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财富论坛第十课 走向小康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生活的种种变化,感受小康生活的到来2.了解“三步走”现代化建设战略构想,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3.知道我国现在的小康的特征,理解全面小康的内涵及意义4.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受惠,人人有责”从温饱到小康,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走过的光辉历程。项目一 感受小康小康梦想的现状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正朝着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人们的衣食住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具体表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辉煌成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辉煌成就:①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②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74.4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主要原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项目二 解读小康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界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末,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我们现在的小康有什么特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和宏伟目标?要求: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嬴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宏伟目标: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的内涵:(1)全面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2)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什么?(1)通过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2)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通过全面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什么要积极承担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受惠,人人有责(2)集中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第十一课 财富之源学习目标:1.知道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等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2.理解辛勤劳动的重要性,知道智慧创造财富的表现3.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掌握如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方法4.掌握获得财富的途径和要求项目一 财富基于勤劳为什么说“财富基于勤劳”?(1)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创造财富的基础是什么?)(2)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晶。*课本P86思考,庄稼汉所说的“财宝”是什么?这个寓言故事藴含着什么道理?(1)财宝是指勤劳。(2)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勤劳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为什么要传承、发扬“勤劳”这一美德?(1)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著称,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我们的祖先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五千年的光辉文明。(3)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越来越繁荣富强的国家。(4)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苦干实干的劲头,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5)我们国家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面临的困难还很多,需要继续发扬勤劳的美德。项目二 财富源自智慧为什么要重视智慧?(1)创造财富,不仅要靠勤劳,还要靠智慧,要有发现财富的慧眼和敢于创新的头脑。(2)智慧对于创造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智慧创造财富表现在哪些方面? (智慧如何创造财富?)(1)科技进步和科学创新(2)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什么说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够创造财富? (科学技术有什么作用?)(1)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是发展生产力、增加财富的决定性因素(2)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项目三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哪些?(1)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2)资本、管理等因素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什么意义?(1)充分调动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因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2)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可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如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就国家而言:首先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广泛充分第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次,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2)就个人而言:要勤俭节约;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要有聪明的智慧和才能;要有开头创新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还要有善于管理资本的本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有何意义?(1)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意义:有利于广泛、充分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调动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则及内容分别是什么?(1)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2)内容:①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②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为什么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也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保证。面对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我们应如何做?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发挥特长,将来踏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第十二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学习目标:1.知道经济活动中守法的意义和违法的危害,理解合法致富的必要性2.了解税收的作用,理解“依法纳税,人人有责”3.了解“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表现及意义,认识并掌握我国的富民政策4.理解勤俭节约的意义,学会勤俭节约、合理消费财富的获得与支配,需要在法律天平上检验,用道德标准去衡量。项目一合法致富,依法纳税获得财富,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为什么要做到纪守法?(1)意义: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的获得财富的机会,所获得的财富才受法律保护。 (2)危害: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要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2)税收的作用:国以税为本。①国家修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资金主要依靠税收③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3)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遵守法律和道德,不仅能获得财富,还能收获他人的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项目二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我国倡导什么样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表现及其意义。表现意义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而且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富而思进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项目三 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为什么要勤俭节约?(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3)勤俭节约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 (4)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如何看待“勤俭节约的观念已经过时了”。(1)判断:这种观点是不对的(2)原因:①我们所拥有的任何财富都是人类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是对劳动者起码的尊重;②整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这一代人浪费得越多,后代人失去的也就越多。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勤俭节约,合理消费”?有何意义?(1)做法:从小就要懂得财富来之不易,牢记奢侈浪费的危害,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恪守合理消费的原则,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意义:不仅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利,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补充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包含的内容:全面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