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不一样的境遇 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不一样的境遇 导学案(表格式,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8课教学案
课题
不一样的境遇
课时
1
媒体
课件
设计
教学


1.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其类型和生存状况
2.了解同龄弱势群体的境遇
3.了解平等的内涵,知道同情、尊重、帮助弱势群体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4.懂得平等社会的建立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每个人都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弱势群体的概念和类型,平等的内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维护平等权利的道德责任感。
教 学 活 动
本课核心考点及探究与分享
个 性 部 分
基础导学:
1.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P60)
(1)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2)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个人之间的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2.什么是弱势群体? (P60)
一些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维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的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
3.我国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哪些人员?其主体是哪些人? (P60-63)
(1)主要包括:
①农村贫困人口;     
②进城务工人员;
③城市下岗失业和低收入人员;
④病人和残疾人;
⑤缺乏照顾的老人;
⑥遭遇灾害的人群。
(2)主体:生活在我国广大内陆的深山区、荒漠地区、边疆地区以及部分农村和城镇的贫困人口。
4.弱势群体中有一些是我们的同龄人,他们正经历着怎样的艰苦生活? (P63)
(1)有的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
(2)有的要过早地背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3)有的因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
(4)有的因家庭变故,面临许多困难;
(5)有的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离开了家乡,居无定所,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5.怎样认识和理解人与人的平等? (P64-65)
(1)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样重要,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2)在社会生活中, 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都平等地拥有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6.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P65)
(1)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
7.怎样正确认识平等? (P67)
(1)平等不等于平均。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并带动与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 携手共进, 实现共同富裕。
②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2)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①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②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 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存在。
③在发展进程中,逐步提高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更高水平的平等,任重而道远。
互动探究:
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并分析存在的原因。
面对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例题精选:
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有关平等的看法,错误的是 ( B )
A.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B.平等要受社会制度的限制
C.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会促进平等的不断发展
D.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平等,任重而道远
课堂板书:
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