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走进社会大课堂复习课件+检测卷+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走进社会大课堂复习课件+检测卷+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走进社会大课堂
复习课
道德与法治鲁教版 九年级上
好奇心
从众心理
网络是把“双刃剑”
合理利用网络
把握自己
积极的一面
融入社会
方式、要求
文明参与
参与公共生活
怎么样
为什么
思维导图
社会需要
热心肠
服务
他人和社会
融入社会
问题一面
务实看社会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变化?P43
如何对待社会的发展变化?P43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融入社会
如何融入社会?P45
如何认识好奇心?P45-46
如何认识从众心理?P46
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把握自己?P47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信息化生活
如何看待网络是把“双刃剑”?P47-48
如何应对信息化浪潮?P49
如何合理利用现代媒介?P50-51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如何利用互联网服务学习与生活?P50
如何利用互联网参与公共生活?P50
文明参与公共生活
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的意义?P54
我们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P54-55
遵守公共秩序(为什么/怎么样)?P55
爱护公共设施(为什么/怎么样)?P56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心中有爱服务社会
为什么社会需要 “热心肠”?P57-58
我们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P59-60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典题练习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国的快速发展,看着日新月异不断改变的生活感觉很正常,我们习惯了中国高铁的高速,移动支付的便捷,共享单车的方便,网络购物的神奇。
但是现在也有一些国人总认为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他们跟美国比科技,跟德国比严谨,跟日本比整洁……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跟全球的发达国家去比他们最强的,最有优势的。
典题练习
【看发展 看问题】
你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满意吗?为什么?
比较让我们发现问题,你发现我国现阶段还面临哪些问题?
成就与问题并存,作为祖国建设者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成就和问题?
典题练习
2017年,腾讯“99公益日”在3天内创下了13亿善款募捐总额的新纪录,但这场盛宴随即被“套捐”蒙上了阴影。
根据腾讯公益基金会设置的规则,捐赠者每捐出一笔款项,基金会就会按随机比例配捐,每天募集金额会按基金会为单位进行排名,当日进入前99名的基金组织将有机会参与“惊喜时刻”活动,由爱心企业按1∶1比例进行配捐,每天额度为666.6万元。腾讯基金会披露,参与此次活动的公益组织超过6000个。
2017年9月7日,腾讯99公益上线首日,捐赠人数就超过了538万,捐赠金额超过3.15亿。但9月8日下午,网络上爆出有多家基金会的项目组织用账号操作多次小额捐赠,其中一个账号前后两次操作仅隔3秒,公益机构涉嫌“套捐”以获得腾讯公益提供的配捐额,令公众大跌眼镜。
典题练习
结合事例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互联网等现代媒介的?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生活?
典题练习
为了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本着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岐山交警大队开展了交通科技展暨中小学生进警营活动,杏园小学的40余名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走进警营,直观地了解警营生活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最后参观学校校长谈到,今天让学生们直观地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普法教育,感触颇深。但是,孩子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教育孩子回到学校后,勇于做交通知识的传播使者,并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家长,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典题练习
说一说,参与此类活动对我们有何意义?
