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初中生物考点全面复习专题汇编专题五:人体的营养和呼吸(五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一轮】初中生物考点全面复习专题汇编专题五:人体的营养和呼吸(五部分)

资源简介

专题五:人体的营养和呼吸(五部分)
第一部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考点:六种营养物质的来源以及作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2.六大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有__糖类__ 、_脂肪___、_蛋白质___;供能的主要物质是___糖类_;备用的能源物质是脂肪__。既不能提供能量,又不参与构成细胞的物质是___维生素___。
例题讲解
【例1】下列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建构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解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能提供能量。故选A。
答案:A
【例2】为预防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应建议他们适量补充下列哪类无机盐和维生素D?( A )
A.含钙的
B.含锌的
C.含磷的
D.含碘的
解析: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因此,上了年纪的人易骨质疏松,应补充含钙的无机盐丰富的食物。所以选A。
答案:A
第二部分:消化和吸收
考点一: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__吸收__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___消化道___和___消化腺__组成。其中消化道是由__口腔____、__咽_、__食道___、__胃____、____小肠____、__大肠___、___肛门__组成。
3.消化腺可以分成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例如,_唾液腺_____、__肝脏___、_胰腺__;有的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例如,__胃腺____、___肠腺___。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__胆汁___。
4.消化是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例如,食物中的__淀粉___、__蛋白质___、___脂肪___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其中最先被消化的是__淀粉__,因为其在___口腔___中被初步消化。
5.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唾液__、__胰液___、__肠液__;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胃液___、_胰液___、__肠液__;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_胆汁_、胰液___、__肠液__。

考点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6.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__血液_的过程。
7.小肠适应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有__小肠很长_____;__有皱襞和小肠绒毛__;_消化液种类多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__。
8.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表示该器官没有消化或吸收功能)
例题讲解
【例1】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人体的哪个器官中初步被消化?( A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胃、口腔、小肠
D.小肠、口腔、胃
解析:唾液中有淀粉酶,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小肠中有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所以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顺序是:口腔、胃、小肠。所以选A。
答案:A
【例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B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解析:小肠的结构特征决定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小肠很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消化液种类多、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消化、吸收。所以选B。
答案:B
第三部分: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考点一:合理营养
1.合理营养是指_全面而平衡__的营养;_营养过剩___和___营养不良___都属于不合理的营养。
2.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每天均衡吃五类食品,具体要求是食物多样,_谷类__为主。
3.青少年对营养的特殊需求: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组织更新快,对蛋白质、维生素A、D及磷的需要量较大,在每日的营养餐中要有相应的营养物质。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挑食。
考点二:食品安全
4.食品安全:注意防止食品污染,学会一些食品安全常识,发展绿色食品。
例题讲解
【例】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小炒黄牛肉、紫菜蛋花汤。你认为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合理?( A )
A.蚝油生菜
B.牛奶
C.咸鱼肉饼
D.小米粥
解析: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每天要均衡吃五类食品,该午餐食谱缺少蔬菜水果类。所以选A。
答案:A
第四部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考点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_和__肺__组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肺___。
2.呼吸道是由___鼻_、_咽___、___喉__、__气管__、___支气管___组成。
考点二:呼吸道的作用
4.气体经过呼吸道处理后,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温暖___、__清洁___、__湿润__。
例题讲解
【例】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 D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所以选D。
答案:D
第五部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考点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通过___呼吸运动______来完成,这个运动包括下列两个过程,请填写好相应的填空:
(1)吸气:肋间肌和膈肌___收缩___,肋骨___上升__,膈顶__下降____,胸廓变大,肺内气压缩小;
(2)呼气:肋间肌和膈肌___舒张___,肋骨___下降______,膈顶__上升_____,胸廓变小,肺内气压增大。

考点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最终去向是:氧化分解___有机物___,细胞得到能量,用于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以及维持体温,也就是氧气参与了细胞的呼吸作用。
例题讲解
【例1】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呼气时,隔顶部下降
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A正确;
呼气时,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正确;
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C正确;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 D错误。故选D。
答案:D
【例2】呼吸系统下列结构特点中,与肺泡适于进行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无关的是(D  )
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壁很薄
C.毛细血管壁很薄
D.气管比较长
解析:毛细血管壁很薄和肺泡壁很薄,气体容易穿过;肺泡数量多加大交换的面积;而气管长短与气体交换没有关系。所以选D。
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