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初中生物考点全面复习专题汇编专题二:生物与生物圈(七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一轮】初中生物考点全面复习专题汇编专题二:生物与生物圈(七部分)

资源简介

专题二:生物与生物圈(七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的特征
考点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生物科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收集和分析资料法,(4)实验法。
2.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___明确目的___,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__计划__,有耐心。
考点二:生物的共同特征,根据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及生命现象
3.①生物的生活需要__营养___;
②生物能进行___呼吸__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废物__ ;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__作出反应__;
⑤生物能___生长____和___繁殖___;
⑥生物都有_遗传___和_变异___的特性。
例题讲解
【例1】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主要应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的是( C )
A.达尔文与自然选择学说
B.米勒与模拟生命的起源
C.珍妮?古多尔与野生黑猩猩的行为
D.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解析: 达尔文曾乘贝格尔号舰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分析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主要靠的是资料分析,A错误;
米勒通过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情况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利用的是实验法,B错误;
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C正确;
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水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属于实验法,D错误。
答案:C
【例2】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
D.生物都能繁殖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C错误;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故选D。
答案:D
第二部分: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考点:调查法以及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调查目的___和_调查对象____,制订合理的__调查方案__,当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逐一调查时,可以进行_抽样___调查。调查过程中要__如实记录____。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___分析__,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的方法。可以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__动物___和___其他生物___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__水生生物___等;还可以按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等。
例题讲解
【例】要想了解猫儿山上生物的种类,最适合的方法是( A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资料分析法
解析:要想了解生物的种类就要对当地的生物进行清查,所以要用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资料分析法是通过查阅文字、图片、图表以及音像资料等,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或线索。所以只有A符合要求,故选A。
答案:A
第三部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点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以及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各种影响因素 。
2.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生态因素的种类
生物因素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
_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__。
(2)用实验法研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
①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___一个__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__对照__。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等。
②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因为只用一只会有许多偶然因素出现,造成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不高,所以要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
③要重复实验,最后的统计结果要取多次测得结果的__平均__值。
④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___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____。
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以__光__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光照与黑暗)。
实施计划: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和交流。
6.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对生物生存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它的__食物___、_伙伴__、__天敌__,所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__合作_关系、__竞争___关系、_捕食__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
考点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7.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现存的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形态结构___和___生活方式___。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相对___的、不是绝对的。
8.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够不断改变_环境__,影响_环境__。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同时影响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___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_____。
例题讲解
【例1】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节日,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解析: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理、形态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照、空气、温度、湿度、水分、土壤等,每一种植物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春天和秋天的主要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节日,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故选A。
答案:A
【例2】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B )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湿度等。因此应该设置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两种环境进行对照。故选B。
答案:B
【例3】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他野生植物纷纷绝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解析: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他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紫茎泽兰与其他野生植物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紫茎泽兰生命力极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得当地的其他野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水分、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减少,严重时导致其他野生植物纷纷绝迹。故选A。
答案:A
【例4】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
C.池塘里的鱼可以在海洋中生活
D.蚯蚓活动可以疏松土壤
解析: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A正确。
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B正确。
池塘里的鱼属于淡水鱼,不能在海洋中生活,C错误。
蚯蚓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D正确。故选C。答案:C
【例5】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 C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这说明生物能适应(寒冷)环境。故选C。
答案:C
第四部分: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1.在一定的区域内,__生物__与__环境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限定了一定的空间。
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3.食物链是指_生产者___和__消费者__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就是食物链。食物链的格式:植物(生产者)→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最高级别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没有___细菌和真菌___等分解者,也没有阳光等非生物部分。很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__食物网__。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__食物链_和__食物网__流动。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分解,也不能排出,当人类将某些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_营养级别__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__越多__,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作用。
考点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不断地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数量__和__所占的比例__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生态平衡。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我)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
例题讲解
【例1】下面的选项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A.一块农田
B.一片小麦
C.一群大雁
D.一堆蘑菇
解析:一块农田,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一片小麦,只是部分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一群大雁,只是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一堆蘑菇,只有部分分解者,没有生产者、消费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选A。
答案:A
【例2】东星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如下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
C.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D.蛇和鸟能够获得最多的能量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鸟;农作物→鼠→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鸟,A错误;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错误;
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C正确;
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营养级别越高所获的能量越少,反之,越多,该食物网中农作物的营养级别最低,获得能量最多,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第五部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一:生物圈的概念和生物圈的范围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环境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 、__水圈的大部__、__岩石圈的表面____。
考点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考点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_生物圈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统一,形成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生物圈___。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5.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___起重要的支配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植物___。
例题讲解
【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C )
A.河流
B.草原
C.生物圈
D.森林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都属于生物圈,因此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第六部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动物对维持__生态平衡_有着重要的作用;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物质循环_;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数量___和所占的__物理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生物防治的方法:__以虫治虫___、 ___以鸟治鸟___ 、___以菌治虫__。
例题讲解
【例】动物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D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以上三项都正确
解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蜜蜂采蜜、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故选D。
答案:D
第七部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考点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和计划生育
1.人口增长的状况:近几百年,人口的增长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给生物圈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___60___亿,我国的人口超过了___13_亿。
2.控制人口增长最有效的方法是___计划生育__,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心内容(或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_晚婚、晚育、少生、优生____,其中__少生____是控制人口的关键,___优生___是提高人口的素质(例如: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考点二:人类对生物圈影响的实例
3.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2)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
(3)排放过多的_二氧化硫__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4)过多的_二氧化碳__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5)含有汞、银、镉的电池和工业废水,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汞引起)、痛痛病(镉引起)等。
(6)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7)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例题讲解
【例】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如图所示。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D )
A.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
B.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
C.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
D.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解析: 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实验结果: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该实验证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故选D。
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