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典题练习
有时候,感动就在我们的身边;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感动;有时候,我们铭记了感动;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感动身边的人。
中央电视台精品栏目《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近百位感动中国人物,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心灵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典题练习
生活中,有哪些品质能够感动你?为什么?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动身边的人,说一说你的打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走进社会大课堂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结婚“三大件”的变化: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扇、冰箱,洗衣机→电脑、汽车、住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
A.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B.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
C.人们重视物质生活,忽视了精神生活
D.人们必须努力克服从众心理
2.一段时间以来,在青少年中兴起一股“网红热”。受其影响,许多中学生仿效“网红”的发型、衣着、说话语---面对这股“网红热”。我们中学生应该 ( )
A.坚决拒绝,决不跟风
B.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C.追求时尚,尽快赶上,以免落伍
D.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目效仿追随
3.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 )
①发展不平衡②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③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④社会文明尚需提高
A.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乐乐是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有一次和几个同学去网吧玩,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从家里偷偷拿钱和同学上网,在那里认识了一些玩游戏的朋友,期末成绩一客千丈,他内心十分痛苦,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 )
①从众心理是把双刃剑②生活中不能盲目从众,否则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③性格软弱的人才会从众④从众行为弊大于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5.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下列行为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
A.早睡晚起,不吃早餐 B.好吃就多吃点
C.饮食合理搭配,不挑食 D.经常熬夜,多吃零食
6.网络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对网络交往认识正确的是 ( )
A.网络交往利大于弊,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上网
B.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C.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
D.网络交往魅力无穷,可以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7.当你在电视、电脑上看到暴力、色情/凶杀等情节时,你会 ( )
A.津律有味地看下去
B.马上走开,因为这些内容会毒害我们的思想
C.感到好奇,并将所看到的内容在同学中传播
D.看一看而已,不去做就行了
8.下列对好奇心理解正确的是 ( )
A.好奇心就是猎奇心理
B.好奇心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会使我们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C.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可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好奇
D.好奇心把握不好,会让我们谈入歧途,因此我们要杜绝好奇心理
9.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无限广阔的交往空间。网络交往的积板作用体现在 ( )
①网络给了我们自由飞翔的翅膀②网络交往的快捷便利是无可比拟的③网络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④网络交往无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流行的事物,我们不应该从众的是 ( )
A.小区里兴起健身热 B.绿色消费 C.互相攀比穿名牌 D.光盘行动
11.当你上网见到类似点击这里轻松赚取100万“只付10 元,赢利10万”之类的诱人广告时,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 ( )
A.信息无价,机会难得,要及时抓住机遇
B.要冷静分析上述信息,区分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C.看到这些信息时,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追随
D.大胆尝试,积极合作,也许能赚到钱
12.互联网使“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梦想成为现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网络无所不能,已经可以代替一切学习手段
B.网络使信息快速传播,有利于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
C.网络已成为求知者的全部生活
D.网络能让上网者都成为知识分子
13.打开“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各种信息应有尽有、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
①明辨是非,理性对待各种信息②将各种信息积极转发与大家共享③文明上网,不跟风、不盲从④加大对传播不良信息者的打击力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4.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式可以是 ( )
①通过论坛、微博发表个人见解②参与网络公益活动③通过政府网站问政平台提出建议④对社会生活 中的消极现象进行批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利于 ( )
①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②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③结识社会青年,寻求他们的保护④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 )
①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活动②辍学到发达地区打工 ③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④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⑤不上学到灾区去当志愿者
A.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17.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我们必须 ( )
①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②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③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 ④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生活话题,下面对社会生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不断向前发展
②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充满危险,应少接触
③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④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对遵守公共秩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应该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各种规则
B.规则是对我们的自由和安全的保护
C.遵守规则就是对我们的限制和约束,生活不需要规则
D.我们应让守规则、讲秩序成为生活习惯
20.文明参与社会生活就要做到 ( )
①举止文明②尊重他人利益③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④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
21.观察漫画《社会生活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你能说说,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吗??(5分)
(2)你知道社会生活飞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吗? 说出两点即可。(2分)
(3)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6分)
22. 最近两年,许多年轻女孩喜欢穿九分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露着脚踝,据说是因为韩剧里的明星大多是这种穿法。
根据这种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心理吗? (3分)
(2)怎样正确认识这种心理? (6分)
23.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你赞成这个观点吗? 为什么?(9分)
(2)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互联网? (6分)
(3)我们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8分)
24.2018年3月,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军浩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而全国获此荣誉的仅50人。有人曾这样形容陈军浩的生活:他不是在服务他人,就是在服务他人的路上。截至2018年2月,红领之家共注册红领1160名,5年来开展志愿服务2195次,服务时间达4425小时,实现了从“学雷锋一阵风”到“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转变。他说:“做好这份事业,让我感到满足,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你参加过哪些志愿者活动?请列举两例。(4 分)
(2)如果学校要组织一次向雷锋标兵学习的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如何用实际行动服务他人和社会? (9分)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5BDDAC 6—10BBBAC 11—15 BBCBC 16—20DDACA
二、材料分析题(21题13分,22题9分,23题23分,24题15分,共60分)
21、(14分)
(1)(5分)体现在①衣食住行、工作娱乐中②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③科学技术的进步④社会风气的变迁⑤社会体制的变革等方面
(2)(2分)①党和国家制订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②全国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等。
(3)(6分)①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②在生活中把握好自己,要学会独立思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不盲目跟风,做事有主见,明辨是非善恶,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
22.(9分)
(1)(3分)从众心理
(2)(6分)①从众心理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②从众心理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但是盲目从众是危险的,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③我们要把握好自己的从众心理,避免盲目从众。
23.(23分)
(1)(9分)赞成。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参与社会的新渠道。网络交往超越空间的限制,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网络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沉迷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良信息的传播,网络信息被窃取等,网络是把双刃剑。
(2)(6分)①合理利用互联网服务于学习与生活,利用网络学习新知,丰富生活。②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轻信谣言,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
(3)(8分)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需要我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不发表消极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不利用网络诽谤他人,不破坏网络秩序。积极依法举报非法网站和非法网站活动。
24(15分)
(1)(4分)为灾区捐款捐物、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到养老院打扫卫生等。
(2)(2分)服务他人和社会,让社会充满阳光;增强奉献意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
(3)(9分)①关心帮助周围的人。体贴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学会谦让、分享、乐于助人。②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③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鲁教版)九年级上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 走进社会大课堂
第四课 第一节 直面社会生活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变化?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娱乐当中,更体现在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变迁和社会体制的变革等各个方面。②百姓生活的变迁彰显社会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幅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积极变化体现了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构成了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现阶段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如何对待社会的发展变化?
