,维护好现场,将现金返还给银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遵守法律和道德,不仅能获得财富,还能收获他人的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
第十二课(第二、三框)财富观与消费观
(课型:新课)
班别: 组别: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了解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意义;
树立富而思源的意识;
了解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意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一、我国倡导什么样的富民政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 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富而思源的表现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表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表现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意义:在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而且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为什么要富而思进?
富了以后,是安于现状,还是富而思进、不断开拓,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财富观、人生观。“ 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
勤俭节约有什么重要意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懂得财富来之不易,牢记奢侈浪费的危害, 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恪守合理消费的原则,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不仅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利,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还要秉持勤俭节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认为勤俭节约的观念已经过时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一方面,我们所拥有的任何财富都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是对劳动者起码的尊重;
另一方面,整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这一代人浪费得越多,后代人失去的也就越多。如果每一代人都不加节制地消耗这个世界的资源,富饶的地球母亲最终会被贪婪的人类榨干最后一滴乳汁。
三、【易错知识点】
1.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
2.区分“富而思源”与“富而思进”。“富而思源”指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富而思进”指不断进取、创造、突破和超越。
四、【巩固提升】
1.(2017年长沙)5.校园网贷,是网络贷款的一种,因为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贷迅速,受到在校学生的亲睐。但部分不良网贷平台运行不规范,暗藏“高利贷”,甚至采取暴力方式逼迫学生还债。对此,你的建议是( C )
①理性消费,不盲目贷款 ②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③完善法规,加强监管 ④依法处置,禁止网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这段话的精神实质是 ( D )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C.必须统筹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D.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广西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现象比较普遍。2016年,广西工商联各级会员企业共捐赠爱心助学款2800多万元。企业捐赠爱心助学款 ( B )
①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②表现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③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④反映了“富而思进”的人生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
4.“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重要举措( C )
①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②体现了走共同富裕道路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实现总体小康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② D.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 在某中学餐厅的餐桌上都放着一个宣传牌,牌上印有一首名为《一滴汗一粒 粮》的小诗:“一日不吃饿得慌,一季不吃饿断肠,手拍胸膛想一想,节约粮食理应当。”“节约粮食理应当”中的“理”是( D )
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节约资源人人有责 ③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④艰苦奋斗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课本第100页:查找中外历史上关于勤俭持家、节俭治国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答: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
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7.课本第102页:反省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找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办法和计划。
答:人情消费。危害:相互攀比,浪费资源。改进的办法:①在消费前,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地方;②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的商品;③不与周围的人盲目攀比,浪费金钱;④注重绿色消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