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三课时 善用法律【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点)2.知道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难点)【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文P57—62页完成下列填空: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通过 来维护合法权益。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 。3. 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 、 的手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 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使用 ,通过 讨回公道。4.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 在内的 义不容辞的 。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 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 力 量,采取 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5.我们要积极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 和坚定 。【合作探究】材料: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加上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难免受到伤害。针对这一情况,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了解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竞赛活动。 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能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2)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3)请回答这三种情况分别可能导致怎样的结果出现?(4)面对歹徒行凶,你会怎么做?【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初中生小李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 付诉讼费用,可小李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这时小李应该懂得( ) 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C.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D.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维权2.农民工小王为讨薪,爬高压线以死威胁老板,虽要回欠薪,却因扰乱公共秩序,在获民警 解救后又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同乡小李则通过劳动仲裁顺利追回欠薪。两人的不同遭遇 告诉我们( ) ①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②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 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 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4.观察右图漫画,当你遭到此类情景保安要搜身检查时, 你的正确做法是( )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大呼大叫、怒目而视 C.据理力争、反抗到底 D.沉着冷静、报警求助5.某中学八(2)班小智遭到校园一“老大”勒索时,抱 着去财消灾的想法,按要求交了两个月的保护费,谁知还被要求找多几个同学一起交保护 费。此时,他应该( ) ①鼓起勇气向老师反映 ②为避免挨打,按照“老大”的要求做 ③向公安机关报案 ④找朋友帮忙教训教训“老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6.2018年10月,因集体土地被政府“征用”引发争议,某村民小组把该市人民政府告上法庭, 副市长赵某出庭应诉,这些村民告别了“告官不见官”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此案属于行政诉讼 ②公民权益受到侵害,可以依法到公检法(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控告、举报来维权 ③村民理性依法维权 ④此案激化了政府和人民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观察右图漫画,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未成年人不仅要见义勇为,勇于斗争,而且要见义智为,善于斗 争,才能最有效打击违法犯罪 ②未成年人体力、智力发育不成熟,所以不能鲁莽行事救人 ③未成年人要善于借助社会力量或他人力量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未成年人易受伤害,打击违法犯罪是成年人的事,与他们无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8.“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 目标。为此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做到( ) 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自觉守法、依法办事 ③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在现实生活中尊崇法律、遵守法律、坚定捍卫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能力提升材料:今年14岁的江艳,在12岁那年,妈妈因为患重病而离开了她,之后和爸爸、奶奶一起生活。爸爸经常赌博,夜不归宿,从不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打她。一次,奶奶告诉江艳:“毕竟是父亲,一家人还得靠他,何况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也不光彩。”说完之后奶奶就去求父亲不要再打了。但是之后父亲对她更加残忍了,有时候无缘无故就打她,让她生活无法安宁,也无法安心学习。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家丑不可外扬”的后果是什么?(2)江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归纳整理】:(请同学们理解、识记下列基本知识点、基本观点、基本问题)1.为什么要学法用法?或:说说学法用法的必要性是什么?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②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遇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依法维权?(重点掌握)①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寻求国家法律救济,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④必要时,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3.说说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4.什么是诉讼?①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②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5.什么情况下采用诉讼手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6.为什么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重点掌握)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③作为高尚的品质,见义勇为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7.在违法犯罪行为面前,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讲究策略、善于斗争?(重点掌握)①作为高尚的品质,见义勇为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8.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重点掌握)①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避免或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者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有力武器。2.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3.制裁,刑罚。主刑、附加刑。4.①珍惜,认清,远离。②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自觉守法。④小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范于未然。【合作探究】答:(1)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检测反馈】一、单项选择题:B A D B A B C D B D二、能力提升:答:(1)周永康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所以属于犯罪行为。(2)他受到刑罚处罚;(3)其中无期徒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