①感受和体验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变化,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②面对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当满腹牢骚或冷眼旁观的“看客”。③人人担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养成亲社会行为。
3. 如何融入社会?
①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我们可以通过调查访问、公益宣传、社区服务、生产劳动等途径,积极通入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参与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②融入社会,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4. 如何认识好奇心?
好奇心是探索发现的起点。在好奇心驱动下,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探究有关社会问题。但好奇不等于猎奇,如果把握不好自己的好奇心,则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 如何认识从众心理?
从众、“随大流”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表现为个人在周围多数人的影响和压力下,有时会改变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①从众心理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可以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②但是盲目从众则是危险的,会束缚个人的独立思考,扼杀个性发展,还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的歪风邪气。我们要把握好自己的从众心理,避免盲目从众。
6. 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把握自己?
在社会生活中把握住自己,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逐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①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②明辨是非善恶,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③做事有主见,不屈从于消极舆论,不跟随同伴作恶,让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和法律相符。
第四课 第二节 生活在信息化社会
1.如何看待网络是把“双刃剑”?
①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新渠道。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世界也因网络而改变。②互联网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高效便利,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2.如何应对信息化浪潮?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势不可当。我们只有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发挥网络对学习、生活的积极作用,才能享受现代科技文明,过健康、文明、科学的信息化生活。
3.如何合理利用现代媒介?
①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服务学习与生活。②理性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③生活在信息化社会里,我们既要做一名理性的媒介信息接受者、批判者,又要做一名积极的媒介信息制作者、传播者,充分利用现代媒介的广阔天地,完善发展自我。④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需要我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4.如何利用互联网服务学习与生活?
①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网络学校等平台开展网络学习,学习新知,开阔视野;通过网络交往、网上娱乐等丰富生活,放松心情。②我们要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善于识别网络谣言,不轻信谣言;增强对有害信息的免疫能力,不浏览色情暴力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
5.如何利用互联网参与公共生活?
①我们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形式,对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②可以发起、参与网络公益活动;③可以对社会生活中的消极现象进行批评,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④可以通过政府网站的问政平台反映现实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等。
第五课 第一节 公共生活 文明参与
1.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的意义?
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 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2.我们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
①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②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杜绝丑陋行为,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③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④公共生活的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文明让我们优雅,文明让我们快乐,文明让社会和谐。
3.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①社会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文明守秩序,幸福每一天。②在公共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是保障公民自身安全和权益的重要条件。③扰乱公共秩序是不文明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4.遵守公共秩序要求?
①遵守公共秩序需要我们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②规则不仅是对我们的限制和约束,更是对我们自由和安全的保护。我们应让守规则、讲秩序成为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
5.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
①公共设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②使用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权利,爱护公共设施是我们的义务。③故意损毁公共设施,不仅违反社会公德,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6.如何爱护公共设施?
我们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
第五课 第二节 心中有爱 服务社会
1.为什么社会需要 “热心肠”?
①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人和社会。③我们都渴望在一个人人友善、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中生活。美好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无私的奉献和不计回报的付出。④如果我们都有一副“热心肠”,主动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就能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温暖社会氛围。
2.我们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
①服务他人和社会,我们可以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②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好形式。公益活动包括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环境保护、关爱弱势群体、为灾区捐款捐物等多种内容和形式。③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④个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只要具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意识,总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作一份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